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甘肃省环县人民政府网!今天是:

您的位置: 首页 >部门文件>详细内容
全文检索
索引号: fjcz-2021-00022 发布机构: 樊家川镇人民政府
生效日期: 2021-02-01 废止日期:
文 号: 樊政发〔2020〕33号 所属主题: 部门文件

关于2020年全镇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暨创建 “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第三轮羊布病 监测净化工作安排意见

时间:2021-02-01 【字体:

村委会、产业指导员:

根据全县2020年春季动物疫病防控暨“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创建工作安排部署会议精神和《环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指挥部[2020]1号文件》、《环县创建“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工作领导小组[2020]01号文件》的要求,结合我镇实际,为切实做好我镇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保障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现提出如下安排意见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省、市、县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会议精神,今年我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要继续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工作总基调,坚持“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方针,有序推进“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创建工作,强化基础免疫、加大监测力度,落实定期消毒制度,全面打好非洲猪瘟防控攻坚战,全力配合支持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推进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免疫全覆盖,全面推进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突出源头治理综合防控,全面提升全动物疫病防控服务水平,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病。

二、重点工作

(一)统筹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

1、总体目标

    村委会要精心组织,统筹协调,安排人员协助村产业指导员实施动物免疫工作,强化宣传,解决防疫过程中的一切困难和问题。重点做好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小反刍兽疫、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要求应免畜禽免疫密度达到100%,群体免疫密度常年维持在90%以上,免疫抗体合格率常年维持在70%以上。统筹做好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羊痘、羊梭菌病等因病设防病种的常规防控工作,严防外部疫情传入。

2、时间安排及具体要求

动物防疫工作要按照县政府保投入、乡镇政府保密度、产业指导员保质量、村委会保农户、畜牧兽医保督查”的“五保”机制要求,全面落实免疫责任,规模场自主开展程序化免疫,业务部门定期监管,其他规模养殖场、湖羊自养户实行程序化免疫。散养户实行春、秋集中免疫与“月补免日”常年补针制度相结合的做法(月补免安排在每月15日)。全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免疫工作,从3月10日开始,4月5日全面结束;第三轮布病监测从4月10日开始,5月28日结束。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免疫工作,从9月10日开始,10月28日全面结束。

村产业指导员要认真学习,扎实工作,服从调配。在集中免疫前,要选择一定区域开展疫苗免疫小区实验,特别是对今年首次使用的不同生产厂家的疫苗,在确保没有发生副反应后,再全面推开免疫工作。免疫过程中牛羊口蹄疫O型-A1型二价灭活疫苗严格按照疫苗说明书中规定的剂量进行免疫注射,小反刍兽疫免疫按照免疫程序对所有羊只全面开展免疫,确保做到应免尽免,抗体合格率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建立有效屏障,对猪瘟开展强制免疫,在做好免疫的同时,要持续进行猪瘟病原学监测,及时跟踪疫情变化。对羊支原体肺炎、羊梭菌病、羊痘、牛出血性败血症等多发性常规疫病,各根据本辖区的疫病分布情况开展合理布防。在打好春、秋两季集中免疫攻坚战的基础上,及时开展新补栏畜禽补针和规模养殖场(重点是产业扶贫中确定的“331+”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监管工作。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二)继续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

非洲猪瘟防控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要充分认识到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严峻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继续抓好非洲猪瘟排查监测,必须落实防控“日报告制度,发现疫情按要求及时上报。

(三)全力推进“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创建,从严防控人畜共患病

按照《环县创建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工作实施方案(2019-2021年)》要求,对羊畜氏杆菌病、包虫病、小反刍兽疫实施有计划的控制或扑灭,确保内疫不发生、外疫不传入保障全县肉羊产业稳步发展

1、布鲁氏菌病防控

2020年,我全面持续推进“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创建工作,布鲁氏菌病防控严格按照“检、消、杀、管”综合防控措施,今年4-5月份全面开展布病监测净化第三轮工作,监测范围是全所有1月龄以上羊只。各要按照第三轮

羊布鲁氏菌病监测净化工作的通知要求,尽快做好宣传动员、组织所有参与监测净化的工作人员必须进行布病筛查协调解决辖区内监测净化工作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确保监测净化工作顺利开展。

2、包虫病防控

包虫病防控要落实双灭源中间宿主:驱虫,传染源:犬粪无害化处理),做到三切断(犬到环境、环境到人畜、人畜到犬),抓好八举措(抓好犬只管控、家畜免疫、检疫监管、流调监测、鼠害治理、能力提升、宣教培训、防控保障)。

要抓好以下几点工作:一是由村级产业指导员进村入户发放宣传品,解读防控知识;二是加强对家犬和流浪犬的管控三是在全范围内做好家养犬的定期驱虫。要落实好犬犬驱虫、月月投药”的关键防控措施,全统一确定每月15-20日为驱虫日期(驱虫时间2020年3月-2021年2月),每次每犬投喂吡喹酮咀嚼片1—2片,确认犬吞食后在驱虫登记卡上进行记录,指导犬主在驱虫后5天内,每天及时将犬粪进行深埋或无害化处理,防止棘球绦虫卵污染环境;四是犬粪检测,做到犬粪虫卵检测和家畜血清包虫抗体检测全覆盖同时要开展检疫监管、流调监测、鼠害治理和防控保障等包虫病防治措施;五是做好新生羔羊包虫病的首免工作;六是鼠类管控在鼠类大量聚集场所或野生食肉动物经常出没的区域投放药物,降低或消除传染源七是防控效果监测主要对家畜包虫病包囊情况现场检查。各选定1个具有代表性的,每采集201岁以上当地成年犬(小型宠物类除外)新鲜粪便,送县动物疫控中心实验室进行犬类细粒棘球绦虫抗原检测。

