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甘肃省环县人民政府网!今天是:

  • 关怀版
  • 手机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版
  • 本站地图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资讯>公示公告>详细内容

关于拟推荐孙建明同志为甘肃省第六届记一等功公务员的公示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7-08-25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关于拟推荐孙建明同志为甘肃省第六届

记一等功公务员的公示

 

根据中共庆阳市委组织部、中共庆阳市委宣传部、庆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评选甘肃省第六届“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和记一等功公务员一等功公务员集体的通知》(庆市人社发2017262)有关要求,镇党委、政府推荐我镇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所长孙建明同志为甘肃省第六届记一等功公务员,现将孙建明同志有关情况予以公示。

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即825日—831日,凡对推荐孙建明同志为甘肃省第六届记一等功公务员有意见者,请及时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中共合道镇委员会反映,也可直接向县委组织部反映。

接待时间:公示期内每天8:0012:0014:0016:30

联系电话:0934-4461116    

                中共合道镇委员会

               2017年8月25

 

 

 

 

孙建明同志生前基本情况

孙建明,男,汉族,19765月出生,环县曲子镇人,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全日制大专学历,中央党校函授大学学历,2000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88月分配天池乡政府工作,20023月在曲子高科技示范园区管委会工作,20069月任演武乡党委委员、政府副乡长,20118月任合道乡党委委员、副乡长,20127月任合道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201512月任合道乡(20161月撤乡改镇)党委副书记,20165月任合道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以下简称食药监所)所长。

2017120(农历腊月二十三日),孙建明同志赴合道镇尚西坪村检查食品安全工作时,因突发心肌梗塞,抢救无效,英年早逝,年仅41岁。2017222日,环县县委追授孙建明同志为全县优秀共产党员,号召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宣传他信念坚定、稳步笃行的政治品格,勤政务实、敢于担当的优良作风,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公仆情怀,清正廉洁、踏实做人的高尚情操。

 

 

 

 

 

 

 

 

 

    孙建明同志主要事迹

他是“救火队长”——哪里需要他就到哪里

孙建明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 1998年大学毕业以后,在天池乡参加工作,因家庭贫困,他一边工作,一边给父亲看病,一边还助学贷款。2002年父亲因病去世,为了不给两位哥哥本不富裕的家庭再添负担,他主动扛起了家庭的重担,独自承担父亲看病花费的三万元债务。这些苦难经历,铸就了吃苦担当的品格。

由于他能吃苦、敢担当,所以每到一个单位,他都能赢得领导和干部群众的信任和认可,哪里工作最难开展,他就被安排在哪里;哪里有急事险事,他就到哪里,同事们都称他为救火队长

20137月,孙建明包抓的陶洼子村发生洪灾。半夜1点左右,他接到电话后不顾妻子劝阻,冒雨去了村上。到村立即组织村干部连夜转移有安全隐患的群众。陶洼子组陶尚珍,90岁的老母亲居住的窑洞出现裂缝,老人还坚决不搬,孙建明硬是卷起铺盖将老人转移到安全的地方;70多岁的张登林,怎么也不愿搬离破烂的房屋,孙建明得知后,趟过近一米深的洪流,和村干部一起搭建了临时帐篷进行转移……等把所有存在险情的农户全部核查过去、安排妥当,已经到了拂晓。第二天,被转移的群众庆幸地说道:要不是孙书记,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啊!”

合道镇是环县西南部的交通枢纽,集市较多,商贸繁荣,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十分重要。为了加强食药监工作力量,20165月,孙建明又被安排到了食药监所所长岗位,担起了更大的责任、更繁重的任务。到新的岗位后,他深入调查研究、积极探索创新,健全完善了全覆盖网格化监管网络,紧扣食品药品安全重点品种、重点环节、重点区域、重要时段,大力开展专项整治月活动。半年时间里,全镇182户监管对象,每户他至少都去过2次,开展专项执法督查6次,查处非法食品药品3630件,督促食品经营单位、餐饮单位工作人员120人办理了健康证明,责成69户办理了《食品经营许可证》,合道镇食品药品市场面貌焕然一新,实现了食品药品安全事件零发生。2016年,合道镇在全县食药监工作考核中位列第一,并且获得了多个省市奖励。

