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井镇:企业引领 产业兴旺
省委组织部在毛井镇的帮扶工作中,聚焦当地优势资源,紧盯“羊、草、粮”等产业化发展,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入驻,带动种植、养殖业结构优化,实现农民增收。
2018年10月6日,在省委组织部的衔接协调下,442只从澳大利亚进口的萨能奶山羊来到了毛井镇高家洼村,成为全县首次大规模从国外直接进口的羊只。萨能奶山羊的引进,既丰富了本地羊只种类,也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当地群众通过流转土地种草,实现了增收。家住黄寨柯村70多岁的李廷西,这两年家里仅订单种草一项每年就能收入3万多元。
2018年,在省委组织部的帮扶下,毛井镇同县荟荣草业公司、伟赫乳业等企业达成了订单种草协议,李廷西老两口年龄已大,儿子儿媳又常年务工不在家,有了种草订单,老两口就可以省去不少力气。
在省委组织部的帮扶下,2018年,毛井镇还引进新建了规模为1000只的湖羊养殖场,并按照“331+”产业扶贫模式,确定了21个湖羊“户托社养”示范合作社和410个自养示范户,建立起了产供销一体化产业链条。
毛井镇红土咀村的建档卡贫困户李培平,2017年9月份按照“331+”模式加入到了村里的湖羊养殖合作社。采取“社托户养”的方式,合作社给李培平投放了9只基础母羊和1只种公羊。经过一年多的繁育养殖,如今李培平家的羊圈里大小湖羊达到了70多只。
李培平依靠养殖湖羊给他带来3万多元收入,顺利实现脱贫。按照 “社托户养”的模式,毛井镇红土咀村有60户贫困户都加入到了“331+”湖羊养殖合作社,户均收入都在1万元以上,32户贫困户能够实现脱贫。
有了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今年毛井镇的种草面积达4.45万亩。此外镇上还通过品种改良、订单种植等模式,种植马铃薯1.08万亩,小杂粮2.35万亩,特色作物2471亩,实现了产业结构的科学调整,群众收入的持续增加。截止2018年底,全镇1244户5139人的贫困户中已经有419户1772人实现了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到了20.36%。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