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家川镇六项“硬核”措施靠实消毒灭源行动筑牢动物疫病防制屏障力保畜牧业健康发展
为切实做好全镇动物防疫工作,有效防制重大动物疫病,稳定控制人畜共患病,严密防范外来动物疫病,切实筑牢动物防疫屏障,保障畜牧业生产安全,健康发展,为乡村振兴和草畜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加油。近日,镇政府印发了《樊家川镇动物防疫集中大清洗、大消毒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当前动物疫病防治的目标任务,厘清了镇村组的三级责任,规范了消毒灭源的方法程序,采取六项“硬核”措施全力做好消毒灭源工作。
一是成立消毒灭源工作领导小组靠前指挥。为了做好“大清洗、大消毒”专项行动,切实抓好动物防疫工作,加强源头净化,有效切断动物疫病传播途径,消除动物疫情风险隐患,积极推进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创建工作,保障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镇政府成立了由政府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和兽医站、产业办工作人员组成的樊家川镇动物防疫集中大清洗、大消毒工作领导小组,靠实责任,强化指导,确保集中消毒灭源工作有序开展。
二是加大动物疫病防制培训宣传确保专业。在本次集中消毒灭源工作开始前,镇政府专题举办消毒灭源技术培训班,镇兽医站、产业办和各村支书、文书以及8名产业指导员参加培训,全面提升各个工作人员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和水平,确保免疫操作规范,防止在免疫操作过程中人为传播疫病。同时,加大动物防疫宣传工作力度,各村组通过微信、QQ工作群、乡村大喇叭等多种方式,宣传《环县大清洗、大消毒规程》,叮嘱消毒人员在消毒时张贴该操作宣传单,进一步落实养殖(场)户和工作人员的防疫责任意识。
三是切实严格消杀管理建立台账确保规范。为扎实开展消毒灭源工作,做到各个环节衔接紧密,确保工作规范到位。在每天消杀工作开始前,由各村文书提前做好当日村组消毒登记台账的印制下发,并在各组组长初步登记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完善消毒登记,并做好所有信息汇总工作。消毒登记内容包括消毒地点、畜主、消毒时间、消毒人员、消毒剂名称、消毒剂浓度、消毒方式等内容;消毒剂发放花名表在消毒结束后各村文书统一上报镇政府。
四是不遗不漏推动集中消毒灭源确保全面。本次组织开展的“大清洗、大消毒”专项行动,主要针对全镇所有养殖场(户)、畜禽运输车辆、养殖密集区周边环境以及动物运输车辆等集中进行全面彻底清洗消毒,有效杀灭病原微生物,消除疫情隐患。对于“大清洗、大消毒”专项行动,严格按照“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圈、圈不漏畜”的原则,区别落实无疫养殖场、畜禽运输车辆消毒和布病阳性群或疑似传染源消毒的方法和程序,切实做好日常消毒、集中消毒期间的每日消毒次数,确保全域全组全畜(禽)全部消杀。
五是加强责任落实做好个人防护确保安全。目前,是动物疫病防治的关键时期,落实好消毒灭源工作的同时更要做好动物防疫人员的自身防护,降低人畜共患病的感染风险。在消毒灭源工作期间,要求养殖(场)户和相关工作人员严格按照《环县大清洗、大消毒规程》进行操作,不得肆意简化流程,随意操作,致使出现不安全隐患。严格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确保免疫、监测、检疫监管和应急处置等防控措施落到实处,切实确保安全。
六是坚持消杀督导调度高位推动确保进度。为确保本次“大清洗、大消毒”专项行动推动迅速,成效明显,按期完成,镇政府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督导组,由镇纪委、产业办、兽医站工作人员组成。督导组负责各村消毒灭源工作的日常督查指导,逐村逐组进行拉网式督查指导,狠抓重点部位落实,尤其是养殖大户或合作社,督查内容涉及各项消杀措施是否到位,程序是否规范,次数是否符合要求,台账登记是否详细全面等等。同时,利用每周干部职工周例会对各村消杀进展情况进行统一调度,对比各村差距,强化推动落实,确保高质量完成全域消杀工作。
截至目前,全镇8个行政村累计使用消毒粉二氯异氰脲酸3750克,消毒542个场点,面积1.5万平方米。通过“大清洗、大消毒”专项行动的开展,有效降低了养殖(场)户和畜禽运输车辆等环节重大动物疫情传播的风险,进一步深化了群众对动物疫病防治的了解和认识,切实筑牢了动物疫病防制屏障,确保全镇畜牧业的安全健康发展。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