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甘肃省环县人民政府网!今天是:

  • 关怀版
  • 手机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版
  • 本站地图
您的位置: 首页 >走进环县>城乡风貌>详细内容

晚清名将张俊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文广局信息员 浏览次数: 【字体:

张俊,字杰三,小南沟张家新庄(清属固原)人,生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正月十三日。俊出身农家,稍识文墨。性谦和,寡言欢,刚正不阿,不随流俗。青年时期务农为生。同治元年(1862),关中地区回民起兵反清,各地绅民召募团练,张俊与同乡沙三、李双良起而聚众自卫,活动于环县、庆阳、固原等地。不久,他手刃沙三,与李双良率众归附董福祥义军,转战于陇东、陕北一带。

同治七年(1868),董福祥率部投降刘松山。刘松山收其众l0余万,从中挑选精壮3000余人编为董字三营,张俊任左营统领。在围攻金积堡回军时,俊随董福祥,西出花马池,克灵州,战吴忠堡时,右腋受枪伤,经大、小200余战,攻克金积堡。俊勇谋兼备,深得刘松山、刘锦棠器重,与福祥并授都司。

同治十一年(1872),张俊随董福祥进军西宁,围攻陕西回军首领白彦虎,连下大、小峡口、润家沟,攻克河州、肃州,以战功迁至副将,赐号倭欣巴图鲁。白彦虎败入新疆,投靠勾结英、俄势力的阿古柏集团。朝廷从左宗棠意见,部署武力收复。光绪二年(1876)三月,张俊随董福祥进军天山北路,连克木垒河、古牧地、乌鲁木齐,擢总兵。在攻打玛纳斯城的战斗中,受命挖地道,掘长壕,用炸药轰坍城墙,攻克此城。北路收复后,他受命入关募军,组成定远三营,于光绪三年(1877)开赴新疆,随董福祥收复南疆,先后攻克南疆门户达坂城,阿古柏老巢托克逊城。九月,收复喀拉沙尔、库尔勒、库车、拜城等地,晋提督。十一月,攻占和田,擒斩守将金相印,赏穿黄马褂。史载:文襄削平陇右,恢复新疆,什九赖甘军力。而福祥之立功,则又皆俊所左右,公论昭然,不可掩也。收复新疆战役结束后,开始戍边生涯,多次反击挫败沙俄和阿古柏、白彦虎残部的侵扰。光绪五年(1879)正月,率部参加围歼犯边的阿卜杜勒哈玛父子,在博斯塘勒特克大败敌军。八月,参加布伦可追歼战。俊率定远中、右步队两营先进,追击逃敌至木吉,鏖战中,俊手刃敌执红旗悍卒,敌惊溃。俊部连夜进击,穷追不舍,四昼夜疾驰八百余里,人未交睫,马未卸鞍,士兵无不以一当十,奋勇争先。是役,擒安集延喀什噶尔大通哈买买赛义提,斩将11人,斩敌2000余,缴获甚众。俊被赏头品顶戴,授西宁镇总兵,后调任伊犁镇总兵。俊治军有方,军容整齐,所部一律白帜白甲,时人皆称“雪张”。

光绪二十一年(1895),接替董福祥升任喀什噶尔提督。光绪二十四年(1898),署理甘肃提督,招募马步五营。次年,因军机大臣荣禄推荐,进京任北洋武卫全军翼长兼统中军,赐紫禁城骑马,驻蓟县,戍守京畿东翼。

光绪二十六年(1900)二月,俊突染重病,三月初病逝于北京南苑军中。朝廷赐号壮勤。其子儒珍扶柩回到灵武,八月,与夫人王氏合葬于故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