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kjj-2022-00009 | 发布机构: | 环县科技局 |
生效日期: | 2022-03-27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环科技发〔2022〕11号 | 所属主题: | 科技管理 |
关于发布2022年度县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有关单位、企业: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历届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技计划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推动我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根据《环县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现将2022年度县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予以发布,同时启动2022年度县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工作。
2022 年县级科技计划按照“常年受理、定期评审、分批下达”的项目管理模式,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聚焦全县发展的科技创新问题和技术需求筛选、凝练项目,围绕科技重大专项计划、重点研发计划、技术创新引导计划、创新基地和人才计划,分基础研究类、工业信息类、农业农村类、社会事业类、成果转化和科技合作类5个类别组织申报并实施。
一、项目申报重点
(一)基础研究类项目
1.支持校(院)地企业联合研发。围绕环县经济发展重点领域和主导产业,重点支持高校院所与本地企业开展产学研一体化合作创新,共同破解产业创新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难题。项目应紧密结合环县的重点产业技术需求,以应用基础研究为主。
2.支持科技创新平台科研攻关。支持以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为主要职责的县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围绕产业关键技术和行业共性技术开展科研攻关。重点支持经认定的、尚在建设和管理期内的县级以上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平台,围绕所属领域和方向开展科研攻关和技术开发。
(二)工业信息类项目
1.大数据和电子信息产业。支持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核心设备研发,基于物联网的工业生产制造、管理系统软硬件关键技术研发。
2.高性能新材料产业。重点支持高端合金材料、高端合金粉末材料,高端涂层材料,纳米材料,高端环保涂料、新型环保节能建材等关键技术研发。
3.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重点支持高端装备制造、智能装备制造,油煤风光电开采开发、精细化工及其关键配套系统与核心装备,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等关键技术研发。
(三)农业农村类项目
1.地方种质资源保护、创新利用研究与新品种选育。聚焦羊、草、粮、果、菜、药等优势产业和地方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共性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科学问题为主攻方向,支持县内各创新主体重点围绕传统农业种质资源收集、检疫、保存、鉴定、提纯复壮和利用所开展的技术研究,支持利用现代生物育种技术,围绕适合县域生产条件和方式、抗性强、品质优、产量高的目标定位所从事的农业种质资源遗传改良和品种创新活动,包括重要农业品种的引进、选育、保存、精准鉴定、评价、创新、优位等异基因挖掘、遗传机理解析及利用以及配套栽培(生产)技术研究、加工工艺、高附加值产品研发等,支持基于种质资源保护和创新利用所开展的育种新材料创制、技术体系建设和新技术研发及集成示范推广活动,为全县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持续性的支撑和引领。
2.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围绕农业降碳增汇和节水降耗,引导县内各创新主体在种植业减排固碳、畜牧业减污降碳、渔业减排增汇、农村可再生能源替代和节水农业等领域的研发和技术创新。支持农业在工程节水、品种节水、农艺节水、管理节水、治污节水等方面的设施研发、关键技术体系研发和集成性示范推广;围绕农业投入品减量,支持在农业绿色防控、绿色高效投入替代品方面的技术研发;支持农业循环发展关键环节的技术体系的规范研发;农业废弃物收集、储存、高效循环利用等环节的设备、设施和配套技术研发;支持围绕土壤提质固碳增汇与农田改造、农业生态修复等方面研发;支持围绕养殖业绿色发展,在反刍动物肠道甲烷减排、温室气体减排、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粪污及屠宰废弃物无害化管理处置和高效循环利用方面的材料、设施、技术体系等系列研发。
3.智慧农业、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围绕智慧农业、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支持农业物联网应用、农业智能感知、农机装备智造等,支持农产品生产、收储、加工、运输等环节安全监管监测等设施、设备、材料研发及技术体系规范研发和集成推广。
4.农产品食品精深加工及保鲜物流。围绕畜禽、饲草、小杂粮、中药材、果蔬等主要农产品,支持健康食品、高附加值功能食品、高品质农副产品加工关键技术研发,支持农产品储藏、现代保鲜物流关键技术研发。
