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甘肃省环县人民政府网!今天是:

  • 关怀版
  • 手机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版
  • 本站地图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资讯>部门动态>详细内容

群策群力奔小康——环县落实“一户一策”推动精准脱贫侧记

来源:甘肃日报 作者:先朝阳 李文 浏览次数: 【字体:

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精准扶贫行动中,环县不断探索实践,从因户施策一户一策,找准脱贫帮扶与巩固提升的发力点。

 “一户一策方案一经提出,环县调整优化省、市、县、乡帮扶单位的6687名帮扶干部,对接帮扶全县3352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对未脱贫的农户制定精准脱贫方案,对已脱贫的农户制定精准巩固提升方案,要求各级干部都要进村入户,了解群众发展实际,和群众面对面商议,精准提出16820户的精准脱贫方案和16702户的巩固提升方案。

 编制方案之初,环县召开了一户一策培训会,对各帮扶单位、帮扶干部、驻村干部发出了动员令,并进行了业务培训。春节前夕,环县所有帮扶干部进村入户,查实情、谈心声、论发展,拟定一户一策初步方案。春节过后,帮扶环县的各级干部纷纷进村入户,将一户一策的各项措施核定靠实。

省委组织部选择了环县贫困程度最深的毛井镇5个村,结对帮扶。在一个多月的走访、调研、梳理基础上,对在省内部分高校就读的287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大学生协调省属27所高校进行助学,或发放助学金、或减免学费、或提供勤工俭学岗位、或提供就业指导服务,目前,32万元已经落实到部分贫困大学生手中。

面对部分群众看病难、看病远的实际,省委组织部协调省人民医院等省属医院,选派了8名医疗专家赴毛井镇开展义诊,现场接诊200多人次。

为了让贫困户暖冬暖心,省委组织部还协调上海百寺基金捐赠羽绒服252套;联系爱心企业对黄寨柯小学60多名学生送去学习用品……

陇东学院接到帮扶任务后,该校296名干部和环县毛井镇4个贫困村的567户贫困户结成了对子。经过60多批次、320多人次的入户调研,经费投资、产业引路、项目推进、科技致富、教育解困、文化引领的帮扶措施开始实施,帮助帮扶村改善办公设施,协调争取土地整理、道路建设项目,发展黄花菜、枸杞、养殖等产业,对贫困学生资助、捐赠学习用品等被列入了帮扶计划。

罗山乡龙柏山村于20178月被确定为环县县委办的帮扶村后,22公里通组沙砾路、1000亩梯田建设、5600平方米的集流场和400立方米的蓄水池等民生项目逐步落实。帮扶干部按照一户一策方案,80户群众将有扬黄工程自来水入户,361户群众将配套一个自吸水泵、净水器和相关配套管线,家家户户都将喝上更洁净、更安全的自来水。为了让贫困群众有产业支撑,该村依靠村内产业合作社,以投羊还羔模式带动38户群众发展黑山羊养殖,93户群众订单种植红小豆,95户群众订单种植了甜高粱饲草……

毛井镇红土咀村发展了多年的养羊产业,不少养殖大户脱了贫。2012年,红土咀村村民杨文斌回家创办了养殖合作社,带动群众发展养殖业。可接下来的几年里,羊市场价格低迷,群众养殖积极性不高,杨文斌没有放弃,即使赔钱,也不能半途而废。

2017年,肉羊市场回暖,群众有了养殖信心,杨文斌借机开展投羊还羔贫困户入股分红两种带贫方案,给有养殖意愿的贫困户每户投羊11只,两年后还回11只羔羊。按照两年五胎计算,农户至少赚取了50只羔羊,育肥后将有四五万元的收入。杨文斌说。

同时,杨文斌对没有养殖基础、有一定务工技能的群众鼓励他们入股分红参与养殖业,自己贷款3万元,入到合作社,每年可净赚5000元分红,三年后还有11只基础母羊。杨文斌说,只要奋力干,脱贫不用愁。

红土咀村村民刘会忠在帮扶干部敬亚蓉的鼓励下,以入股分红的模式参与到了杨文斌的养殖合作社。自己除了种地外,还可以务工致富。刘会忠高兴地说。

如今,环县许多贫困群众和帮扶干部议定了一户一策脱贫帮扶和巩固提升方案后,正铆足干劲奔小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