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高标准 践行新使命——耿湾乡以“四个抓手”抓党建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2020年以来,耿湾乡按照“围绕脱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的工作思路,以落实“四抓两整治”工作为契机,通过“四个抓手”,着力夯实基层基础,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规范、全面过硬,助力决战脱贫攻坚。
以村干部“三化”试点工作为抓手,选优配强基层组织“领头雁”。按照《耿湾乡村干部“三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先后调整撤换村干部36名,清理涉刑、拘留等问题村“两委”成员3名,向6个行政村配备了专职党组织书记、7个行政村实行了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从乡机关在职干部中择优选聘公职化村文书3名,并按照村党组织书记1:2的比例,其他村干部职数1:1的比例,建立村级后备队伍52人。印发了《耿湾乡村组干部报酬及村级办公经费发放管理办法》,对现有的46名村干部(其中本科学历9人、专科学历5人、高中学历6人、初中以下26人),实行“基础报酬+绩效报酬+奖励报酬”的发放制度,组干部按季全额发放,“一肩挑”村干部基础报酬为2625元/月(占月工资总额70%)、绩效报酬为1125元/月(占月工资总额30%),其他村干部基础报酬为2125元/月(占月工资总额75%)、绩效报酬为708元/月(占月工资总额25%),并于每月的25日前足额发放基础报酬。通过一系列措施办法,选优配强储备了全乡村级干部队伍,强化了村组干部队伍管理和基础保障,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收官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的队伍保障。
以党支部分类晋级为抓手,筑牢基层组织战斗“桥头堡”。制定下发《耿湾乡分类晋级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实施方案》《<耿湾乡党委班子成员和科级干部“一对一”帮带专职化、新任党支部书记及包抓党支部责任分工>的通知》,强化支部分类晋级和全域提升。在基层党组织活动阵地建设上,投资7.2万元,统一制作安装了“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标识13处、党建宣传展板65面和沿路党建宣传标语12面。投资320万元,计划实施潘掌、万湾、四合原和早流渠等4个村活动阵地新建搬迁或维修扩建,15个党支部全面激活开通运用“甘肃党建”信息化平台,支部上线使用率达100%,党员上线开展活动率达85%以上,有效提高了支部工作效率,党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覆盖面;在党支部分类晋级创星上,按照市委、县委组织部的部署,从今年开始利用三年时间,在全乡实行分类晋级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由县级包抓领导带队,采取“村村到”的方式,对全乡13个村逐一摸排,通过党支部申报、党员群众评议、基层党委初评、上级党委评定的程序。按照五至一星级和后进党支部六个等次分类定级,经党委初评确定张台、郝东掌、韩老庄、万湾、耿河等5村为四星级党支部,许掌、四合原、黑城岔、潘掌、早流渠等5村为三星级党支部,天桥、郜庄等2村为二星级党支部,年内计划争创5星级党支部5个、四星级党支部5个、三星级党支部2个,逐个建立台账,扎实对标争创;在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提升上,桃树掌村党支部因组织动员能力弱、带头致富能力不强、在群众中威信不高、作用发挥不好等原因被确定为后进党支部,经县委常委会研究确定为2020年整顿提升对象。为加大整顿提升力度,在乡党委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采取由“一名县级包抓领导、一名乡镇党委领导班子成员、一名第一书记、一个县以上机关单位结对的“四个一”措施,按照“动员部署、整顿提升、考核评估”三个步骤,建立整改台账,制作软弱涣散公示牌、发布软弱涣散整改公告、召开党员群众代表会议,上下联动,集中攻坚,扎实推进整顿提升。
以党员干部党性锤炼为抓手,增强党内政治生活“仪式感”。坚持把学习教育培训贯穿干部队伍建设始终,先后举办了专职化、新任党组织书记岗前履职培训和村文书业务能力提升培训,选派新任党组织书记、新调整驻村工作队参加县级培训;采取网络教学、集中培训、结对帮带、巡回督导、现场问答、知识测试等方式,有效提升了乡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党员干部对党建应知应会、扶贫政策、村情户况等基础知识、政策、情况的掌握程度。同时,各支部充分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内组织生活,组织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过政治生日、交纳党费、志愿服务等组织生活,签订不信教、不涉黑涉恶承诺书,教育引导广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筑牢信仰根基,增强党内政治生活仪式感。
以干部下沉一线破难题为抓手,培育党建助推脱贫“致富田”。全面深化“一强三融”、“一核四体”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乡村治理模式,深入开展帮扶干部大走访活动,全面落实党委班子成员、科级干部结对帮带新任党支部书记、联系包抓支部做表率,全体干部下沉一线解难题,驻村干部吃住在村排民忧,村级干部轮流坐班值守搞服务,切实把工作重心下移到村组一线,引导各级干部岗位在村、工作到户,进百家门、知百家事、暖百家心、脱百家贫,真正沉到扶贫一线抓落实,形成支部融合共建、党群互带共促,先后建立合作社党组织9处,选派党建指导员17名,2名乡干部、4名村干部、20名党员群众领办种养殖合作社26处,发展湖羊自养户483户,打造养殖专业村2个,全乡养羊户达到1355户,羊只存栏8.5万只,年均羊产业可提供人员纯收入6000元以上,13个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均达到10万元以上,实现了1703户7586人脱贫摘帽,全乡13个村整体出列,贫困发生率降至0.93%。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