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甘肃省环县人民政府网!今天是:

您的位置: 首页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就业创业>详细内容
全文检索
索引号: hd-2021-00023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21-02-02 废止日期:
文 号: 所属主题: 就业创业

洪德镇就业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时间:2021-02-02 【字体:

洪德镇位于环县北部,环江中上游,距县城25公里,211国道及正建的银西高铁和甜永高速纵贯南北,东西长48公里,南北宽28公里,总土地面积582.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万亩,梯田面积13.6万亩。全镇共辖19村117个村民小组,现有农业人口6224户2703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832户12768人,贫困发生率47.09%。六年来累计减贫2779户12530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89%,全镇19个村全部实现了脱贫摘帽,目前下剩贫困户53户238人,2020年底,可全部实现稳定脱贫。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把就业扶贫工作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产业来抓,全面调整工作思路,全力破除思想障碍,立足优势,整合资源, 采取“政府推、干部带、宣传促、政策引”的措施和办法,大力推进劳务经济发展步伐,取得了一定工作成效。

一抓责任。洪德镇始终坚持把就业扶贫工作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成立了由政府镇长任组长,分管副镇长为副组长的劳务工作领导小组,在各村民小组确定了劳务信息员,在务工人员中确定了劳务中介人,在企业中确定了劳务经纪人,建立了务工人员在家有人促,出去有人管,挣钱有保障的劳务工作长效机制。年初,镇上把劳务工作纳入了全年总体目标进行考核,与各村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抓宣传。针对部分群众文化素质低、思想观念保守的现状,镇党委、政府首先从解决思想认识上入手,不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一是宣传政策,采取入户宣传、印发资料、悬挂横幅、微信公众号推送、组织培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了劳务输出的重要意义、扶持政策。二是转变观念,针对广大务工农民外出务工“怕”字当头,怕担风险的守旧思想。通过对比算账、效益分析让群众认识到劳务输出是一项投资少、风险小、见效快的富民产业,是饱了肚子、挣了票子、换了脑子的“铁杆庄稼”。 

三抓培训。近年来,我们把劳务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培训上。一是整合资源进行素质培训。有计划、分阶段对外出务工人员开展了就业知识、生活常识、法律法规等项目的素质培训。二是因需施教进行对接培训。重点开展了家电维修、家政服务、汽车、农用车辆驾驶、电焊工、烹饪、育婴等行业技能培训,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使外出务工人员由糊里糊涂地苦干逐渐升级为明明白白地巧干。今年以来,共培训了841人,其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431人,致富带头人培训8人,就业技能培训346人,创业培训56人。

四抓输转。坚持把就地输转一批、季节性输出一批、能人带动输转一批、有组织输出一批作为工作的主要形式。一是稳定就地劳务转移。围绕距离县城较近做文章,开阔眼界搞三产。初步统计,全镇在县城范围内从事餐饮、商业、娱乐、修理等各类个体从业人员达3000多人。二是主动联系拓展劳务基地。镇上坚持外出考察基地、与用工单位联系、及时发布用工信息等措施,联系劳务企业和基地,组织劳务输转。今年,我们与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天辰等大型公司建立了劳务对口帮扶。三是探索输转新途径。依托在外务工的“劳务带头人”、“劳务能人”,发挥他们丰富的市场信息和广泛的社会关系,开展带动式输转。

全年劳务输转任务 4300人,截至目前,已完成输转5178人,其中贫困户3146人(未脱贫户42 人,“点对点”一站式服务 170人),非贫户 2032人(边缘户 30人),县内3576人,省内县外342人,省外1260人;与2019年同期相比,输转劳动力增加170人,劳务输转子系统录入5178人,一库五名单录入3146人。落实劳务奖补210人,落实奖补资金48.25万元。

五抓保障。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镇党委及时研究对策,尽可能弥补损失,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保障群众收入不减。一是“点对点”对接,保服务。疫情期间,镇上积极与县人社局衔接,对有意愿外出的农民工务工开展了“点对点”、“门对门”包车接送服务,确保农民工安全有序返岗务工。共集中输送170人,其中省内34人,省外136人,天津3人。二是就地开发岗位,保就业。对受疫情影响不能外出的群众,我们立足实际,大力开发本地资源,设立本地务工岗位,确保群众稳定就业。今年,针对疫情原因导致部分曾经外出的务工人员不能及时外出的问题,镇上与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积极衔接,在河连湾村出资建办了中药材加工扶贫车间1处,可实现100人稳定就业,目前已就业90人,与高速高铁、341国道、采油七厂等项目单位积极衔接,共输转贫困劳动力500人。并大力开发了乡村公益性岗位,新增乡村公益性岗位 58个,累计开发公益性岗位68个,已全部上岗。同时,在河连湾村建成了中药材加工扶贫车间1处。三是因地发展产业,保增收。近年来,洪德镇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和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的号召,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精准脱贫的重中之重,全镇共新建和规范提升合作社53个(养殖合作社29个,种植合作社19个,草畜产业一体化合作社4个),这些合作社需要大量的务工人员,针对这一优势,今年,我们累计开展湖羊养殖培训班6期,培训435人,开展设施瓜菜种植技能培训班2期,培训群众183人,群众掌握了一定养殖和种植技能,镇上及时有组织地开展了输转,向镇内及县内各合作社输转务工人员80人,并组织有意愿、有技能的贫困劳动力因地制宜自行发展产业,政府给予政策扶持。今年,组织沿川五村贫困劳动力搭建早春钢架拱棚1000座,发展设施瓜菜产业,成熟期甜瓜芳香扑鼻、甘甜似蜜,在家门口走俏,瓜农喜获丰收。同时,组织山后村贫困群众大力发展草畜产业,目前,全镇新增湖羊养殖户435户,新增其他养殖户600户左右,全镇养羊户达到3200户左右,羊只存栏8万只,年底计划突破10万只,全镇新种各类商品牧草6.1万亩。四是激活“地摊经济”,暖民心。我们对街道农贸市场进行了规范划行,组织贫困劳动力进场经营,立摊位、摆地摊,并充分利用洪德镇商贸活跃,外来、常居人口大,具有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较多这一优势,我们在城区平安路打造了1处小吃一条街,推动我镇小吃业集聚发展,扩大市场消费、拉动相关产业、增加社会就业。目前,已实现就业90人。通过这些措施,有效降低了疫情影响,确保了群众收入稳定。

在社保扶贫方面;我镇应参保人数为19098,已参人数为17948,参保率为94%,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应参人数为9283,已参人数为9283人,参保率为100%。

总体来看,我镇劳务工作措施得力、工作务实、保障到位、成效明显,群众增收渠道不断拓宽,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工作中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差距,下一步,我们将强化技能培训、加大政策宣传、拓宽务工渠道,着力把劳务产业做大做强。


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