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结构强龙头兴产业环县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振兴草畜产业
“构建现代生产经营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连日来,在环县的乡村,说起党的十九大报告,环县曲子镇西沟村村民周卓对报告关于三农工作的重点字眼牢记在心。他们记住重点字眼的背后,更渴望有很多促进农村发展、农民稳定增收的政策落地。
多年来,草畜产业始终是环县人民稳定增收的主导产业,由于小农思想的制约,“大规模小群体”和活羊出售的发展模式,经营成本大,产业链条短,不能有效融入市场、主导市场,致使群众收入受市场制约明显,波动大。十八大以来,环县针对大力发展草畜产业招商引资,2016年中盛公司在环县落地,2017年开建百万只肉羊屠宰加工厂,即将投入运营。这一举措,使环县草畜产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也让群众养殖信心倍增。
“过去由于受市场波动影响,价格低迷时,养殖成本高,出售活羊,价格上涨时,羊舍里羊畜少,又赚不了钱。”环县演武乡黄山村主任姬怀春说,“县内有一个大企业,能够主导局域市场,不仅让群众不受价格波动的损失,还能延伸产业链条,增加产品本身价值。”
建起了大型屠宰厂,羊畜的养殖存栏量必须猛增,饲草种植也须扩大。今年,环县就种植紫花苜蓿、甜高粱等饲草10万多亩,为环县草畜产业发展充足了“后备营养”。“粮改饲项目的实施,一些群众或流转土地、或以土地入股,企业、合作社种草,自己赚流转费、获取分红,闲下来的劳动力可以长期务工收入。”环县荟荣草业公司经理吴恩平说起环县种草方式的变化,信心百倍:“这种供给侧改革,不仅实现了规模化、机械化经营,解放了劳动力,还让过去零散的饲草变成了商品草。”
农村要兴,农业必须兴;农民要富,产业必须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在环县振兴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把草畜产业做大做强,让草畜产业稳定为群众增收。”环县畜牧局局长杨贵银说:“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养殖、种草模式的改革,让群众在改革中获得更多实惠。”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