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县医保局“五化五精准”提升医保经办效能和服务水平
近年来,环县医疗保障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医疗保障重要论述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多措并举,深入推动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各项政策落地见效,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现实利益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是强化宣传,精准解读办理规程。充分发挥政务服务大厅便民功能。在大厅设立固定公告栏、摆放经办流程、公示咨询电话,方便群众了解。不断持续更新宣传内容。随着医保政策和经办流程的不断更新,及时更换宣传牌、印制上墙挂画、发放经办流程手册,确保参保群众及时了解掌握新政策、新动态。增强宣传队伍力量。以驻村干部全员培训为契机,每年对驻村干部进行医保政策宣讲解读,常态化落实对县、乡、村各级医保经办人员的培训,提高宣传队伍知识水平。持之以恒落实集中宣传活动。充分利用打击欺诈骗保宣传月等活动,集中普及医保政策、手把手教群众激活医保电子凭证、开展义诊,使宣传更具有人性化、人情味。充分发挥各乡镇和医疗机构医保经办人员、临床医务人员、包村干部的宣传员作用,广泛开展面对面、一对一宣传,指导好群众参保、就医、转诊、备案、报销等各个环节的办理流程。
二是简化流程,精准实施便民举措。为方便群众,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环县医疗保障局全面实现四个“一站式”。即“三重保障”报销“一站式”,低收入人群住院实现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出院即时结算,一般人群实现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出院即时结算,患者只缴纳其自付部分医药费用;门诊慢特病登记备案报销“一站式”,对未认定门诊慢特病产生的医药费用,实行边受理、边登记、边审核报销,避免群众“折返跑”;基金拨付“一站式”,医疗机构、患者零星报销经审核报账后,基金拨付实行“业财一体化”,通过全国医保“一张网”实现报销基金即时到账、到卡;就医备案“一站式”,开通医保服务网上掌上服务,公示政务服务窗口电话,落实专人接听、专人受理,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受理,实现“一窗办”“一网办”“不见面”“零等待”。
三是强化监测,精准推送预警信息。作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防返贫始终是医保工作的重中之重。环县医保局深化与民政、乡村振兴等部门的信息互享和紧密协作,依托民政、乡村振兴部门对低收入人口的动态调整,及时落实参保动态清零和资助参保,确保新纳入困难群众应保尽保。同时,建立防范化解因病致贫返贫长效机制,按月将监测对象单次住院费用经“三重保障”落实后个人自付费用超过6000元,其他人群个人自付费用超过10000元的人员信息,推送至民政和乡村振兴部门,跟进落实精准帮扶措施。今年以来,共推送监测对象31人次,其他人群374人次。
四是深化稽核,精准把控审核关口。医保费用审核始终是医保经办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在完善工作机制、明确岗位职责、严把政策关口、审核结算公开、规范财务管理等常规长效制度的基础上,重点深化稽核职能作用,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精准把控,确保群众“救命钱”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对意外伤害患者通过电话网络协查、进村入户走访、医院床前核查等方式,落实稽核全覆盖;对县域内医药机构通过定期不定期督查、“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疑似重大问题专查等方式,落实稽核无死角;对群众举报、网络投诉、来信来访等重点案件实行首问负责、登记报告制度,通过电话回访、现场核查、走访调查等方式,落实稽核全清零。今年以来,稽核意外伤害病例3人次,医保基金拒付3人次,涉及金额32.53万元;利用假票据报销1人次,医保基金拒付1人次,涉及金额0.95万元。
五是细化措施,精准落实惠民政策。惠民政策落实是否到位始终是政府取信于民,提升公信力的关键所在,也体现在参保、就医、报销全过程中。及时与民政、乡村振兴部门有效衔接,进一步明确“先诊疗后付费”群体,在原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基础上,对特困供养、孤儿、低保对象和监测对象落实“先诊疗后付费”全纳入;进一步明确参保资助范围,严格按照“上月参保、次月资助”的原则,对全县所有符合资助的低收入人口落实参保资助全覆盖;进一步明确申请认定程序,严格按照按照上月申请、次月救助的原则,对经申请受理、审核认定的低保边缘家庭、因贫致贫重病患者落实医疗救助全享受。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