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甘肃省环县人民政府网!今天是:

环县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dsb-2020-00012 发布机构: 电商办
生效日期: 2020-05-06 废止日期:
文 号: 所属主题: 政务信息

环县人民政府关于呈报环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升级版”实施方案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0-05-06 【字体:


环县人民政府

关于呈报环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

“升级版”实施方案的报告

市商务局:

为顺利开展2019年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现将《环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升级版”实施方案》随文上报,请审核。

 

 

环县人民政府

2019年5月4日

环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

“升级版”实施方案

 

根据《财政部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关于开展2019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的通知》(财办建〔2019〕58号)及甘肃省商务厅、财政厅、扶贫办联合下发《甘肃省组织开展2019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申报工作方案》要求,结合2015年《环县实施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方案》和县情实际,特制定本“升级版”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和2019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全面深化农业结构供给侧改革,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依托环县草畜、小杂粮等特色产业优势,进一步挖掘农村电商发展潜力,打造综合示范“升级版”,继续按照“党政共推、企业主导、产业支撑、品牌带动、保姆孵化、促农增收”的发展思路,积极推进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打造农产品供应链,培育壮大“环乡人”区域公共品牌,努力实现农村产业融合和流通现代化,注重发挥电商扶贫带贫作用,拓宽农产品销售市场,提高贫困农民收入,确保按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基本原则

(一)政府引导,市场主体。充分发挥政府在产业政策、服务管理、顶层设计等方面的引导支持作用,营造宽松的电子商务发展环境,通过招商引资、金融支持、整合资源的方式鼓励商贸、物流、金融、通信等行业企业广泛参与电子商务发展中来,全面提升农村现代化流通水平。

(二)精准扶贫,促农增收。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新时期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充分发挥农村电子商务助力扶贫攻坚作用,注重培育带动贫困人口脱贫的经济实体,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帮扶力度,增强精准扶贫“绣花”的本领。

(三)巩固成果,强化升级。总结前期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成绩,巩固取得的成绩,围绕建设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升级版”,不断完善农村现代市场体系,进一步挖掘农村电商潜力,提高农村流通效率,加强农村产品和服务的品牌、品控及标准建设,强化益贫带贫利益联结机制,巩固脱贫成效,促进乡村振兴。

(四)确保质量,规范实施。充分发挥农村电商助力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的作用,不断提高农村电商扶贫的质量和成效。管好用好财政资金、规范示范项目,确保各项规定落实到位,推进农村电商扶贫健康规范发展。 

三、发展目标

在不断完善“六统一”电商运行模式的基础上,大力实施以“一园五中心四化一网”(一园:电商产业园;五中心:小杂粮加工中心、网货供应中心、溯源监测中心、冷链物流中心、“环乡人”品牌运营中心;四化:农产品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电商化;一网:中国荞麦产业网)为内容的“1541”工程,改造升级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建设运营中国荞麦产业网,形成以荞麦为主的杂粮农产品线上线下融合销售的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环乡人”品牌运营中心,升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系统,建立农产品标准化体系,打造优质高效的农产品供应链;建立“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长效脱贫带贫机制,按期完成脱贫摘帽目标。2020年底,力争全县年电子商务交易突破10亿元,网络零售额突破3亿元,其中: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2.5亿元以上,累计带动就业10000人以上,贫困户可通过电商增收2000元以上。通过培育推广,“环乡人”品牌估值达到10亿元,基本建成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实现电子商务应用更加广泛、网上购销服务体系更加便捷、保障体系更加健全、配套服务更加完善、产业发展更加集聚的电子商务发展新格局。

四、实施内容及投资规模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升级公共服务体系。

1.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升级。投资2000万元,依托双创大厦建设以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为主的,集企业孵化基地、青年创业创客中心、扶贫车间、电商产业园、电商培训基地、电商扶贫大数据中心等为一体的多功能现代化园区大楼,建筑面积为45000平方米。将原有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搬迁至新的双创园,完善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管理制度,加强入驻企业管理,为企业提供保姆式孵化,提高企业创业就业能力。

项目时限:2019年12月底完成

责任单位:人社局、电商办、嘉诚投资公司

2.乡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改造。预算投资100万元,将原有乡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同阿里巴巴农村淘宝、京东便利店、供销综合服务社、快递配送、信息咨询等资源充分融合,实现“一站多能”,充分发挥电子商务服务站点的服务功能。加强乡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管理,对经营不善、停业关门的服务站点进行整顿或取缔,支持服务效果较好的服务站点扩大电商服务范围,使全县80%以上的深度贫困村建有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全县实现电商服务功能全覆盖。

