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mzj-2025-00008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25-03-04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社会救助 |
环县:“环有爱” 群众爱
近年来,环县社会救助服务中心党支部积极打造“环有爱”党建品牌,以党建引领社会救助工作,切实为困难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不仅提升了政府社会救助工作的整体效能,更让困难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爱与温暖。
“‘环’指代环县,是品牌的重要地域标识;‘有’包含着多方面深刻的内涵,即有思想、有信仰、有旗帜、有组织、有纪律,体现了党建引领在思想、政治等层面的全面要求;‘爱’,象征着爱心,社会救助工作如同‘菩萨事业’,必须怀着大爱、民爱之心去践行。”环县社会救助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环有爱”以帮助困难群众为使命,实施的“环有爱·主动帮”“环有爱·及时救”“环有爱·码服务”等活动深受大家喜爱。
“环有爱·主动帮”旨在改变以往依赖群众上门求助的传统模式,实现主动发现并及时救助。为了将救助服务的触角延伸到每一个需要的角落,环县社会救助服务中心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在村(社区)科学设站(点)、合理配备协理员,一方面,运用“大数据比对”的科技手段;另一方面,发挥基层工作人员“铁脚板摸排”的坚实基础,依托“党建+社会救助”机制和监测预警系统,充分调动“5 + 1”工作力量,确保救助对象及时发现、及时救助。
“环有爱·及时救”通过畅通急难救助渠道和建立高效救助机制,提升社会救助的效能。环县社会救助服务中心建立的快速响应、“一事一议”个案会商的“救急难”机制能够在紧急情况发生时迅速响应需求,针对特殊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救助决策。乡镇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的建立则为临时突发情况的救助提供了资金保障,下放相关审批权限方便了救助的快速实施,“先行救助”“小金额救助”模式解决了救助时效性的难题。该举措还致力于打通救助部门和政策间的信息壁垒,为每个困难家庭或困难个人量身定制救助帮扶链,从多个维度提高救助的可及性和时效性。
“环有爱·码服务”将救助政策、救助对象信息、服务热线电话等众多内容集成于一个二维码上,详细明确每件办理事项的详情。这种集成化的方式提供了多种查看方式,方便不同需求的群众获取信息。同时,按月公示救助资金领取情况,保障社会救助工作的透明度,公布21部热线电话方便群众咨询与求助,群众只需扫码,就能全面了解政策内容,便捷办理救助相关事宜,轻松实现“码”上服务。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