5.农业科技园区产业提升、示范和协作带动。围绕环县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任务,强化科技协作与人才引领,支持各级各类科技人才、创新主体入住园区并按规划实施的科技项目;鼓励本土创新主体围绕农业农村发展与各级各类科研院(校、所)合作,支持与东部帮扶省、市科研院(所)和企业合作的技术研发; 支持国家、省级科技特派员团队入住园区并指导实施的技术研发活动;支持由本县科技特派员、“三区”科技服务人才牵头,引导农村实用科技成果入乡转化和示范推广;支持建立一批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支撑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四)社会事业类项目
1.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重点支持中药材品种优选改良、精深加工及储藏;创新中药制剂;新发突发重大传染病中、西医综合救治技术与诊治方案研究;常见疾病早期干预与综合防治,老龄护理与康复新技术和新产品等研发。
2.环保与生态修复技术。重点支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水土保持监测、评价与修复,土壤污染的治理与修复,水源地等环境监测、保护与修复,废水废气处理与清洁排放,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城乡固废高效处置深度利用等技术研发。
3.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重点支持安全生产、个人防护、特种安全设施及应急救援等安全装备,食品安全监测预警、检验检测、信息追溯平台、检验检测设备,基于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安全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管理等技术研发。
4.科技与文化旅游融合。重点支持香包刺绣皮影等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及创新发展,重点文化旅游资源数字化、VR等数字视听媒体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科技创新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示范应用平台建设。
(五)成果转化和科技合作类项目
1.成果转移转化。重点支持云计算、大数据、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农业、装备制造等领域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技术成果中试及产业化项目,通过技术转移落户环县的省内外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能促进我县优势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2.技术成果转移服务。重点支持技术中介、科技金融、技术成果交易等创新型技术转移服务平台建设。
二、项目申报要求
(一)申报单位要求
1.在环县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社会组织、中省市驻环单位或者其他相关机构等,具有项目实施的工作基础和条件、健全的科研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制度,符合项目申报指南的具体要求。
2.多家单位联合申报应明确各自工作责任,必须签订合作协议。优先支持我县企事业单位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知名企业联合申报的项目。
3.企业须如实报告上年度企业研发投入情况,并一并报送研发支出会计辅助账复印件,优先支持研发投入占营收额2%以上的企业和已经认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牵头申报项目,上一年度没有研发活动的企业原则上不予支持。
4.企业自筹资金应大于等于申请项目经费额,并提供自筹能力相关支撑材料(以下材料之一:企业申报时上月末企业财务报表、上月末银行对账单或银行贷款授信材料等)。
5.申报单位诚信状况良好,无科研失信行为记录和相关社会领域信用“黑名单”记录、无安全生产事故记录。如申报单位有到期未验收的财政支持科技计划项目,新申报的项目不予立项。
(二)项目负责人要求
1.项目负责人应在相关领域和专业具有一定的学术造诣或者技术优势,具备实施项目所需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符合以下条件之一:(1)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2)具有博士学位;(3)取得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职称满3年;(4)本科学历参加工作满5年;(5)硕士研究生参加工作满2年。
2.每个项目负责人限申报1个项目,目前承担有财政支持类科技计划项目,或有到期未验收的项目,或验收未通过的项目负责人不得申报。
3.诚信状况良好,无科研失信行为。
4.2021年10月1日以来提交过项目申请书的单位无需重新提交,本次一并受理。
三、项目申报流程
(一)填报申请。项目负责人需按照《环县科技计划项目申请书》样本,根据《指南》提出的申报项目类别,填写并打印申请书(一式四份,A4纸打印)。
(二)初审推荐。项目申请单位认真审查项目负责人提交的《项目申请书》纸质文本,签署意见并加盖申报单位公章(如联合申报需加盖合作单位公章)。乡(镇)所属单位申报的项目由所在乡(镇)人民政府初审和推荐;县直单位申报的项目由其行政主管部门初审和推荐;中省市驻环单位申报的项目由本单位初审和推荐,出具申报项目推荐函及项目汇总表(盖章),报送县科技局。
(三)评审立项。县科技局进行申报项目的归集、汇总和初审,并对初审合格的项目组织相关方面专家开展评审和咨询论证,筛选、确定出拟资助项目,向社会公示无异议后,下达项目资助计划。
四、申报时限及联系方式
自发文之日起至2022年4月30日前受理的项目,5月初评审立项,5月1日至6月30日受理的项目,7月初进行评审立项,7月1日后受理的项目,纳入下一年项目计划,当年不予评审立项。
