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甘肃省环县人民政府网!今天是:

环县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环县“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

来源:发改局 日期:2022-08-31 【字体:

“十二五”时期是我县旅游业发展的关键阶段。依据国务院、省、市《关于加快旅游业的发展意见》精神和县委、县政府总体部署,结合我县实际,现制定如下发展规划。

一、“十一五”时期旅游发展回顾

“十一五”期间,县委、县政府从战略高度重视发展旅游业,通过完善工作思路、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景点建设等措施,促进了全县旅游业稳步、快速发展。

(一)旅游收入逐年增长。2006至2010年,全县共接待国内游客35.205万人(次),其中:2010年接待国内游客7.905万人(次),比“十五”末的2005年提高83.8%,旅游总收入3200万元,比2005年增长367%。

(二)景点建设稳步推进。2006至2010年,全县共投入旅游项目资金6232万元,完成了灵武台公园一期工程,东老爷山森林公园一、二期及续建工程,山城堡战役纪念碑、入口牌楼工程,文昌阁景区新建工程,河连湾陕甘宁省政府旧址纪念馆续建工程,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旅游景点,树立了环县旅游形象。

(三)接待水平不断提升。全县现有旅行社1家;一次接待30人以上的酒店45家,接待能力7000人;一次接待30人以上的宾馆33家,接待能力1700人,其中:二星级宾馆1家,二星级农家乐1家。旅游综合接待能力初步具备,旅游环境大为改善。

(四)行业管理逐步规范。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指导环海旅行社、环县宾馆和定点农家乐完善内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编制《灵武台公园管理制度》等工作制度15个,为灵武台公园、东老爷山森林公园配备临时管理人员6人,成立了西山公园管委会,安排正式工作人员3名,配备临时工作人员10名;开展了A级景区创建工作,东老爷山森林公园于2009年10月正式批准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举办各类培训班35期,培训人员1200多人(次)。

总结“十一五”期间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与周边发达旅游县区相比,仅仅处在起步阶段。一是主体宣传不够。目前还没有系统的旅游宣传册和碟片,重点景点在全国旅游节会上宣传推介很少,外界对环县旅游认知度不高。二是规划不到位。目前没有制定全县旅游发展规划,专业规划标准不高,给争取项目带来一定难度。三是红色旅游发展滞后。重点景点没有进入国家、省上计划盘子,项目投资很少,建设资金困难。这些问题,我们将积极创造条件,在“十二五”期间着力解决。

二、“十二五”时期旅游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把加快发展旅游业提升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以发展红色旅游为重点,带动历史文化游、绿色生态游、黄土风情游,加快推进项目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精品线路,不断优化旅游环境,实现文化旅游兴县奋斗目标,努力开创旅游工作新局面。

(二)发展目标

到2015年,创建国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2处,2A级景区2处,国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1处,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处,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处;2星级以上饭店达到5个,星级农家乐达到10个;年接待游客16万人次以上,旅游从业人员达到1000人以上,旅游总收入8000万元。

(三)基本思路

围绕“一台一关(灵武台、古萧关)、二城二山(明代老城、战国秦长城,东老爷山、玉皇山)、三园三馆(山城堡战役纪念园、东老爷山红军长征纪念园、烈士陵园,河连湾陕甘宁省委省政府旧址纪念馆、环县革命历史纪念馆、八珠原红色革命史纪念馆)(简称112233)”旅游开发思路,抓好一个重点(发展红色旅游),推介三条线路(一条休闲观光旅游线路,一条革命圣迹旅游线路,环县境内一日游线路),建成八大景区(东老爷山景区、文昌阁景区、灵武台公园、山城堡战役纪念园、环县革命历史纪念馆、河连湾陕甘宁省委省政府旧址纪念馆、东老爷山红军长征纪念园、八珠原红色革命史纪念馆),以此打造旅游名片,提升文化品位。完善食、住、行、游、购、娱等基础设施,提升服务接待水平,树立环县形象,增加旅游收入,推动全县旅游业快速协调发展。

(四)开发重点

1整合项目资金,加快“112233”景点建设。

“一台一关”,即开发建成灵武台公园和保护开发古萧关遗址。

在灵武台公园建设上,投资1200万元,实施二、三期工程。①建成灵武古台、八景长廊、儿童乐园、演艺广场、皮影浮雕、董福祥雕像、孙万福诗作园、民俗文化展厅、栖凤亭、观龙阁、情侣园等景点;②协调文化部门对塔体进行维修保护,申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恢复攀登塔梯,沿塔体轮廓铺装霓虹灯,增加景观亮化效果,维修保护、烽火台、宋城墙等文物古迹;③建成窑洞宾馆、旅游厕所、游客中心、停车场等服务设施;④吸引民间资金,建成三霄殿。

