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甘肃省环县人民政府网!今天是:

  • 关怀版
  • 手机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版
  • 本站地图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资讯>乡镇新闻>详细内容

庆阳市审计局帮联木钵镇罗家沟村纪实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系统管理员 浏览次数: 【字体:

透过明媚的阳光,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横穿木钵镇罗家沟村的通村柏油路,使人心旷神怡。宽敞的柏油路,山坡上片片的绿树林,宜林荒山改造和退耕还林工程已经保护起来的植被,整齐的梯田里新型农业机械种田的景象,以及一处处依山而居着的漂亮的现代红瓦房、砖砌崖面等农村新居……与脑海中4年前双联行动开展以前时,那个极度落后的木钵镇偏远贫困山村形成了显明对比。

干部办公在地头,群众有困早解决

为了敦促早日脱贫,庆阳市审计局下派2名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科级干部轮流长期驻村,与县委组织部任命的县直单位优秀年轻干部村第一党支部书记及木钵镇到村工作干部和村干部组成了强大的驻村服务工作队,常年驻村,开展工作。以前,老百姓需要骑着摩托车跑40公里左右的山路到乡镇去办理的事情,现在只要找驻村干部就能办结,村民如果有困难直接拨打驻村工作队队长的电话,就会有驻村干部主动上门,帮助解决困难。家里人得病急需送医治疗、受了灾、邻里纠纷闹地不可开交等等这些现场,总有驻村工作队的人出现。群众打趣说:“驻村工作队是个宝,我们有困难马上找,他们办事有魔法,急难困惑难不到。”田间地头经常都是驻村干部的办公点。通过干部驻村,拉近了干群关系,搞活了群众思想,务实了发展大计。

基础设施大增强,村庄旧貌焕新颜

2012年以前,这里道路崎岖,交通不便,群众要到乡镇或县城办事需绕道35公里和50余公里。长期放牧导致植被稀疏,山里除了几片老林子和种了庄稼的田地泛着绿意,到处光秃秃的给人凄凉感。群众的用电没有保障,多与邻村私下协商以木杆单线自发接电入户,不但花了冤枉钱,而且仅能勉强维系一般照明。生活用水为泉水和窖水,遇到接连大旱,人畜饮水成了这里的头等困难。双联单位庆阳市审计局领导为此无比动容,多次带领工作队进村调研与镇村两级商讨帮扶对策,下定决心从水、电、路、田、生态等基础设施建设抓起,实现“真帮扶”、“扶真贫”。

四年来,在双联单位两任领导的多方协调与积极争取下,在村两委班子主动作为和群众的积极参与下。如今,罗家沟村的变化全村人都看在眼里,想在心里。村里建成了标准化村部,村民议事有了宽敞的场所,村级阵地作用得到了显著发挥;配备了标准化村级卫生所,村民得了小病可以村内治疗;架起了2座桥,通上了12.41公里柏油路,拓宽了四通八达的土路基,小汽车能进到家家户户;全村农电网全面完成升级改造,4个村民小组全部通上了动力电;村里有了净化处理设备净化的集中供水点,在家农户通过政策扶持户户打了小电井;全村新增政策性扶持新修梯田2700亩,超过了我县人均5亩的梯田化率标准,户户实现了机械耕作种田;完成宜林荒山改造3400余亩,落实退耕还林1800余亩,实现紫花苜蓿种植3500亩,封山禁牧成效明显;政策扶持新建、改造农户危旧住房39处,群众居住条件得到改善。

纵观全村发展变化,基础设施明显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观,村民观念明显更新。对照村级五年发展规划和贫困村脱贫计划,能实现2017年如期脱贫摘帽,村里还要新建教学点、村级文化广场、老年人村级互助幸福院、金融网点、互联网进村等。

种养外出齐发展,争先脱贫奔小康

通过组织群众外出考查学习先进生产经验,请专业技术人员进村为农户普及、传授科学种养技术,争取金融支撑扶持养殖大户,引进新品种羊和经济林果树苗等办法引导一部分愿意接受新事物的农户,按照“种植+养殖+外出务工创业”的适度规模发展模式,采取因人因户自主选择的办法,使个别人率先品尝到新成果,从而实现普遍推广新经验、新技术、新要求的目的,让群众实实在在增收。

四年来,全村地膜种粮面积由起初的强迫种植面积不到600亩,实现了自主种植连续三年每年1500亩左右;2012年至2014年活羊市场价格走高期,全村养羊30只以上的户达到了100户、50只以上的户达到了50户、100只以上的户达到了7户;2015年起,群众自发卖了大部分羊,顺势转为养牛,养殖3头牛以上的农户达到75%以上,养殖5头牛以上的农户达到35%以上,完成了在活羊市场价格持续低迷态势下的产业结构顺势调整,实现了稳产增收;剩余劳动力纷纷外出务工或创业。如今,村子里有砖瓦工、电焊工等专业务工技术的务工人员63人,实现自主创业当老板的29人;村子里现在成立了万正生态鸡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以种养结合的方式发展新型社会化服务农业,合作社当年流转并治理土地157亩,种植洋芋100亩,生态养鸡场房现基本建成,预计投入使用后将能带动至少50户农户发展“合作社+农户”模式的生态鸡养殖,逐步推进全村实现农业产业化;全村有80%的农户不但用上了洗衣机、冰箱等大家电,而且还购置了三轮农用车等大型农机具,有15%以上的农户买了私家小轿车。群众过日子现在有了希望,户户争先脱贫奔小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