关于开展全县中小学校学生餐饮保障等教育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的公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六次全会、省纪委六次全会、市纪委 五届二次全会 、县纪委十八届二次全会精神,全力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根据庆阳市教育局、市纪委监委派驻市教育局纪检监察组工作部署,县教育局、县纪委监委驻县教育局纪检监察组结合全县中小学校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管理现状,决定在全县教育系统开展中小学校(中职学校、幼儿园)学生餐饮保障等教育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现将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整治重点
(一)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膳食补助资金使用管理方面。主要排查是否存在以下问题:对膳食补助资金未单独核算,并做到专款专用,将补助资金用作(学校维修、人员工资支出、教学设施购买、食堂餐具配备、补贴用于公用经费、劳务费用的支出、水电暖气费用、宣传培训费用等情况)。领导陪餐和教师上 灶未缴纳伙食费,未对财务管理人员和报账人员定期开展财务知识培训,对财务结余、补助资金使用情况未定期进行公示,膳食补助资金与其他资金混搭使用,直接将补助资金发放至本人或家长银行卡,虚报就餐人数,套用专项资金现象。
(二)招标采购方面。主要排查是否存在以下问题:未按要求对食堂大宗食品(米、面、油、肉、蛋、奶)采购进行公开招标,学校对外包食堂或委托餐饮机构经营未进行监督,供应单位手续和资质不齐全,管理松散,招标后供应企业未按照合同履行,故意抬高菜价、强买强卖等行为,食堂供应高风险、来源不明食物、过期变质食物,超范围经营火锅、烧烤、麻辣食品、冷冻食品等。学校对采购把关不严,库存没有及时清点,导致食材重复购买,造成食材积压过多,管理人员未按照要求正确储存,造成食材变质浪费。未对市场进行调查,任意指定供应点,各类食材价格高于市场价,开假票、造假账等现象。
(三)学生食堂公益性方面。主要排查是否存在以下问题:学校食堂未按照“公益性、 非营利”非经营性资产管理。未对服务实体实行“零租赁”,收取或变相收取管理费、维修费等。学校对食堂的维修、改造、设备的购置、更新等费用强加给承包商。营养改善计划学校存在食堂外包现象,对供餐食堂厨具设备配备不到位、不达标,卫生健康状况差、设备落后,学生就餐环境简陋,学校建成的食堂未投入使用。县级政府未按照规定要求配齐食堂工作人员。
(四)食堂管理方面。主要排查是否存在以下问题:未安排专人进行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制度没有及时更新,未制定《突发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未定期开展演练,职责分工不明确。食堂大灶管理和操作人员未定期进行培训,对食品操作、储存、加工等流程不熟悉。外包食堂进行层层转包,增加运营成本。未执行库存盘点制度,没有实行采购、出入库 双人管理,入库、验收、保管、出库台账记录不齐全,物、据、账、表不相符、造假导致物品流失现象。未进行进货查验制度,食谱一月一换,供餐质量不高,食材价格没有根据季节和市场价格及时进行调整,部分菜价高于市场价,饭菜价格虚高。未落实食品安全校长负责制和中小学校相关负责人集中用餐陪餐制度。未成立由学生代表、家长代表、学校教职工代表组成的“三个委员会”,未发挥其监督作用。
(五)食品食材质量方面。主要排查是否存在以下问题:供应商供应或学校采购的食品食材无产品合格证明、检疫或检验合格证明,出现“三无”产品、过期食品、腐败变质食品、临近过期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以次充好、质次价高。食品添加剂、调味品过量购买,学校食堂和校外供餐单位供应的饭菜品种单一、短斤少两、质量不高、营养搭配不合理、不科学。学校未设立启用食堂饭菜价格平抑基金,导致饭菜质量无法保证。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食堂未按照标准规范要求选用米、面、油、蛋、 奶等食材,未按照要求实行蛋奶工程,向学生提供不健康、低营养食品等。
(六)食品卫生安全方面。主要排查是否存在以下问题:未按照有关要求建立相关部门食品安全监督检查机制,或未常态化开展检查。学校内部领导机构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人员配备不到位。学校食堂、校外供餐单位无《食品经营许可证》。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不达标,未做到视频监控全覆盖,环境卫生差,安全风险隐患高。学校食堂未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未能严格执行进货查验记录和索证索票、电子一票通等制度。食品加工操作流程不规范、 留样不合规。食堂操作人员 未按规定对设施设备进行清洗消毒、维修保养,食堂从业人员未取得健康证明、未穿戴工服、带病进入操作间、首饰未摘取,食堂卫生脏乱差,“三防”不到位,监管缺失。
(七)腐败和作风方面。主要排查是否存在以下问题:对资金监管不到位,存在放任自流,造假账,招标采购、食材购买、食堂管理、领导配餐等环节弄虚作假、吃拿卡要、优亲厚友、吃回扣拿提成、白吃白喝、以权谋利等。学校教职工违规参与食堂档口、超市经营,借机谋利等。
(八)涉及全县中小学校学生校内餐饮保障其他方面的问题。食堂违规售卖“三无食品”小 零食、饮料、零根烟、游戏卡等,超范围经营 及其它问题。
(九)校园周边食品安全方面。各学区、学校(园)对学生及家长反映的校园周边餐馆、小饭桌、食品经营场所、小卖部等制作、出售“三无”产品 及其它食品安全问题的线索,未及时移交市场监管等部门严肃查处。
(十)落实教育扶贫及“ 双 减”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重点整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对象认定不准,应纳入资助范围而未纳入,各种资助资金迟发、挪用或者截留等问题;虚报冒领套取学生补助资金问题;利用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职务便利,优亲厚友、吃拿卡要、挪用、贪污等问题。在“ 双 减” 政策中,违背学生意愿超范围征订教材、教辅资料,组织开办校外培训班,到校外培训机构兼职或诱导学生参加校外培训,或者在正常工作之余违规补课、有偿家教、强迫或诱导托管以及同家长搞利益交换,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问题。
二、时间安排
从即日起至2022年12 底结束
三、投诉方式
欢迎广大人民群众和师生广泛监督,若发现中小学校(中职学校、幼儿园)学生餐饮保障等教育领域问题,可通过来电来信投诉并提供相关线索。
举报电话:0934—4421436
举报地址:环县环城镇南关社区广场路1号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