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稳定就是保和谐 抓稳定也是抓发展 ——环县曲子镇2014年度综治维稳工作侧记
“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干部风清气正,群众安居乐业。”这是环县曲子镇这个革命老区乡镇多年来努力奋进的目标和要精心打造的“发展梦”。
为了实现这个梦,曲子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着“抓稳定就是保和谐,抓稳定也是抓发展”的工作方针。正是坚持了这样的方针,做为环县的“南大门”,曲子镇在2014年度继续保持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领头雁”的地位。
目标同向,行动同步。
“正确对待群众利益诉求,多轮驱动创新基层社会管理机制,多方施为提升民间矛盾化解水平,群策群力创建文明和谐曲子......”2014年1月份,镇党委书记王鹏同志在镇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召集的月工作例会上如此要求。
“问题是时代的口号。”发展和矛盾是同步的,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多元化,群众的利益诉求也随之繁杂多样,各种矛盾冲突日趋激烈,这就对基层社会管理带来了严峻的压力,也对基层社会管理的直接施力者——乡镇及村(居)“两委”的执行能力和水平提出了严格的考验。维护好大部分群众的利益就是工作目标,用细致耐心的作风、引导群众多换位思考、理性思考,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的“心劲”向这一个目标靠拢,力量向这一个目标凝聚。
按照这样的思路,曲子镇党委、政府在2014年度的综治工作中,确立了“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平安曲子”的工作目标,并以“机构健全,制度健全,队伍健全”为保障,以“工作思路由按部就班向不断创新转变,工作作风由务虚应付向务实奋进转变,工作方法由临时突击向经常全面转变”为着力点,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步、执行同力,精诚协作,共同致力全镇经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在工作实践中,提出并落实了“百名干部联千户”“拉家常、讲法律、说发展、话平安”活动,开展了“民情大调研、民意大走访、纠纷大调处、安全大排查”百日行动,制定并落实了《镇村干部定期走访群众制度》、《群众事务限时办结制度》、《特殊困难群体事务代办制度》,建立了民情台帐,创建了“民情流水线”工作机制,真正做到了群众事务有人管,群众困难有人帮,群众矛盾有人说,群众心结有人解。
着眼日常,不放细微。
每月一次综治例会,例会上学习一部法律,交流一次心得,分析一个案例,听取各村汇报......
每月一次稳定形势研判会,每季度一次督查评估......
每个村一套专门负责平安稳定工作的人马,每起矛盾纠纷一个主要责任人,每起重大隐患一个挂牌督办的领导,每一项专项工作一个由班子成员挂帅的工作组织......
“小洞不补,大洞叫苦。”“群众事务,本来两句暖心话就可以解决的,拖上几天,说不定‘一背篓两箩筐’的话也解决不了,本来只是‘苍蝇蹬了一爪子’的小问题,拖上一段时间,很难保不会成为让你寸步难行的‘拦路虎’。所以,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问题不能拖,千万别因一时的大意导致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大家正是按王鹏同志的要求,从日常着手,从细节抓起,不良情绪,一露端倪,立即介入疏导,矛盾隐患,稍显苗头,即刻出手调和。一年来,镇综治办、司法所共受理和调处矛盾纠纷182起,调处成功173起,加上各村日常随机调处未形成案卷的小纠纷,总计达到了376起之多。由于矛盾化解及时到位,全镇年内无恶性刑事案件发生。
关注群众,民本为先。
“老百姓没事不会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整天在政府瞎转悠,如果他们找我们,就是有过不去的坎,有些坎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坎在心里。”这是曲子镇大部分工作在农村一线的干部在长久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共识。所以,在镇政府,不论是白天还是黑夜,不论是周末节假下班时间还是八小时以内,不论是党政领导还是一般干部,如果见到有群众在政府院里或办公楼上转悠,都会主动上前问,“您有什么事?”“您找谁?”“有啥需要我给你帮忙的?”问清楚后,必然会帮助对方找到需要办理手续的部门或者帮助联系到对方需要找的人。
“群众有事找我们,不是给我们找麻烦,而是信得过我们,相信我们能帮助他们解决各自所面临的问题,如果有一天,他们不找我们了,那我们就危险了!”镇党委书记王鹏同志经常这样教育干部。
以这样一种理念为支撑,曲子镇建立和落实了领导干部轮流值班和接访群众制度、群众事务首问责任制度、重大事项挂牌办理和销号制度,以耐心、细致、热情的态度和严谨、负责、真诚的作风认真对待每一位来访群众,办理每一件信访事项。全年共受理信访案件16起,办结15起,1起正在办理,无越级上访案件。镇党委书记和镇政府镇长全年接待群众来访6000人(次)以上,日均每人接待群众近10人(次),凡来访群众,均给予了满意的答复或者介绍到相应的部门,帮其办理了需要办理的事项;对于一些持不合理诉求的来访者,要么细致认真地给予解释说明,要么依据相关政策法规严肃批评教育。对于部分生活存在困难的来访者和部分因由较复杂的信访事项,也均亲自定期回访或者安排专人调查落实。
合理引导,依法操作。
民情疏通,重在合理引导,化解矛盾,重在依法办事, 只有以“法”为主体,用好“情、理、法”这三件法宝,才能快速、平稳、有效解决农村中出现的一些影响和谐稳定大局的疑难杂症,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在处理各类问题过程中,干部是决定因素,也是最敏感的因素,更是明显的弱势群体,找准病灶,开好单方,中规中矩合情合理合法几句话,看似很难的问题也许就能迎刃而解,否则就可能导致矛盾激化甚至‘引火烧身’”。在最近开展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座谈会上,一位党委班子成员这样说,“群众可以说错话,但群众绝对不会允许干部在解决问题之时说错话。”
这段话说出了大家的心声,来源于工作实践,是曲子镇近年来调解矛盾纠纷、排解各类民间问题的经验总结。在类似问题上,镇上的个别干部走过弯路,吃过“暗亏”,甚至于被群众指着鼻梁骨骂过。基于此,曲子镇把“学通法、用好法”作为提升干部办事创业能力的一项基本要求,定目标任务,措施办法,严格考核奖惩,力促法律学习与宣传落到实处。他们要求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定期组织班子成员在稳定形势研判会上依法讨论现实案例,要求全体干部严格守法,深入农村实际给群众宣讲法律,用法律的武器解决各种矛盾问题。2014年度,镇财政筹措资金,率先在沿线六村建立了司法行政工作室、人民调解室、法制培训室,在村政务服务站设立了法制宣传窗口,抓点示范,总结经验,计划2015年在全镇15个行政村全面推广实施。
依法解决问题,就是要干部“在工作中坚持原则,挺起脊梁,敢于作为,善于作为,对合理合法的诉求,全力支持;对合理不合法的要求,多做工作;对无理违法的行为,坚决制止”,这是王鹏同志对镇村组三级干部的要求。法律是原则,也是底线,如果为求得一事一时的安稳,而突破了这个原则底线,就必然会形成恶性循环,让整个地方社会公平正义的“蒙尘”来为这个“安稳”买单。
今年以来,曲子镇也多次面临一些复杂的矛盾纠纷和群众问题,发生过个别群众为个人的无理诉求互相纠集到镇政府联合上访闹事事件,也发生过个别人为个人利益无理取闹、越级上访事件,还有一些干部在工作中因为坚持底线和原则遭人忌恨,被人泼了污水。但是,无私自能无畏,由于大家都坚持运用法律和政策说话,坚持依情依理处置但决不突破法律底线,所有问题均得以妥善解决,为2014年划上了圆满的句号,也给2015年工作找到了方向,创出了路子……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