3、马鼻疽、狂犬等其他人畜共患病防控

摸清本辖区范围内马属动物数量和分布情况,密切关注马属动物流动和发病情况,对重点区域和场所开展马鼻疽、马传贫调查和监测,巩固马鼻疽、马传贫防控成效。

要继续做好狂犬病防疫工作,加强犬只管理和狂犬病防控知识宣传,积极推进可管理犬只免疫工作,各乡指导员要做好狂犬病的免疫工作,加强人畜共患病的宣传干预工作,提高公众的认知程度和防护意识,逐步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饲养模式,帮助公众养成良好健康生活方式,形成群防群控的局面。

(四)配合做好人工饲养的野生动物疫病防控

要紧密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对辖区内野生动物进行排查报告,兽医做好监督、监管。对人工饲养的野猪、野鸡和鹿等能够开展免疫的野生动物,参照家畜家禽的免疫程序,开展口蹄疫、禽流感、小反刍兽疫等疫苗免疫。同时做好人工饲养的野生动物疫病排查监测和报告工作,有异常情况要确保早发现、早处置。

)认真做好消毒灭源工作

为彻底切断动物疫病的传播途径、消灭传染源,提高春、秋季集中免疫效果,按照市、县要求春、秋两季集中免疫前,各村动物防疫人员开展为期一周的消毒灭源行动。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我2月初在全范围内已全面开展消毒灭源工作,各在春防开展前,对消毒不彻底的尽快督促落实。秋季消毒灭源时间为9月6-12日,各村产业指导员务必于3月15日和9月13日前将消毒灭源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并将总结上报镇兽医站。在做好消毒灭源周活动的同时,要强化日常消毒工作,确保消毒灭源工作达到对一般性动物传染病的预防效果。

)健全管理机制

要切实加强对疫苗和防疫物资的管理与使用,坚持实行专人负责、专账记录、专库管理,做好账物相符、收发数量一致。要高度重视防止因疫苗保存、运输和管理不当造成过期、失效问题。在重大活动和重要节假日期间,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坚持应急值守,做到人员到位、联络畅通。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对动物集中免疫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村委会要加强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暨创建“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工作的组织领导,做好动物防疫人员自身防护,配齐必要的防护用品,降低新冠肺炎感染风险。积极安排部署动物防疫人员的登门入户问题,坚持各村支书是动物防疫工作第一责任人的工作机制,严格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确保免疫、检测、检疫和阳性畜扑杀无害化处理等防控措施落到实处。注重做好防疫前的安排部署,防疫实施中的进展检查,防疫结束后的督查验收,要仔细审核免疫档案记录各项数字的真伪,并签字盖章认可。要清楚动物防疫工作的成败是关乎人体健康、畜产品应用安全、维护社会公共卫生安全的大事,容不得半点虚假行为,做好动物防疫工作是彰显各村委会工作是否上劲的有效考验,若哪个村动物防疫工作开展的不顺利,首先追究村委会不作为的责任,因此,要求各村抓好落实。

做好文档和网络信息管理

村产业指导员要切实加强文档管理,对涉及动物疫情信息、检测报告、疫情处置报告等方面的文件、资料要实行专人、专档管理,做好文件登记、传阅、归档保存等各环节管理工作。同时加强人员宣传教育,学习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禁私自将动物防疫文件、资料和动物疫情信息在微信、QQ等自媒体和互联网上发布、传播,否则若造成不良后果,由责任人承担。

)落实痕迹化管理,做到工作可追溯

    进一步完善痕迹化管理相关制度,全方位普及痕迹化管理工作,努力使每项防控工作都能做到可追溯。乡镇畜牧兽医站、各村产业指导员、规模养殖场都要求严格落实痕迹化管理,尤其是实验室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动物疫情诊断处置等相关工作,按照技术规范建立并完善各项记录和资料。

)加强宣传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工作能力

    村委会防疫人员和养殖从业人员的知识更新作为提升防控能力的重要抓手,组织做好村级产业指导员的免疫技术培训和自身安全防护培训,确保操作规范,按要求及时消毒和更换注射针头,防止在免疫操作过程中人为传播疫病。春、秋集中免疫和消毒工作前要采取多种形式(墙体广告、横幅、现场会、电视、网络、微信等),逐步推动培训模式创新,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培训,每村必须完成墙体标语1处,横幅宣传1条。

)加强免疫信息报告

    在春、秋集中免疫期间,对免疫进展实行报告制度,即每周二上午12点前汇总报告。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对紧急免疫情况实行日报告制度。各村产业指导员要确定专人负责免疫信息收集统计工作,要及时向兽医门反馈免疫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在两季集中免疫完成后统计家畜禽存栏量报告镇兽医站。

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