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甘肃省环县人民政府网!今天是:

  • 关怀版
  • 手机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版
  • 本站地图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资讯>部门动态>详细内容

汪志智带着乡亲发“药财”

来源:陇东报 作者:陈建宗 周永蔚 浏览次数: 【字体:

“柴胡到了冬季,要清理地上的枯枝败叶,撒盖一层农家肥……”1月2日,在环县小南沟乡许掌村的一块田地里,村民汪志智正比划着给虎洞镇张大掌村前来取经的农户介绍经验。

今年53岁的汪志智,现在已经成了十里八村出了名的“柴胡王”。入冬以来,仅上门来他家参观学习的就有60多人。这次来的张大掌村药农,已经在他的指导下种了400亩柴胡。

说起汪志智种药材的历史,还得从2006年开始。一次,他从电视上看到,中药材价格高,市场需求旺盛,他便萌生了试种的想法。

刚开始,汪志智试种了远志、甘草等药材,通过比较后,他发现柴胡耐旱、耐寒、怕水涝,适合当地气候,且市场价格好,三年一个生长周期,劳作省时省力。

2010年,汪志智种了五亩柴胡。他按照以往的种植经验,定时做好田间管理,三年后,柴胡收获了500公斤,药商上门收购,这些柴胡卖了2.5万多元,和过去种玉米相比,效益翻了一番。

尝到甜头的汪志智,开始扩大种植规模。2013年,他种了10亩柴胡,到了第二年夏天,一场冰雹过后,柴胡叶掉了一地,他当时很发愁,心想这下绝产了。可到了三年后,1.5吨的产量让他又惊又喜。他咨询相关专家,得到的答案是,种植柴胡最关键的就是摘除花苞,以便根茎充分吸收营养,那场冰雹歪打正着帮他除了花。惊喜过后的汪志智卖掉了所有牛羊,打算专门当药农,并又新种了22亩柴胡。2016年秋,22亩柴胡收获后,汪志智晒干一过秤,3.1吨的产量让他很满意,14.7万元的收入让他满心欢喜。

看到汪志智近年来种药不种粮,效益却很好,供两个儿子上完大学,不但没欠债,家里日子还很红火,村民们开始登门来取经。汪志智来者不拒,把自己多年来掌握的经验,分享给乡亲们,村里种植柴胡的人越来越多了。在汪志智的带动下,2017年,许掌村种植柴胡700亩,村上成立了环县兴农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购置了挖掘机械。

“种植柴胡,每年每亩地收入都在2200多元,比过去种粮简单、投入少,回报却要好几倍。我要带领村民种好柴胡,让乡亲们尽快增收致富。”汪志智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