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县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助推脱贫攻坚
为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环县自然资源局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为抓手,充分利用国家、省、市出台的支持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政策机遇,发挥部门职能,积极争取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为助力全县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实了保障。
一、基本情况
环县位于甘肃省东部、陕甘宁三省区交会处,总面积9236平方公里,辖10镇10乡,251个行政村148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5.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2.83万人,占91.7%,属革命老区县、国扶贫困县和省级深度贫困县。截止2018年底,该县仍有贫困156个10344户3.9986万人。在环县贫困人口多、贫困发生率高、财政增收难、脱贫攻坚难度大,发展资金短缺成为制约该县脱贫攻坚步伐的制约“瓶颈”。一是革命老区县。环县是1936年解放的革命老区,习仲勋同志是第一任县委书记。著名的山城堡战役就发生在环县境内,中共陕甘宁苏维埃省委省政府曾设在洪德河连湾。二是特色文化县。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特色鲜明,道情皮影独树一帜,2006年被列为全国首批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代表作名录,2011年入选“世遗”,多次出国交流展演,是“中国皮影之乡”。三是山区贫困县。1983年被列入国家“三西”建设县,2001你那列入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2011年被列入国家六盘山特困片区扶贫攻坚重点县。目前,全县剩余贫困村156个,贫困户10334户39986人,贫困发生率为12.1%,是全省23个深度贫困县之一,由深度贫困乡镇2个、深度贫困村117个。
二、工作进展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甘肃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若干措施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我们通过实地调研、现场踏勘、听证论证,结合实际编制上报了《环县环城镇天池乡等21乡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方案(2018—2020年)》,方案已于2018年5月7日原省国土厅以甘国土资规划发〔2018〕37号文件批复,批准拆旧复垦总面积2666.93公顷(40003.95亩),可调剂节余指标2666.93公顷(40003.95亩)。现已完成拆旧复垦任务1.48万亩。剩余复垦任务该县计划于2019年全部完成。该县先后三次完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结余指标省域内(外)签约,结余指标共计6578.06亩,总交易价款8.9627564亿元(①2018年9月3日,原省国土厅以甘国土资规划函〔2018〕199号文件下达我县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出任务1138亩,调剂资金3.414亿元。②2019年1月10日,该县于兰州新区管理委员会签订了省域内增减挂钩指标流转协议,协议面积440.06亩,总交易价款5487.564万元。③2019年4月26日,该县与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签约交易指标5000亩,价款5亿元。)
三、主要做法
在原省国土资源厅《关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若干措施》出台后,该县坚持把“增减挂钩”项目作为有效缓解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增加县级可用财力、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役的战略性措施,严格按照“拆迁一个、实施一个,初验一个、使用一个”的原则,迅速掀起了增减挂钩项目建设的热潮。
(一)突出“四个及时”,凝聚全县工作合力。该县及时汇报衔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国土局主要负责同志第一时间到西安督察局、原省国土厅、省国土规划研究院和原市国土局作了专题汇报,积极衔接,争取政策支持和技术指导,为该项目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成立了专门的工作机构,组建了办公室,抽调了业务精、技术强的10名同志负责各项具体工作。研究制定了《环县2018—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方案》和《环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县级自验暂行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确保了增减挂钩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政策明确、资金安全、操作性强、质量过硬。采取“县级领导联乡、科级干部联村、村组干部包户”的方式,在全县上下形成了“县政府为主导、乡镇政府为主体、国土等相关部门共同配合、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有力地推动了增减挂钩项目的快速实施。
(二)狠抓“四个关键”,夯实做足基础工作。狠抓宣传动员。全县各级帮扶干部进千村、入万户,广泛宣传动员;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微信平台等媒介进行有针对性地宣传,推送各类信息2万多条,悬挂横幅600多条,形成了良好的舆论氛围。狠抓调查摸底。对全县范围内的废弃旧庄老院、工矿企业、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后废弃学校、村组合并后闲置的村部等建设用地,按面积、地类、数量、工程量等内容,不漏一村、不漏一户地进行排查摸底,真正摸清底子。狠抓外业调查测绘。成立20个外业调查、测绘工作组,分赴20个乡镇,逐村逐户开展调查,完成了全县20个乡镇242个行政村3340个图斑、复垦面积4万亩的外业调查和测绘任务。狠抓项目方案编制。在全省率先编制完成了实施方案,确定拆旧复垦区涉及20个乡镇242个村、3340个区块,总面积4万亩,通过整理复垦,预计新增耕地9000亩,方案第一时间得到了省厅评审、批复。
(三)坚持“四项原则”,严格执行政策标准。全县增减挂钩项目涉及20个乡镇、2721户群众,工作面广量大,在实践中,坚持五项原则:一是统一政策标准,按照“一户一宅、建新拆旧”的原则,对搬迁后的腾退户,必须一户不漏纳入增减挂钩项目予以复垦。二是统一腾退搬迁,凡是在拆旧复垦听证会上同意复垦的旧庄老院、工矿企业、废弃学校,根据施工单位进场时间,由各乡镇组织群众,限时清理搬迁。三是统一复垦标准,根据宅基地类型和面积,统一设计复垦标准。四是统一安排宅基,根据复垦方案,对个别宅基无法满足居住需求、属于C级、D级危房的贫困户,统一纳入全县易地搬迁项目整体搬迁。
四、取得成效
(一)经济效益。通过大力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该县的耕地面积明显增加,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作物种植形成区域化布局,农业种植构结随之调整,极大提高了当地农民的生活水平。
(二)社会效益。通过拆旧复垦,对彻底改善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增加农民收入具有积极的意义。对合理调整用地结构和布局,促进农、林、牧、副各业协调发展和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有深远的影响。
(三)生态效益。通过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对该县减少项目区内的地表径流量,提高林木的水土涵养能力和土壤的蓄水能力,有效减少和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都具有良好的作用。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