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三夏”机械化生产暨小麦跨区机收服务保障工作方案
为切实做好全县“三夏”小麦跨区机收服务保障工作,全力推进小麦跨区机收,确保夏粮颗粒归仓,根据省、市农业农村部门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面保障夏粮颗粒归仓
各乡镇各部门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充分认识抓好“三夏”机械化生产的特殊重要性,按照省、市要求,结合各自实际,加强组织保障。县上成立了环县“三夏”小麦跨区机收工作领导小组(详见附件1),具体负责组织协调、作业供需对接、机收服务保障、机收减损、应急处置防范、情况汇报、督查指导等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农村局,农业农村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农机中心主任兼任办公室副主任。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对本乡镇小麦跨区机收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并确定专人负责本辖区内小麦跨区机收动态跟踪、地块落实、机具调配、服务接待等具体工作。领导小组将对各乡镇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指导。
二、设立综合服务接待站,全程服务“三夏”小麦机收工作
县交警大队、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农机中心和环城镇4个单位共同组建1个县级联合跨区机收服务接待站,地点设在五里屯村(原环城收费站)。一方面为过路机手提供相关信息咨询、安全宣传、服务指南等服务,另一方面,加强安全检查,重点查验跨区作业证、驾驶证、行驶证等证件。其余各乡镇及村组要在重点作业区域或主要交通路口设立小麦跨区机收服务接待站,切实做好小麦跨区机收的技术指导、组织调度和后勤服务等工作,为机手提供住宿、加油、作业路线指引等信息服务。每个乡镇服务接待站至少派2名工作人员值守,并以横幅或指示牌的形式公开联系人及电话,方便跨区作业机手咨询。农机中心负责建立县级联络群,各乡镇负责建立乡村联络群,有小麦种植的村每个村要确定熟悉本村农业生产情况的村“两委”干部或农机中介作为“三夏”联系人,逐户逐地块开展小麦机收服务对接、掌握动态更新变化情况,确保在开始收获前5天全部对接到位。各级信息咨询联络人员要保持电话畅通,随时为机手提供服务,做好作业供需对接、机收动态跟踪、机具协调调配等联络引导工作。
三、摸清小麦联合收割机需求,及时组织调引
各乡镇要对本辖区内各村组的小麦种植面积、适收时间、机具到位等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做好机具需求、作业进度、作业价格等信息的收集分析,及时掌握发展动态,印制辖区小麦种植面积及适收期分布图,连同各村“三夏”联系人信息发放给跨区作业机手,准确及时向参加跨区机收的机手和各类农业机械作业组织提供作业市场信息,鼓励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及种植大户在各乡镇“三夏”小麦跨区机收联络群发布信息,开展托管式、订单式、租赁式等作业服务,做好“三夏”生产作业信息引导,科学合理调度作业机具,确保麦田有机收、机手有活干。
四、积极衔接协调,全方位保障跨区收割机畅通无阻
交运部门要及时开通农机“绿色通道”,落实跨区作业机车依托ETC免费通行的优惠政策;要做好道路疏通工作,及时对水毁、塌方等阻碍联合收割机通行的路段进行抢修。交警大队要加大交通指挥力度,及时疏导交通堵塞路段,保障参与跨区机收的收割机及拉运机车优先通行。石油石化经营单位要切实保障“三夏”农业生产用油需求,全面实行优惠加油政策,提供绿色通道优先加油、送油进村下田等优质服务。气象局每日将72小时内气象信息发送到各级服务站点,由服务站点为机手提供信息咨询服务。鼓励动员机手、农机合作社对在外务工不能返乡的农户、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和贫困家庭开展代收代种,提供优质、优惠机收作业服务。
五、优先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随时提供维修服务
新购置的联合收割机、秸秆打捆机及播种机等机具可优先享受补贴,确保及时投入小麦跨区机收及“三夏”生产。广泛开展农机销售供应、技术指导、售后服务等活动,组织农机销售维修网点、农机合作社等农机社会服务组织,备足油料、零配件,全天候24小时营业,开展送维修到田间、到地头等流动服务活动,随时为跨区作业机车提供维修服务,确保“有件能换”,不误农时。
六、大力宣传小麦机收减损技术,降低粮食损失
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粮食作物机收减损要求,大力推广机收减损技术,充分挖掘机收减损能力,进一步提高机收作业质量,确保小麦颗粒归仓。一是开展机收减损大宣传大培训大比武活动,县农机中心要在全县小麦大面积成熟收获时举办一次机收减损大比武活动,组织开展机收损失监测调查。二是加强技术宣传培训。县农机中心要组织技术人员编制小麦机收减损技术规程、联合收割机安全操作技术规程、“三夏”农机检修技术指引、粮食节约机收减损倡议书、致广大农机手的一封信等宣传资料,印发给跨区作业机手学习应用,大力宣传机收在粮食生产环节减损起到的重要作用,鼓励动员机手精准作业,降低损失。三是加快淘汰老旧联合收割机,促进老旧联合收割机更新换代,切实提高作业质量。
七、全面落实应急值守责任制,确保安全生产
“三夏”是农机作业流动的高峰期,也是事故频发期,安全生产这根弦必须紧绷不放。各相关部门(单位)、乡镇要认真落实省、市、县安全生产工作要求,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每天必须确定1名科级干部和2名一般干部值班,确保值班电话能接通、有人接,随时处置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将加强对全县“三夏”机械化生产暨小麦跨区作业工作的监督检查。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要加大农机安全巡查检查频次,严厉打击无证、无牌行驶等违法行为,组织执法人员深入农田、场院和合作社等开展检查排查,与农机手签订农机作业安全责任书,落实主体责任,确保“三夏”农机作业安全。县公安部门要严厉打击各种恶意拦截机械、敲诈机手、强行收取不合理费用的行为,保证跨区作业机具有序流动。
八、组建应急作业服务队,提前做好抢收准备
各乡镇要落细落实“三夏”机械化生产暨小麦机收作业应急处置工作方案(见附件2),依托农机社会化组织和现有的小麦联合收割机、割晒机等收获机械,组建覆盖全部小麦种植村、组的应急抢收作业服务队,及时开展机具抢修、阴雨灾害天气应对、突发情况处置等工作,实施抢收作业。同时,对困难家庭和“小、散、偏”地块的收获需求,随时做好作业支援准备。
九、精准统计,及时报送相关作业信息
各乡镇都要精准摸底,仔细填报《2023年“三夏”小麦机收服务保障情况统计表》(见附件3),于6月16日前上报县农机中心,便于总体把握全县情况,统筹调度;乡、村要严格落实跨区机收作业信息周报告制度,认真填报《2023年“三夏”农机化生产进度表》(见附件4),由各乡镇汇总后于每周一下午下班前将作业信息上报到县农机中心,县农机中心汇总后上报县委办和县政府办。同时,要注意发掘当地在“三夏”小麦跨区机收工作过程中的组织策划、机具调引、抢收作业、机收减损、应急处置等方面的典型和成效,通过本乡镇微信公众号、县融媒体中心等网络媒体宣传报道,营造良好的舆论和社会氛围。
附件:1.环县“三夏”机械化生产暨小麦跨区机收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2.2023年环县“三夏”机械化生产暨小麦跨区机收应急处置工作方案
3.2023年“三夏”机械化生产暨小麦机收服务保障情况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