 

他是“服务先锋”——没有干过惊天动地的大事,都是暖人心的小事

孙建明有一个习惯,无论走到哪里,随身都带着笔记本,走一路,记一路,在他的笔记本上,记录的都是群众生活中的困难,村子产业发展的建议和想法。

孙建明去世后,家人收拾他的遗物时,发现休息室只有一张床、一张桌、一把椅和一台电脑。电脑两旁,有两摞笔记本、文件、资料。笔记有30多本,里面记得最多的,是一个个群众的名字:

牛治怀,4口人,夫妻两人,两个孩子,因病致贫,丈夫患胃病和肺结核,羊舍窑洞有点偏小。”“张秉义,4口人,7只羊,20亩草,7亩玉米。”“赵广喜,父子二人,13只羊,有简易羊舍,家庭困难。”……这是孙建明在演武乡政府任副乡长期间入户调研时记录的。

梁龙,孩子有病,很难治,需帮助……”“张咀子组有杨宏伟、杨斌雄等十多户人家,路要修。”“黄登礼家6口人,8间房,小城镇建设需要搬迁。”……这是他在合道镇工作期间的笔记。

在他的每个笔记本上,一个个普通的姓名、一句句朴实的话语,记得密密麻麻,有的还圈圈点点,有的还画了草图。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有他关心群众的故事;每一句话的背后,都有他为民解难的身影。

梁龙是朱塬村的一户贫困户,两个女儿患有血管瘤,一家5口被病魔拖累得日子越来越贫困,连一年一次的农村合作医疗费都没能力交。孙建明在走访中得知情况后,自掏腰包为梁龙家交了600元的合作医疗费,还帮梁龙栽植了6亩核桃苗。

随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深入推进,朱塬村的脱贫问题是摆在孙建明面前的一道难题。要想让群众稳定脱贫,关键是要有个好产业,增强贫困群众的造血功能,孙建明一开始就为朱塬村的脱贫攻坚指明了方向。他带领村干部和党员群众代表多方考察论证,最后确定了塬地苹果、坡地核桃、合作推进、共同致富的发展思路。在他的组织推动下,朱塬村栽植苹果1000多亩,贫困户户均栽植核桃3亩,主导产业格局已初步形成。

 

他是“人民公仆”——舍了小家为了大家

孙建明心里始终装着别人,唯独没有他自己,他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工作上,很少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家庭、亲人。现在走进曲子镇五里桥村徐旗湾组,远远看到崖面破烂、院墙陈旧的农户,就是孙建明的家,他的家和周围农户的住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看就是一个贫困户

孙建明离过婚,与前妻离婚,就是因为他在条件偏远、艰苦的乡镇工作,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夫妻之间产生了隔阂。孙建明和现任妻子薛芳结婚后,生育了一个女孩。孩子四个月大的一天,突发疾病,他因手头工作忙,等到把女儿送到西京医院时,已近错过最佳救治时间,女儿还不会叫声爸爸就走了。

孙建明总是将就自己,从不因私事耽误工作,从不因私情影响工作。长期在一线工作,有时候赶不上饭点,饿了吃一碗泡面,困了在村部的床上歇会儿,身体患病而不愿放弃手头工作去治疗,终因心梗突发,长眠在工作岗位上。

工作十八年来,他个人的和分管工作的荣誉证书就有几十本。2014年,他任合道镇纪委书记期间,作为全县优秀的纪检干部之一,被选派到全国纪检监察学院参加培训,并被评为优秀学员;2015年被评为全市优秀驻村工作队员2016年,在他任食药监所长不到一年时间,就被省、市、县三级评为食药监工作先进个人

孙建明殉职后,在环县干部群众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了解他的人扼腕叹息,认识他的群众悲恸不已,他的所作所为赢得了干部群众的尊敬和怀念。他在基层岗位上做着平凡的事,却把每一件事做的不平凡。他的职位不高,但他的精神让人肃然起敬。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