联系地址:环县环城镇广场路1号 环县科学技术局农村和社会发展股(教育局402室)
联系方式:农村和社会发展股 0934—4424633
杜江花 19993476460
吕柏霖 15609345032
邮箱:850659639@qq.com
附件:环县科技计划项目申请书。
环县科学技术局
2022年3月24日
环县科学技术局 2022年3月24日印发
项目序号 | |
立项编号 |
项目类别 |
|
专项主管股室 |
|
环县科技计划项目申请书
项目名称:
承担单位名称:
项目负责人:
联系电话:
推荐单位名称:
填报日期:
环县科学技术局制
二〇 年 月
编报说明
1.本项目申报书须经项目推荐单位(庆阳市直相关主管部门、中央在庆主管单位、县区科技管理部门)审核同意。
2.填报要求:
(1)项目目标符合申报指南的要求,定位准确,指标明确、便于考核;
(2)项目任务明确,要充分考虑经济、技术、示范推广等方面的可行性;
(3)填写内容涉英文名称,应写明全称和中文。凡不填内容栏目,均用“/”或“无”表示。带□的条目,请根据条目后所列选项,请在“□”内打√。
3.本申报书一式三份, A4幅面,相关单位签章,报科技局主管股室。
一、项目情况
项目名称 |
| |||
实施周期 | ||||
所属领域 |
| |||
技术来源 |
| |||
已有知识产权情况 | 已获发明专利数 | 正在申请发明专利数 | ||
已获实用新型专利数 | 正在申请实用新型专利数 | |||
项目与重大工程、重大装备、行业重点业务工作、科技惠民等的结合性 |
| |||
项目与部门 科技 需求的衔接 | ||||
项目完成时 的应用类型 |
|
二、 单位情况
单位名称 |
| |||||||||
单位性质 |
| 组织机构代码 |
| |||||||
通讯地址 |
| |||||||||
所在地代码 |
| 邮 编 |
| 法人代表 |
| |||||
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单位:万元) | 总产值 |
| 利税总额 |
| ||||||
销售总额 |
| 年研究开发经费 |
| |||||||
其他主要 参加单位 | 序号 | 单位名称 | 组织机构代码 | |||||||
三、项目成员
项 目 负 责 人 |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年月 |
|
证件类型 |
| 证件号 |
| 职务 |
| |
职称 |
| 从事专业 |
| 项目分工 |
| |
手机 |
| 联系电话 |
|
| ||
项 目 联 系 人 |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年月 |
|
证件类型 |
| 证件号 |
| 职务 |
| |
职称 |
| 从事专业 |
| 项目分工 |
| |
手机 |
| 联系电话 |
|
|
项目组主要研究人员 | |||||||||
姓名 | 身份证号 | 性别 | 年龄 | 职称 | 学历 | 从事专业 | 项目任务分工 | 所在单位 | 职务 |
四、项目概述(限600字)
计划投资总额 | ||
其中: | ||
已完成投资 | ||
计划新增投资 |
六、项目经费预算
序号 | 预算科目名称 | 总额 | 其中:科技经费 |
1 | 一、经费支出 |
|
|
2 | 1、设备费 | ||
3 | (1)购置设备费 |
|
|
4 | (2)试制设备费 |
|
|
5 | (3)设备改造与租赁费 |
|
|
6 | 2、材料费 |
|
|
7 | 3、测试化验加工费 |
|
|
8 | 4、燃料动力费 |
|
|
9 | 5、差旅费 |
|
|
10 | 6、会议费 |
|
|
11 | 7、合作与交流费 |
|
|
12 | 8、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 |
|
|
13 | 9、劳务费 |
|
|
14 | 10、专家咨询费 |
|
|
15 | 11、管理费 |
|
|
16 | 12、其他(含培训费) |
|
|
七、项目意义及需求分析(限2000字)
1.项目目标及主要任务
2.项目意义及需求分析
3.主要技术及其应用的难点、重点及问题分析
|
八、现有工作基础与优势(限1000字)
1.国内外现有技术、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现状及预期分析
2.项目承担单位及主要参与单位研究基础(包括已有的研究开发经历,科技成果、科研条件与研究开发队伍现状等)
|
九、研究内容与考核指标(限3000字)
1.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实施重点
2.主要考核指标(指标应量化、可考核)
(1)形成的示范基地、中试线、生产线及其规模、技术集成等情况。
(2)示范情况、辐射带动情况,包括科技惠民示范成效,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作用
(3)技术及产品应用产业化前景,在项目实施期内能够形成的市场规模与经济效益
(4)对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升关产业竞争力的作用等
|
十、项目概算(限600字)
1.项目总投资预算、各项任务经费分配及分年度经费需求
2.资金筹措及来源渠道
|
1.项目进度安排
2.项目各年度目标及阶段目标
|
十二、实施机制(限1000字)
1.项目的组织管理措施
2.项目参与单位任务分工、专项经费分配和配套经费
3.产学研结合模式
4.知识产权与成果管理及权益分配
|
十三、预期效果及效益分析(限2000字)
1.预期效果
2.主要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分析(包括科技惠民示范成效,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作用;技术及产品应用产业化前景,在项目实施期内能够形成的市场规模与效益及提升我国相关产业竞争力的作用等)
3.风险分析及对策
|
十四、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限600字)
附件材料名称 | 数量 |
十六、单位意见
|
|
保证以上所填内容完全属实,若有虚假,本单位(人)将负全部责任。
申请单位(人)签字:
年 月 日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