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奋进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历史中,我们能够更好地看清世界、参透生活、认识自己;历史也是一位智者,同历史对话,我们能够更好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在党史学习教育中,通过入脑入心学、明理增信学、落地落实学,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坚定理想信念,激励担当作为,进一步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一是入脑入心学党史。我们党近百年的发展历史、新中国70多年的发展历程,既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也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的精神赞歌。透过历史的镜头我们看到,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每一个重要历史关头。都有一批仁人志士奋起抗争,书写可歌可泣的中国精神。从革命时期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南梁精神,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再到改革开放以来的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击新冠肺炎斗争精神……。密切联系群众、一切从实际出发、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乐于吃苦、不惧艰难这些中国精神既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养料。在这些精神的滋养下,中国人民历经磨难而不屈,中华民族久经考验而不衰。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通过穿越历史的缝隙,给我们以启迪、以情怀、以方向。通过筑牢信仰的根基,给我们以初心、以使命、以未来。
二是明理增信学党史。从陈望道“真理的味道真甜”,从李大钊的“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所涌现出信仰的力量。从上海石库门到江西大旅社,从井冈山到黄洋界到瑞金沙洲坝,从遵义到延安,所涌现出的顽强和奋斗,智慧和力量。我们要通过读原著学原文、撰写心得体会、聆听老党员老干部讲红色故事、品读红色家书、瞻仰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等多种方式,在真学实学深学中、在深入村组农户宣传宣讲中进一步传承和赓续红色基因,加深对党的历史的认知、理解和把握,切实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更加坚定自觉地做到“两个维护”。做到在重大问题和关键环节面前,能够保持战略定力,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明辨是非曲直,有效抵御风险,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进工作的真招实策。
三是落地落实学党史。学用结合,学以致用,永远是我们学习的目的。我们要创新载体学。可以通过举办读书班、讲党课、品读红色家书、红色诗词朗诵、党史知识测试等途径和方式,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形成人人竞相学习党史,感悟党的奋斗史的良好局面。我们要结合工作学。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与我们正在从事的基层党建、草羊产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农业生产、社会治理等工作相结合,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了解实际情况,认真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切实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走到再远的路,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百年党史蕴藏强大精神力量,作为基层一线的乡村干部更应该主动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明理崇德增信,在为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伟大社会实践中,奋进新时代、担当新使命、开启新征程。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