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匠心刻绘环县皮影新画卷——陈玉玲
在陈玉玲的手中,一支笔、一把刀、一张牛皮与几抹颜料相互交织,便将环县道情皮影引入了一个全新的奇妙境界。自 2001 年大学毕业起,出于对皮影艺术的炽热挚爱,陈玉玲毅然投身于这一古老艺术领域,师从环县皮影雕刻艺术大师王勤政,就此开启了她别具一格的皮影艺术人生之旅。
环县皮影作为集光影、雕刻、说唱等多元艺术形式于一体的综合性表演艺术,其雕刻环节堪称重中之重,包含选皮、牛皮处理、绘图、潮皮、雕刻、染色、封色、除水、连接等十几道精细复杂的工序。在皮影雕刻技艺的学习之路上,陈玉玲始终坚守勤学苦练的精神,凭借自身绘画特长,从工笔绘画、刺绣、剪纸纹样等丰富多样的艺术作品中广泛汲取灵感,勇于大胆探索创新。只见她手中刻刀上下舞动,犹如赋予了牛皮灵动的生命,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皮影人物仿若瞬间活灵活现地跃然眼前。她为传统美女形象精心设计更为精致华美的头饰,勾勒出樱桃小口,令人物形象一举摆脱了往昔的呆板生硬,变得更加写实逼真、生动鲜活,初次目睹便能令人眼前一亮、惊叹不已。其精心雕刻而成的独具个人风格的皮影作品,从刻刀线条的细腻勾勒到色彩渲染的精妙绝伦,无不细腻入微地彰显出女性独有的柔美特质,成功地突破了传统皮影雕刻技艺的固有束缚,巧妙地融入新时代文化元素,让古老的皮影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无限活力。
在不断探索前行的历程中,陈玉玲陆续创作了诸如《四大美女》《四大才女》《梅兰竹菊》《金陵十二钗》等一系列极具代表性的佳作。这些作品凭借人物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色彩搭配的绚丽夺目以及刀法运用的细腻精湛,在业界收获了广泛赞誉与高度认可。
自2003年至2006年踏上独立设计雕刻皮影的征程起,截至2022年,陈玉玲已先后设计各类皮影作品近300件,雕刻专业皮影戏箱20副,雕刻单件皮影约3万件。2008年,她承蒙北京首都博物馆的诚挚邀请,亲临现场为来自五湖四海以及国内的游客展示并讲解皮影雕刻技艺,将这一古老而神秘的艺术瑰宝传递给更多的人,使其得以在更广阔的舞台上绽放光彩。
“皮影雕刻绝非仅仅是一门单纯的技术活,它更需要一颗持之以恒、坚守到底的匠心。”从最初的懵懂雕刻新手,逐步蜕变成长为县级、市级乃至省级非遗文化代表性传承人,陈玉玲在这条布满荆棘与挑战的道路上坚定执着地前行了20余载。在这一路的辛勤耕耘中,她收获了满满的成果与荣誉。她的作品在省、市、县举办的各项活动中屡获殊荣,并且远销至全国各地,成为传播环县道情皮影文化的一张璀璨夺目的亮丽名片,让更多人领略到了这一古老艺术的独特魅力与无尽韵味。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