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甘肃省环县人民政府网!今天是:

  • 关怀版
  • 手机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版
  • 本站地图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资讯>乡镇新闻>详细内容

文明之风遍吹安塞大地—樊家川镇创建“省级文明乡镇”工作纪实

来源:樊家川镇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 【字体:

一个个农村典型事迹迸发光芒,一次次志愿服务活动情暖人心,一项项文明实践展现时代新风……在樊家川镇,文明和谐的景象遍布安塞大地,从乡镇街道到村民小组,从农户院落到田间地头,文明新风正在不断凝聚,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568b63fd6ac2442c8a1b4902407604cf.jpg

近年来,樊家川镇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以创建省级文明乡镇为抓手,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挖农村先进模范事迹,以典型引领,用榜样激励,统筹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干部群众精神面貌得到明显改善,为推动建设现代化樊家川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宣教引导,培育文明之风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近年来,樊家川镇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灵魂工程来抓,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活动,推动形成见贤思齐、崇德向善、共建精神文明的生动局面。

在樊家川镇九年制学校,老师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以灵活的方式渗透到教育教学当中,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开展了“强国有我”“争做时代好少年”“我的中国梦”“寻雷锋足迹,传雷锋精神”等主题活动,循循善诱,春风化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每一个小学生心里生根发芽。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党员干部要带头作表率,广大老百姓都要遵循践行。”在樊家川镇樊家川村召开的村民小组会上,村党支部书记正在向群众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引导群众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内心、付诸行动,作为参与乡村建设、推动乡村振兴、引领乡风文明的价值导向和遵循规范。     

“不浪费少攀比,扬正气树新风;讲文明重礼仪,宽待人严律己;与人为善,互帮互助;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在樊家川各村,一项项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内容被纳入村规民约,成为群众自治的行为约束,不断“约”出社会新风。各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和乡贤理事会,扎实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如今,红白事比阔气讲排场的少了,厚养薄葬、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多了;铺张浪费的现象少了,群众的生活方式越来越文明健康。

同时,樊家川镇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宣传工作,发出“文明过节”“移风易俗十抵制、十提倡”“绿色清明·文明祭祀”等行动倡议,开展文明出行、文明用餐、文明祭祀、文明生活等宣传活动20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30000余份,推动文明宣教活动到校园进农村入农户,不断引导和培育文明风尚,让崇德向善、勤俭节约、健康生活等文明新风尚在樊家川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典型引路,点亮文明之光

成风化人,润物无声。樊家川镇聚焦群众身边的农村典型,培育树立先进模范,持续放大榜样效应,引领文明之风。

床前孝子樊金虎,五年朝夕守护在全身瘫痪的父亲身边,悉心照顾、精心呵护。“你养我小,我养你老”,樊金虎用行动和付出践行着孝道、传承了美德。

慈母贤妻李会霞,二十年如一日真情守护瘫痪丈夫,拉扯教育三个孩子,以瘦弱之躯撑起整个家庭,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大爱与责任,尽显巾帼担当与力量。

背父求学刘艳艳,一个人带着瘫痪的爸爸千里求学,从高中到大学再到现在毕业参加工作,她走到哪里就把爸爸带到哪里,在自己的花样年华里,用行动回报养育之恩、诠释孝道真谛。

返乡兴农闫正东,积极响应国家推进乡村振兴号召,毅然决然放弃外面的事业回村务农,投资110余万元,流转土地1600余亩,承包建办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养羊产业,投身乡村、建设乡村、发展乡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反哺家乡、助农兴业。

……

像这样的农村先进模范在樊家川镇各村不胜枚举、比比皆是,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诠释着向上向善的时代新风。近年来,樊家川镇评选表彰农村先进模范、道德榜样103人,通过网络媒体平台推送先进事迹,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宣讲感人故事,彰显榜样力量,激励身边群众,在全镇形成了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做先进、赶超先进的浓厚氛围,见贤思齐、崇德向善之风遍吹安塞大地。

实践引育,绽放文明之花

志愿服务活动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以微光汇聚时代暖流,涵养主流价值,培育文明新风,彰显着社会文明高度。

樊家川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延伸文明实践触角,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形成了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阵地就建到哪里的良好局面。

在马驿沟村,志愿服务队伍走进留守老人家中,打扫卫生、理发、洗换被褥、测量血压……广大志愿者投身乡村一线,服务百姓民生,融入乡村治理,用爱心传递温暖,用行动传播文明,让文明之花处处绽放,让志愿精神成为时代新风。这只是樊家川镇文明实践活动的一个视角。

文明劝导、爱心义诊、暖心护学、济困扶危、助老扶残、环境整治、安全宣讲……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有序开展,在推进社会文明创建中扬正气、促和谐、树新风。特别是在抗击疫情期间,广大农村党员群众主动请缨成为志愿者,发扬“守望相助、同舟共济”的互助精神,驻守卡点、上门接送、入户送药、核酸采集等,凝聚了打赢农村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强大力量。

目前,樊家川镇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8个,注册志愿服务组织41个、志愿者595名,依托平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60余场次,将志愿服务送到群众身边、走入群众心中,推动文明新风“吹入寻常百姓家”。

思想引领,创建文明之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要绵绵用力,下足功夫。”樊家川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将精神文明建设与重点工作同步推进、协调发展,一系列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相继展开、见到实效,城乡环境面貌、社会公共秩序、公共服务水平、群众生活质量得到持续改善,凝聚了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培养了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

从文明家庭到文明乡村,樊家川镇广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全面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推进乡村振兴“铸魂”。目前,共创建县级文明村5个、乡村少年宫1个、五星级文明户263个。

2023年4月,樊家川镇被甘肃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乡镇。

文明无止境。樊家川镇将以今天的创建成果为新的起点,踔厉奋发、笃行致远,全面建设更加文明、更加和谐、更加幸福的和美乡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