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四个三”抓手,建设平安樊家川
近日,一场现场说法释法的“模拟法庭”活动在樊家川镇会议室举行,以遗产纠纷案由为切入点,通过当地群众参与角色扮演、环节模拟,进一步增强了群众法治意识,这是今年樊家川镇开展法制宣传、推进“五无”乡镇创建的一个创新举措。
今年以来,樊家川镇紧盯打造平安樊川目标,高位谋划,统筹推进,把保安全、保稳定作为保发展的关键核心来抓,以“四个三”为抓手,扎实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起底大调处”专项行动暨“五无”乡镇创建工作。
一是强化“三个到位”,高起点谋划推进。县委政法工作暨平安创建大会后,樊家川镇先后召开了四个层面会议(平安建设工作会、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起底大调处”专项行动动员会、“五无”乡镇创建启动会、信访工作联席会),就平安创建、矛盾排查、纠纷调处、信访化解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专题安排,3月21日,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周志强深入樊家川镇督导指导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专项行动,确保了工作谋划到位;制定下发了两套方案(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起底大调处”专项行动方案、“五无”乡镇创建方案),成立了两个领导小组(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起底大调处”专项行动领导小组、“五无”乡镇创建领导小组),组建了两个工作专班(信访工作联席会议、矛盾纠纷调处小组),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扛起第一责任、靠前指挥督战、一线抓促落实,确保了工作推动到位;充分调动镇村组及驻村队工作力量,建立科级干部包村、一般干部包组、帮扶干部包户,驻村工作队和村组干部全程参与的工作推动机制,细化了任务分工,确保了责任传递到位。
二是搭建“三个载体”,全方位宣传教育。坚持守正创新、灵活方式、拓展载体,搭建了线上线下、教育引导、覆盖全域的宣传平台,营造了全民参与平安创建的浓厚氛围。传统方式拓展覆盖面。把矛盾纠纷排查、“五无”乡镇创建与法治宣传、安全宣传、禁毒宣传相结合,开展集中宣传活动2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在城区街道、村部周围、公路沿线悬挂条幅26条,微信公众号推送信息简报5条,营造覆盖全域的宣传氛围。上门行动增强实效性。借助义务植树、村民小组群众会议,把开展一次普法活动、调解一个矛盾纠纷作为规定动作,同时,干部深入农户面对面宣传1万余人次,督促安装防诈骗App“金钟罩”5000余人次,签订禁毒、安全等方面责任书1万余份,多方位增强群众防范意识。系列活动提升感染力。在法制宣传规定动作的基础上,灵活宣传教育方式,4月1日举行了系列宣传活动之模拟法庭,以遗产纠纷案由为切入点,通过群众参与角色扮演、现场说法释法,提升全民法治意识,着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环境。
三是突出“三个重点”,全覆盖排查整治。聚焦突重点领域、重点人群和重点时段三个重点,开展了矛盾纠纷大起底大调处、治安乱点大排查大整治,营造了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组建了以包村干部、村组干部、驻村干部三级力量为主,司法所、派出所工作人员全程参与的147人排查起底队伍,对辖区所有居民、街道租住户开展了地毯式大排查、大起底,做到排查纵向到底、矛盾清仓见底。按照边摸排、边调处、边化解的总体要求,采取现场调处一批、集中研判解决一批、定期稳控化解一批,目前,全镇共排查矛盾纠纷18起,成功调处11起,正在调处7起。针对重点管控人群,按照包案到人的原则,实施“一人一册”“一人一专班”管控措施,对摸排上报的矛盾纠纷,根据纠纷性质和调处难度,划分了风险等级,由司法所和化解专班及时稳控化解,并落实周回访机制;对重点案件,采取集中研判、带案下访、跟踪化解等方式早介入、早化解。
四是谋划“三个环节”,严要求对标创建。围绕“发案少、秩序好、服务优、群众满意”的总体目标,紧盯“无命案、无邪教、无涉毒问题、无酒驾毒驾、无非法上访”的“五无”标准,樊家川镇结合工作实际,谋划推进“自查、创建、提升”三个环节,坚持固强补弱、对标创建,一手抓无邪教示范镇村创建成果的巩固,一手抓其他四个方面的创建达标。同时,坚持把“五无”乡镇创建工作贯穿在乡镇及站所工作日常,构建了分管领导牵头抓总,部门站所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一体推进“五无”创建,目前,镇综治中心联合司法所、派出所、交警中队、禁毒办等部门站所,开展集中交通劝导、查醉驾毒驾6次、禁毒踏查2次、排查涉邪教问题2次、化解信访案件3个,稳步有序推进“五无”乡镇创建工作。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