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甘肃省环县人民政府网!今天是:

  • 关怀版
  • 手机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版
  • 本站地图
您的位置: 首页 >走进环县>非遗环州>非遗项目>详细内容

环县社火地云子简介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文广局信息员 浏览次数: 【字体:


地云子,又称荷花灯舞或“地围围”,据初步考证,晚清时的环县就有社火活动,清末民初大盛且有一定规模,地云子那时就是环县社火中出类拔萃的舞蹈形式。 地云子表演都一般是十几岁的少女,4人至8人不等,表演时,舞者身着五彩缤纷的衣裙(当地有些社火队中也着秧歌服或彩衣),手挽长长的草绿色纱带,肩膀挎有荷花盘的两条背带,(背带长以荷花盘刚离地面为宜),唱着《扬燕麦》小曲缓缓步入舞场,做出“蛇形”、“8字形”、“十字形”、等各种不同的舞蹈步伐。由于荷花盘较大且低,四角的荷花中又点有清油灯(或蜡烛),为使荷花盘平衡而不致使灯灭或烧到荷花,舞者必须用细碎的舞步挪步,身体也要挺直,但手臂还要做出抒情、舒展等各种舞蹈动作,是以舞者显得端庄秀丽,婀娜多姿。因地云子一般在晚间表演,远远看去就象朵朵荷花在水面上袅袅浮动,又似颗颗明星在天空点缀,煞是好看。

荷花盘:用细钢筋制成直径约一米的圆盘,用红布或红纸幔住,圆盘上用纸做5朵荷花,荷花之间制成凹下去的圆形小窝,点上清油灯或蜡烛。 服饰:绿色彩带,背带,彩裙(或秧歌服、彩衣)等。 伴奏乐器:板胡、扬琴、二胡、笛子、小唢呐、碰铃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