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甘肃省环县人民政府网!今天是:

您的位置: 首页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政务信息>详细内容
全文检索

【“三抓三促”行动进行时·执行篇39】守牢耕地保护红线 筑牢粮食安全底线
——樊家川镇扎实推进耕地“非粮化”“非农化”排查整治工作

发布时间:2023-06-03 10:41:47 【字体:

耕地是农业发展之基、农民安身之本,是粮食安全的保证。今年以来,樊家川镇多措并举扎实推进耕地“非粮化”“非农化”排查整治工作,坚决守住耕地红线,全面保障粮食安全。

强化“人人有责”,耕地保护从“独角戏”变“大合唱”。召开耕地保护专题会议,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地毯式核查耕地“非粮化”“非农化”面积,全面起底耕地问题现状,详细掌握耕地问题成因,建立耕地管控台账,明确耕地保护相关责任人。通过召开村民小组会议、干部下村入户走访、张贴宣传公告等方式,大力宣传《土地管理法》《土地承包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耕地保护法律法规,提高广大群众保护耕地、爱护耕地的大局意识,教育引导广大群众依法依规保护和使用耕地,在全镇形成了“耕地保护为人人,人人参与保耕地”的良好工作格局。

坚持“一地一策”,耕地保护从“漫灌式”变“精准化”。由包村干部和村干部组建协调服务专班,宣传到农户、协调到地块、落实到细节,全面保障耕地“非粮化”“非农化”排查整治工作。根据耕地“非粮化”“非农化”的成因和现状,坚持农户自种、他人代种、流转经营、有序腾退、依法清除等多种方式相结合,“一地一策”制定相应的整治方案,确保整治有序开展、见到成效。对闲置荒芜的耕地,由协调服务专班上门督促农户复耕复种,或协商由邻里亲友代耕代种,或由村“两委”带头流转,或招引农业经营组织(合作社)和种植大户流转;对在耕地上培育的苗木、违规的建房,督促予以有序腾退或者依法拆除;对拒不复耕又不同意流转的,暂停农户耕地力保护补贴发放,收归集体所有;对违法违规批地用地的,坚决予以打击。通过精准整治、严格监管、依法打击相结合,有效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全面筑牢粮食安全底线。

做到“两个跟进”,耕地保护从“集中治”变“常态管”。紧盯耕地保护成果巩固和长效机制建立,由镇纪委、综合执法队、派出所等部门组建耕地保护推进工作专班,一方面跟进耕地“非粮化”“非农化”排查整治进度,实行“日汇总、周通报、月调度”机制,确保整治成果见效;另一方面跟进违法占用农田日常巡查执法工作,对占用耕地特别是永久性基本农田的违法行为,早发现、早制止、早报告、早查处,做到从源头防控、从起始状态制止。同时,在各村设置举报电话,鼓励群众积极举报耕地保护违法违规行为,引导广大群众互相监督、共同管理,推动耕地保护从集中整治向常态管制转变。

截至目前,樊家川镇完成耕地苗木腾退428.93亩,闲置、荒芜耕地复耕复种3282.6亩,其中动员农户自种2293.7亩、协商他人代耕代种1080.07亩、协调村集体资金入股合作社集中流转2390.31亩(种植玉米、甜高粱等,村集体每年按照入股资金6%分红),协调村“两委”为五保户、鳏寡孤独等特殊群体无偿耕种18.52亩,实现了合作社有钱挣、村集体资金有分红、种植大户有效益、无劳力和外出家庭有收益,以此推动耕地“非粮化”“非农化”排查整治工作落实落细落到位。下一步,樊家川镇将继续以“三抓三促”行动为抓手,进一步扛牢扛实耕地保护政治责任,常态化开展耕地保护排查整治工作,动态化管控耕地“非粮化”“非农化”台账,对排查出的问题,做到立行立改,稳住农业生产“基本盘”,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