古萧关保护开发上,协调文化部门对古遗迹进行保护,协调交通部门在银西高速公路过境环县适当位置建设古萧关牌楼收费站。

“二山二城,即开发建成东老爷山景区、文昌阁景区,维修保护明代老城和战国秦长城。

在东老爷山建设上,投资2000万元,完成三期工程。即: ①恢复修建女娲殿、王母殿、地母殿,新建藏经堂、牌坊、影壁、许愿台、拾财亭等景点;②硬化游步道、消防通道1500米,新建停车场3000平方米、游客服务中心300平方米;③招商引资建成兴隆宾馆、文化商业街、皮影演艺厅;④完善服务接待功能,申请景区标徽,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⑤协调文化部门建成文化服务中心、申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⑥协调林业部门扩大绿化面积,申报国家级森林公园。

在文昌阁景区建设上,投资1000万元,实施二期工程。①完成文昌阁布展,丰富文化内涵;②建成玉皇阁景区,完成亭、台、楼、阁以及绿化、硬化、亮化、美化等附属设施;③在文昌阁西与玉皇山连接崾岘处新建停车场;④完善服务、接待功能,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在明代老城维修保护上,对南城门进行恢复性加固维修,新建仿古城楼,力争搬迁城墙下住户,对现保留的古城墙进行维修保护,协调文化部门申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战国秦长城保护上,协调文化部门对现存遗址进行有效保护,尤其对城子岗城墙进行恢复性维修,挖掘文化内涵,展示我县深厚的文化底蕴,申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园三馆”,即开发建成山城堡战役纪念园、东老爷山红军长征纪念园、烈士陵园和河连湾陕甘宁省委省政府旧址纪念馆、环县革命史纪念馆、八珠原红色革命史纪念馆馆。

在山城堡战役纪念园建设上,投资7600万元,实施二、三期工程。①依照总体规划,建成纪念馆、纪念广场、祝捷大会会馆、得胜楼、观战亭、将帅群雕、民俗展馆等景点;②建成商业街、窑洞宾馆、旅游厕所、游客中心和水、电、路等基础服务设施;③完善服务接待功能,创建国家4A级景区;④协调宣传部门申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申请免费开放补助资金。

在东老爷山红军长征纪念园建设上,投资1300万元,完善现有馆藏文物,对曙光坛进行布展,新建红军长征纪念广场、竖立毛泽东汉白玉造像,新建毛泽东《沁园春.雪》碑廊,对红军窖进行维修保护,协调宣传部门申报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烈士陵园开发上,协调民政部门增建景点,完善服务设施,增添休闲娱乐场所,协调宣传部门申报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河连湾陕甘宁省委省政府旧址纪念馆建设上,投资1500万元,完善现有馆藏,雕塑领导人蜡像,在纪念馆对面建成停车场,创建国家2A级景区,协调宣传部门申报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环县革命史纪念馆建设上,投资2000万元,整合环县历史文化和革命史料,尤其是展示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环县的丰功伟绩,在灵武台公园南侧新建陈列馆、成纪念碑、纪念广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宣传部门申报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八珠原红色革命史纪念馆建设上,投资1500万元,维修领导人旧居,新建300平方米陈列馆,充实馆藏文物,新修景区道路5公里,完善基础设施,协调宣传部门申报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搞好以上旅游重点项目的同时,对现保留的山城乡断马崾岘山城堡战役红军作战战壕、洪德杏儿铺毛泽东旧居、曲子东沟曲环工委习仲勋旧居(包括曲子县政府旧址、庆环分区旧址、陕甘宁省政府旧址)、木钵红大二校旧址,八珠原西征红军指挥部旧址、车道固北县政府旧址、耿湾定环县政府旧址、东老爷山叶剑英手植杏树等革命遗迹和古文化遗址进行实地勘察,逐一拍照登记,公布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竖立青石碑,作为历史文化的见证。

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充分挖掘现有乡村旅游资源,发展以农家大院为代表的岳麓草堂,以农家乐为代表的登峰山庄,以皮影展演为代表的夜明珠民俗园,以休闲度假为代表的东老爷山生态园,以此打造乡村旅游名片,提升文化品位。

 2、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旅游环境。一是实施旅游畅通工程。争取专项资金,争取5年内把洪德——东老爷山景区改造成二级公路,规划建设山城堡——东老爷山——华池南梁红色旅游专用公路,架设山城堡战役遗址红色景区——山城街道所在地跨河桥梁一座,新修八珠街道——八珠原红色革命史博物馆、曲子街道——曲环工委习仲勋旧居、木钵街道——红大二校景区连接道路,争取西峰——银川铁路、高速公路在山城堡设立站台和出口,从根本上改变旅游交通状况。二是完善旅游环境建设。加大山城堡战役遗址、河连湾陕甘宁省委省政府旧址、东老爷山、文昌阁、灵武台公园、八珠原红色革命史博物馆等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景区道路、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等公共设施;扩大景区绿化植被,重点对东老爷山“二龙戏珠”山体和山城堡战役遗址红色景区及东南面山进行整体绿化;实施旅游景区供水工程,在东老爷山和山城堡战役遗址红色景区规划打机井1至2眼,建蓄水池2至3口,争取扬黄二期工程在山城堡设立出水口;加大旅游厕所建设,力争5年内每个A级景区建水冲式旅游厕所1至2处,环保型厕所2处以上;完善景区亮化、美化、净化,规范设置垃圾箱、指示牌、全景图、导览图等,提升景区档次和服务接待功能。

