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甘肃省环县人民政府网!今天是:

您的位置: 首页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政务信息>详细内容
全文检索

厚养薄葬传美德 文明葬礼树新风

发布时间:2025-07-22 16:37:45 【字体:

移风易俗新风尚

7月20日,洪德镇张塬村村民米学武家中,一场庄严肃静的葬礼正在举行。没有铺张的排场,没有过度的花费,这场葬礼不仅是对逝者勤俭一生的最好告慰,更成为张塬村践行移风易俗殡葬改革的生动注脚,为全镇推动文明新风树立了典范。

fbfd4f48396842fc9749ed150e096f03.jpg

米学武在葬礼现场表示,父亲生前便时常教导家人凡事不要铺张浪费,勤俭持家是祖辈传下的美德。而镇村干部、驻村工作队成员平日里通过各类会议、入户走访等方式反复宣传的移风易俗政策,早已在他心中扎根。此次为父亲操办后事,他坚决遵从父亲遗愿,积极响应“厚养薄葬”政策号召,主动降低过事标准,用实际行动完成了父亲的嘱托。

5f2851ea59a84306b1f04c6e4d93fcf7.jpg

“从米学武到村里报备,再到葬礼顺利办结,村干部和红白理事会成员全程跟进服务。”张塬村耿支书介绍道。在整个过程中,村干部们一方面切实为家属搭把手、理流程,减轻家庭负担;另一方面借着服务契机,向亲朋好友深入阐释“厚养薄葬”的真谛——老人在世时尽心照料方为真孝道,身后事大操大办不仅劳心劳力,更易造成沉重经济负担。

2326325e259d4ce7a88fdf9cfa4087e0.jpg

a130c6b3d5814e70b11dd3bc8e9372aa.jpg

近年来,农村红白事讲排场、比阔气的现象曾一度让不少家庭苦不堪言。许多家庭为撑面子耗尽多年积蓄甚至举债办事,这种不良风气严重影响了村民的生活质量。为此,张塬村通过村民大会、小组会、入户聊天等多种形式反复宣传移风易俗政策,让“办事重心意,而非讲排场”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89463f3e8f3d45cc8f798b9b6aadfb3e.jpg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耿支书家嫁女儿时便带头践行文明新风,为全村树立了标杆,赢得村民与上级的一致肯定。驻村第一书记陈及平对此倍感欣慰:“好风气如种子般落地生根。耿支书带了好头,我们驻村工作队更要趁热打铁,通过持续宣传引导,让文明新风在张塬村扎根开花。”

红白理事会成员李有锋在葬礼现场认真履行职责,对宴席桌数、烟酒标准、随礼金额等进行细致检查。据他介绍,米学武家的葬礼完全符合规定标准:烟每盒10元以下、酒每瓶50元以下、酒席每桌200元以下、亲戚朋友随礼不超过100元、“纸活”花费3000元以下,部分项目花费甚至低于规定要求。同时,理事会成员还在服务过程中收集礼客对红白事简办的意见建议,为后续工作优化积累经验。

da3e2ee9496c4edabf8e652b7d529ef0.jpg

789d77b087db455e95f0689248b27ec3.jpg

米学武家主动报备并降低标准办白事的举动,得到了全村上下的积极配合与支持,让葬礼办得既合规又体面。这场简约而不失温情的葬礼,成为张塬村移风易俗工作的成功范例。如今在洪德镇,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明白,好日子既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文明节俭办事务的新风尚正在这片土地上蔚然成风,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文明动力。

传承孝道文化

弘扬传统美德

厚养薄葬 孝义为先

弘扬“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

倡导生前悉心照料

身后事从简办理费

以精神传承代替物质普涨

让孝道回归本质

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