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说“年味”
“过年”是中国最传统的节日之一,大家对“过年”有着不同的感受,2015年的“小年”不期而至,在这个环县西北偏僻的小乡,除了春季骤升的气温,刮风也是每年的特色,尽管风声肆虐,尘土飞扬。但“老百姓”对各自内心的“年味”,却有着浓烈的感受。
不大不小的街道,临街的小商铺都挂起了红红的灯笼,门前摆放着“年货”售卖,老百姓脚步匆忙,络绎不绝。苦水掌村张姓小伙子三十来岁,聊起过年,他说他感受最深的是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了,“年货”就是最好的例证:小时候,一家人只买一斤洋糖,捞几个油饼,就算把年过了。小孩子最盼望过年,因为这时才能穿上一年的新衣服,条件好的家庭,还能拿到一串喜庆的鞭炮,拆开了一个一个的放。现在老百姓购置年货可丰富了,有肉有菜有饮料。日子比以前好不知多少倍。
樱桃掌村的一位老农说:“现在党的政策真是好了,他家2010年推了25亩的机平地,政府年年免费发放地膜,村子进出的道路也修的宽敞了,他家每年都种植10亩地膜玉米,每亩玉米能产1000斤左右,增加收入1万多元。以前的路不好,卖点粮食靠架子车拉,人扛驴驮,现在路修好了,不但三轮车能走,大车也能通行,方便多了。自己过年的油也榨好了,磨也推了,再购置点年货,等打工的儿媳回来,就能过个团圆年了。
小卖部的龚女士说:“现在的老百姓有钱了,尤其外出打工的快到过年都回来了,他们买年货比平时大方了许多,每年这个时候是小铺子最能赚钱的时候。有时候她一天到晚都忙的吃不上饭,农民有钱了,我们生意人也跟着沾沾喜气么。”她爽快的笑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网页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