3、丰富旅游产品,实施品牌战略。一是打造特色旅游品牌。立足丰富的革命遗迹,打造以山城堡战役遗址为代表的红色文化旅游品牌;立足深厚的文物古迹,打造以东老爷山为代表的道教文化旅游品牌;立足璀璨的民间艺术,打造以道情皮影博物馆为代表的民俗文化旅游品牌。二是办好旅游节会。利用中国皮影之乡这张名片,创新思维方式,举办第三届中国环县皮影节,有效开展农历三月东老爷山、农历七月文昌阁旅游黄金周活动。三是培育旅游产品。挖掘民间庙会、社火秧歌、婚嫁礼仪、窑洞民居等民俗文化资源,开发特色旅游项目;推广“黄土风情全羊宴”和羊羔肉、荞剁面、燕麦面柔柔、米面铜锤、洋芋布拉等风味小吃,发展“农家乐”和乡村观光体验游;依托石油、煤炭基地,发展工业观光游。四是发展旅游商品经济。有创意的开发皮影、刺绣、香包、剪纸等艺术品和道教文化、红色文化旅游纪念品,注重精致做工和精美包装,推进小杂粮产品进入旅游市场,提高地方特色旅游商品消费比例。五是发展旅游文化娱乐演出。培育和扶持道情皮影演出队,推选精品节目,到旅游景点和星级饭店演出。

4、强化宣传推介,开拓客源市场。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按照“面向全国、重在周边、整体推介”的思路,在互网络、电视台、报刊杂志办专题,设立环县旅游网站,录制专题片进行媒体宣传;在曲子五里桥与庆城交界、甜水堡与宁夏交界、各景点入口、汽车站竖立大型宣传牌,在宾馆饭店、旅行社、游客中心摆放宣传资料进行户外宣传;邀请国内外和周边地区的旅游组织、旅行商、新闻记者来环考察采风,积极参加旅游交易会、博览会进行推介宣传。宣传要突出文化特色、地域特色、景区特色,提升环县在周边和全国的旅游认知度。二是加强区域合作。采取座谈会、联谊会等形式,加强交流沟通,推进与陕甘宁区域旅游合作,把环县旅游景点融入区域旅游线路,实现资源共享、客源共享,互惠互利;精心打造三条旅游线路。即:陕西西安——庆城周祖陵——环县文昌阁——皮影博物馆——灵武台公园——河连湾陕甘宁省委省政府旧址——山城堡战役遗址——宁夏银川休闲观光旅游线路;陕西延安——华池南梁——环县东老爷山——河连湾陕甘宁省委省政府旧址——山城堡战役遗址——宁夏同心西征红军纪念馆革命圣迹旅游线路;环县文昌阁——皮影博物馆——环江广场——灵武台公园——河连湾陕甘宁省委省政府旧址——山城堡战役遗址——东老爷山境内一日游线路。

5、优化旅游环境,提升服务档次。一是加强行业管理。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落实安全教育、事故报告、应急预案、紧急救援、善后处理及保险赔偿、责任追究等制度,确保旅游安全;成立旅游执法大队,加强旅游市场监管,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维护消费者的权益。二是提升服务水平。深入开展景区、饭店竞等升级创建活动,5年内,创建国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2处、2A级旅游景区2个,3星级饭店2个、2星级饭店3个,发展旅行社2家、旅游汽车公司1家、旅游定点演出单位1家、旅游商品定点销售单位2家、农家乐10家。开发人力资源。组建山城堡战役遗址红色景区、东老爷山景区管理机构,配备工作人员,规范景区管理;面向社会公开选拔、培养景区导游、解说人员20名以上、专业管理人员10名以上;年举办各类专业培训班10期以上,提高旅游管理、专业人员总体素质。

(五)主要措施

1、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投入力度。一是加大政策性资金投入。县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旅游发展资金,主要用于旅游发展规划编制、旅游宣传推介、旅游节庆及黄金周活动举办、旅游商品开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旅游工作目标考核奖励等。二是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坚持“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将旅游项目招商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投资旅游宾馆、旅游景区、旅游餐饮、旅游商品、娱乐项目等建设;鼓励支持金融机构扩大对旅游企事业和旅游项目的贷款规模。三是加大奖励与补助力度。对新获得国家A级、星级饭店,县上给予一定奖励。

2、加强组织领导,凝聚发展活力。县上成立政府县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旅游产业开发协调领导小组,政府分管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协调解决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全力抓、有关部门具体抓的工作机制。旅游部门切实承担起规划编制、开发建设、宣传促销、市场监管、教育培训等职责,宣传、发改、交通、财政、城建、林业、水利、水保、文化等部门要在旅游交通设施、环境绿化美化、项目资金争取、对外宣传推介等方面全力支持旅游开发建设,土地,城建、环保等部门要在旅游建设项目上,简化手续,特事特办,形成共同发展旅游业的合力。建立旅游工作评价考核机制,将旅游工作任务和发展目标纳入年度责任制考核体系,推动各项旅游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