项目时限:2020年6月底完成

责任单位:电商办、邮政局、供销社、各乡镇

(二)完善产业供应链条,提高网货供应能力

3.建设小杂粮深加工中心。通过政府政策、资金引导社会资本投资1800万元建成环县小杂粮加工中心,加工中心规划新建小杂粮精选、石磨面粉加工、小杂粮深加工、苦荞茶加工4条生产线,建成后年可精选小杂粮1万吨、加工石磨面粉5000吨、深加工熟食杂粮产品2500吨、生产苦荞茶3000吨,可实现销售收入7000万元,解决了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产品链条短、农产品附加值低、物流成本高、包装不规范等问题。

项目时限:2020年6月底完成

责任单位:电商办、住建局、农业农村局

4.建设网货供应中心。通过政府政策、资金引导社会资本投资2200万元建成环县网货供应中心,建成网货加工、农产品分拣包装、生鲜预冷、产品商品化处理等生产车间,解决农特产品供应不足、品牌不突出、包装不规范、物流成本高等问题。

项目时限:2020年6月底完成

责任单位:电商办、住建局

(三)培育农产品公共品牌,实施产品标准化建设。

5.培育壮大环乡人公共品牌。预算投资500万元,加大“环乡人”农产品公共品牌推广宣传力度,通过平面广告、网络媒体、电视、流动广告等宣传形式,不断提高“环乡人”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鼓励企业在天猫、京东、苏宁、拼多多等主流电商平台建立“环乡人”公共品牌专营店;鼓励“环乡人”品牌采取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建立线下体验店;鼓励研发“环乡人”新产品,更新“环乡人”产品的包装、形象。

项目时限:2020年12月底完成

责任单位:宣传部、电商办、市场监管局

6.建设环乡人品牌运营中心。预算投资500万元,建设1000平米的集产品展示展销、农产品化验检测、运营办公、溯源监测等为一体“环乡人”品牌运营中心,为“环乡人”品牌推广和产品研发提供基础保障。

项目时限:2019年12月底完成

责任单位:电商办

7.建设农产品标准化体系。预算投资100万元,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制定环县重点农产品的生产、收购、加工、包装、储存、运输、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地方标准体系,规范农产品生产、流通环节的操作,保证农产品质量,实现环县网货及农产品的商品化、标准化、品牌化。同时,鼓励企业进行“三品一标”认证,打造环县优质农特产品的供应链条。

项目时限:2019年12月底完成

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局、电商办

8.改造升级农产品质量溯源管理系统。依托建成的环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系统,预算投资250万元,建设湖羊养殖、苹果、黄花菜有机杂粮种植等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视频远程监测基地10个以上。真正实现农产品源头可追溯、过程可监控、质量有保证、责任可追究的品控管理规范化。同时,还要不断完善环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管理制度,扩大溯源标签使用范围,启用溯源追责制度,“环乡人”农产品溯源标签使用率达到100%。

项目时限:2020年12月底完成

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局、电商办

(四)提升物流仓储服务水平,降低农产品上行成本。

9.建设冷链仓储物流中心。引导社会资金投资500万元,建设占地10000平方米的集生鲜气调、冷藏仓储、冷链物流为一体的冷链仓储物流中心,解决环县生鲜农产品无仓储、运输成本高的瓶颈问题。

项目时限:2020年6月底完成

责任单位:电商办

10.鼓励快递企业提质降费。与“四通一达”等重点快递企业合作,给予补助支持,针对电商企业和电商创业者优质的寄递服务和全国最低的收费标准,解决农产品下行和农产品上行“最后一公里”物流瓶颈,降低电商物流成本,提高电商企业和从业者的创业积极性。

项目时限:2019年12月底完成

责任单位:电商办、邮政公司

(五)注重人才培养,积极开展电商培训。

11.开展电子商务培训。投资200万元,针对基层干部、合作社负责人、创业青年、高校毕业大学生、具备条件的贫困户开展农村电商培训,培训可以采取课堂教学、基地实训、外出游学的方式进行,鼓励建立本地电商专业培训机构,建立完善的电商培训转化机制,加强培训质量管控。2019—2020两年计划培训电商人才3000名以上。

项目时限:2020年12月底完成

责任单位:电商办、人社局

(六)建立电商信用体系,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12.建立电商企业融资担保体系。为解决电商企业缺乏流通资金、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支持县电子商务协会建立小微电商企业金融贷款担保基金池,创新企业贷款担保形式,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帮企业解决周转资金困难问题。基金池共需资金100万元,存入合作银行,作为担保资金,资金来源其中电商协会融资20万元,项目资金支持80万元。

项目时限:2020年12月底完成

责任单位:电商办、人行

五、资金安排预算

2019年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项目总投资8470万元,其中:引导社会投资3920万元,县级政府投资2550万元,国家项目资金2000万元(详见下表)。

环县2019年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项目资金安排表

801959dfc8d14207b731cacd944c2505.JPG

  (一)动员筹备阶段(2019年4月-2019年5月)。根据省财政厅、省商务厅、省扶贫办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完善各项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要素保障和支持政策,积极做好前期调研和考察学习。六、实施步骤和时间安排

