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甘肃省环县人民政府网!今天是:

  • 关怀版
  • 手机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版
  • 本站地图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资讯>乡镇新闻>详细内容

车道镇:巧用“孝善”文化 走好“善治”之路

来源:车道镇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 【字体:

文化是乡村的“魂”,“孝善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之一。自全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七进”活动开展以来,车道镇多措并举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乡村文化振兴,充分吸收中华民族“百善孝为先”“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等敬老爱老优秀传统,创新提出1142孝善文化实践模式,以小切口推动大治理,探索出一条乡村“善治”的新路子。

1b38f0cb2afa48439abe6177d3c13e8e.jpg

“德行之力,十倍于身体之力”。坚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高标准打造“孝农文化”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利用广场围墙、民宅墙壁、街道路灯采取喷绘、手绘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二十四孝图、仁义礼智信、温良恭谨让、孝善典籍故事等内容,于耳濡目染间在群众心里播下“孝善”种子。通过“印象车道”公众号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云讲堂”专栏,传递孝善内容,组织开展“诵经典 品书香 树新风”等孝善文化品读分享活动,利用村民小组会、村民大会、主题党日开展《孝经》等经典著作诵读,潜移默化改变群众思想观念,引领群众崇德向善,奠定社会治理的“基石”。

398088647db34ced98480c21627c3eb3.jpg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挖掘文化精髓,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和孝善文化,以党支部网格化管理功能型服务为抓手,每个村民小组建立网格党小组,每个网格党小组内成立由镇村干部、农村党员、热心群众为主、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的“崇德向善”志愿服务小分队,围绕传承孝善文化、扶危助困等内容,按照就地就近、力所能及的原则免费为“三留守一特困”人员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抚慰、理发问诊、健康保健等服务80余次,躬身践行传播孝文化。安掌村采取设立孝老助残基金,以补贴餐费的形式开办的孝老助残便民食堂不仅促进了邻里和睦相处,更带来了民风潜移默化的好转。在常态化的“孝善”志愿服务的影响和带动下,唤醒了身边群众的爱心和孝心,帮助树立起孝善理念,引导其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向老人尽孝心,行孝举,使孝行文明之风吹进千家万户,为社会治理培根铸魂。

aa7a3214a2ea49729921179c1b77dd9f.png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七进”活动的工作实践中,将和善向上、忠孝仁义的儒韵民风与乡村治理相结合,指导各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成立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红白理事会“一约四会”,大力开展移风易俗活动,积极推行喜事新办、厚养薄葬、丧事简办,帮助群众甩去“人情枷锁”。在评选“五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推选“庆阳好人”等文明创建活动中,把传承孝善文化弘扬尊老敬老传统美德作为重要标准条件,累计评选“孝敬老人”模范、“五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等110余户,线上线下设立专栏大力宣传先进典型事迹,推动形成向上向善向美的社会风气。通过全民参与、全域晾晒、重奖重赏典型,带动身边群众以孝为先、以德持家,提升镇域精神文明指数,激发社会治理活力。

143fb22255e041eab7f61edd4f265395.png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