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甘肃省环县人民政府网!今天是:

  • 关怀版
  • 手机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版
  • 本站地图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资讯>乡镇新闻>详细内容

芦家湾乡宋掌村:“党建+”模式引领全村巩固脱贫成果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系统管理员 浏览次数: 【字体:

初夏时节,芦家湾乡宋掌村易地扶贫搬迁点上一处处院落整齐排列、格外耀眼,沿搬迁点尽头村组砂砾路前行500米,先锋枸杞合作社的党员活动室里一片欢声笑语,几十个群众正和合作社负责人刘登军一起讨论新栽植枸杞树夏季护理技术……

“我去年回来种了20亩枸杞,每个枸杞生长的关键时间点合作社党支部都请我回来给社员做技术培训,大家按照技术要求护理后,枸杞树才没有受到病虫害影响,部分树苗去年已经挂果了,今年我又流转土地种植了200多亩,继续带动和指导农户栽植。”宋掌村外出宁夏种植户何启斌这样介绍说。

宋掌村是芦家湾乡政府所在地,交通便利,地表水源丰富,平均海拔1700米,昼夜温差大,土地盐碱性大,具备枸杞生长的先天优势条件,近年来已成功示范培育设施瓜菜、枸杞等特色产业。2015年该村77户321口贫困人口人均收入越过了贫困线,在全乡率先实现了整村脱贫,是该乡目前仅有的一个脱贫村。全村实现脱贫后,如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巩固脱贫成果又成了新的难题,经党委政府、村党总支认真考察研究,决定把枸杞种植培育成该村的首位特色致富产业。

在实施过程中,该村本着“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扶贫”的工作思路,采取支部推动、党员带动、能人引领、结对帮扶“四型合一”发展模式,以“支部+党员+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助推枸杞产业发展壮大。具体由村党总支书记刘登军牵头,注册成立了环县先锋枸杞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合作社内成立党支部,进一步健全组织机构,加大党建助推作用;由合作社支部组织部分群众代表、党员到宁夏中宁、甘肃靖远等地实地考察,学习产业培育先进经验和经营模式、对比产业效益算致富增收账,逐步引导群众提高发展枸杞产业的认识,转变群众“不想干、不敢干”的消极思想,也提升了对合作化经营模式的认可度,增加了枸杞栽植的积极性,彻底打消了群众疑虑。聘请省市县农牧专家开展农业技术培训7场次,发动有枸杞种植经验的致富能人不间断深入田间地头指导枸杞栽植,8户党员率先学技术、学经验,带头栽植枸杞150多亩,带头学技术、学经验,每名党员确定联系2户枸杞种植户,与16户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指导开展枸杞栽植,注重把有种植积极性的合作社社员发展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枸杞种植大户,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在合作社的带动下,该乡2016年共栽植枸杞1660亩,其中宋掌村栽植1056亩,育苗120亩,苗木成活率达90%以上;2017年全乡共栽植枸杞4657亩,其中宋掌村平地种植1000亩,荒山栽植1800亩,坡耕地栽植1100亩。“我们2013年栽植的104亩枸杞,今年每亩能采摘鲜果1200-1300斤,晾晒干果240-300斤,按现在每斤干果30元的销售价格,今年每亩年净收入可达5000元以上,去年和今年新栽植的枸杞近6000亩,如果全部成活,预计3年后全部达到盛果期年净收入可达3000万元左右,按目前每斤1元的鲜果采摘价格,仅采摘鲜果就可为群众创收近700万元。”宋掌村党总支书记、先锋枸杞合作社负责人刘登军算了这样一笔致富增收账。

与此同时,该村党总支还积极鼓励党员带动农户继续巩固草畜产业、旱作农业等传统产业,继续示范推广设施瓜菜、大豆等特色产业,发展肉羊、肉驴、肉猪等养殖产业,为农民增收拓宽了渠道,实现了“村有致富产业、户有致富门路”的目标,形成了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格局,有效的巩固了脱贫成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