(二)全面启动阶段(2019年6月—2019年8月)。成立环县2019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健全统筹协调工作机构。建立工作机制、考核体系,制定实施方案、资金管理办法和监督措施。启动业务培训和宣传工作,抓好招投标等前期工作的落实。

(三)组织实施阶段(2019年9月—2020年12月)。全面落实具体项目建设,推进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升级改造、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农产品上行保障体系、人才培训等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对工作的指导、监督和考核,调动各方力量参与项目实施。

(四)巩固提升阶段(2021年1月—2021年4月)。通过自查、总结和完善相关工作,做好验收、总结上报工作。

七、项目推进和资金管理

(一)承办企业选择。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实行承办单位企业法人制和合同管理制。按照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向社会公示项目建设内容及承办企业的条件,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选拔相关项目承办企业。承办企业项目建设方案须报县政府批准,并向社会公示后组织实施。为保证承办企业信守承诺,履行契约,承办企业在项目实施前需向财政指定账户交付运营服务保证金,并签订建设运营协议保证优质运营服务,时限为3年。

(二)项目过程管理。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严格按照国家及省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本县实际,制订和完善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实施方案和项目资金安排方案,经县政府同意后,上报省商务厅、财政厅、扶贫办网站和县政府媒体公示。《方案》公示后不得擅自更改。因需要增加或更换项目承建企业、创新或完善项目实施方案、调整或更改项目建设内容及资金安排方案的,须按相关规定,说明变更理由,履行变更程序,重新在相关媒体公示。

(三)自查评估验收。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协调财政、审计、商务、扶贫等部门督促承办企业严格按照实施方案确定的建设时限、内容、投资额度落实项目建设。并加强对项目跟踪检查,负责组织项目验收工作,确保项目建设质量。承办企业项目完成后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验收申请,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收到企业验收申请后10个工作日内分期分批对项目及时进行审核验收,并作出“合格”或“不合格”的验收结论。项目验收合格后,在县政府网站上公示无异议后,方可按相关规定和标准由财政部门将项目资金拨付项目承办单位。并对相关工作文件、招投标文件、票据等进行妥善保管并存档。

(四)项目资金管理。项目专项资金使用方向根据甘肃省商务厅、财政厅、扶贫办联合下发《组织开展2019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申报工作方案》文件要求使用,严格按照《关于印发甘肃省商务厅商务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甘商务财务发〔2016〕463号)和财政专项资金管理要求,加强资金管理,不得违规使用,违者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八、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环县2019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领导小组,以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县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县财政、扶贫、人社、农业农村、市场监管、商务、工信、审计、电商等部门及各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电商办,由电商办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县财政、扶贫、审计三部门分管领导担任副主任。领导小组办公室实行例会制,具体负责全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规划落实、组织协调、考核评比、日常管理等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创建工作会议,不定期召开电商企业、行业协会和运营商座谈会,研究解决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各乡镇成立相应机构,配备人员,具体负责辖区内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

(二)注重公开公正。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向社会公示示范项目建设内容及其承办企业的条件,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拔承办企业,并按相关要求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组织实施。在省商务厅官方网站和县政府门户网站公开财政资金扶持项目决策和建设进度等相关信息,在县政务中心设立征求意见窗口或纪检窗口。

(三)明确职责分工。县政府为工作推进的责任主体,负责向上申报方案,监督落实方案。电商办具体负责综合协调、方案制定和项目落实。财政局负责专项资金准时到位和资金管理。扶贫办负责协调相关部门研究制定电商扶贫具体方案。审计局负责专项资金安排使用的监督。各乡镇政府全面负责协调、配合支持。各相关单位各司其责,全力组织配合各自领域群体参加各类培训、电商创业,做好本职工作。

(四)出台推进政策。县财政每年预算300万元电子商务发展专项资金,配套推动全县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同时,在金融、土地、人才、收费等方面出台支持农村电商发展的政策。完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规划作为指导性文件,从扶持县域电商发展的角度,适时提供政策支持。

(五)营造发展氛围。要充分发挥全县主流媒体舆论导向作用,开辟专题专栏,积极将电商发展优秀的企业、突出做法及典型案例向省级商务、财政、扶贫网站上推送,加大宣传和普及电子商务知识力度,让群众知道电商发展带来的便利和实惠,让各部门理解发展电子商务是经济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的迫切需要,让企业认识到发展电子商务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形成人人参与、全民接触的社会氛围。

(六)强化督导落实。由领导小组牵头建立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绩效评价标准体系,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进行定期评估,认真执行项目监督检查制度,重点对项目建设进度和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资金安全和按计划使用。建立协同监管机制,加强对电子商务从业人员、企业、相关机构的管理,加大对网络经济活动的监管力度,维护电子商务活动的正常秩序。

 

 

 

环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年5月4日印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网页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