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zxb-2025-00016 | 发布机构: | 环县政协提案委 |
生效日期: | 2025-06-04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十届四次会议提案第14号 | 所属主题: | 政协委员提案选登 |
关于加快建设乡村振兴示范村的提案
近年来,环县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通过产业帮扶、就业帮扶等一系列措施,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精心抓实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示范带动成效明显,乡村面貌变化较大。但仍然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是村庄建设规划滞后,一些新修编的聚集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村庄专项建设规划执行不到位,乡村振兴示范引领作用发挥不够充分。二是基础设施建设短板较多,一些村庄交通、供水、生态等基础保障能力较弱,在拆违治乱、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仍需加力提升。三是乡村发展不平衡问题较为突出,特别是资金的投入结构还不尽合理,有关支农政策存在“两头多、中间少”的倾向,即对先进村的支持政策多,对脱贫村的支持政策多,而对一般的中间村支持政策相对较少,政策覆盖还不够全面。
为此,建议:
一是科学制定规划。从县域层面科学确定村庄分类和布局,统筹谋划村庄发展定位、人居环境整治、建设项目安排,聚焦产业发展、农村公路、安全饮水等乡村振兴硬任务,科学编制能用、管用、好用的“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要合理安排项目建设和资金分配,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财力可持续和农民可承受的基础之上,切实解决道路交通、水利设施、人居环境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二是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平衡城市建设和乡村发展投入比例,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财政优先保障领域,将视觉反馈最直观、农民反映最强烈的路、水和农村垃圾污水治理等领域作为财政投入重点领域优先足额安排。要多渠道筹措资金,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形成多元化、市场化的投资格局,进一步扩大乡村受益面。
三是增加农民收入。乡村建设千建万建,增加农民收入才是硬道理,建设乡村振兴示范村,最为关键的要加强产业振兴。要立足环县县情实际,充分发掘文旅、畜牧等优势资源,继续擦亮“中国皮影之乡”“中国小杂粮之乡”“中国羊谷·善美环州”等特色名片,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返乡创业人员在农村的广阔天地创业、兴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高乡村经济发展水平,促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级晋档。
四是强化基础设施管护。推广“建管一体化”模式,探索引入专业公司、社会资本建设和管护农村基础设施。结合物价上涨、技术发展、等级提升等因素,合理确定和适时调整农村基础设施管护资金补助标准,为管护经营者解决后顾之忧。对既有公益性又有一定经济效益的供水、农村垃圾污水收集处理等领域,通过赋予项目实施主体经营权、使用权等方式,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的方式调动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村居民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运维的积极性,改变群众等靠要思想,让群众主动求创新、谋发展。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