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甘肃省环县人民政府网!今天是:

  • 关怀版
  • 手机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版
  • 本站地图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资讯>部门动态>详细内容

“朋友圈”里未必都是真朋友 ——谨防微信“朋友圈”里的假能人真骗子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系统管理员 浏览次数: 【字体:

公安局、纪检委、房产公司,警察、纪检干部、包工头,替人收账、地产开发、工程建设、明察暗访……当这一系列词汇映入你的眼帘时,第一感觉是不是一部反腐大剧啊?不一定,也有可能是一起奇葩的诈骗案。近日,环县检察院就依法批捕了一名这样一名自诩纵横政商两界的假能人、真骗子。

2016年11月,一名自称是刑警、商人的“王宁”及其朋友“肖强”,分别从网络上、现实中进入了田某某一家的生活,并迅速融入该田的生意圈、社交圈里。相互熟识之后,“王宁”和“肖强”就开始以托关系跑项目、拉投资搞工程、帮忙购买顶账房、亲友住院看病等名义向众人不断借钱,自然是有借无还、无故推诿,而且这个“王宁”从来没露过面。2017年4月,田某某等人察觉不对劲,遂向公安机关报案。随着案件的侦破,“王宁”和“肖强”的真实身份浮出水面,令人大吃一惊。原来,这都是犯罪嫌疑人郭某某一人自导自演的一出“双簧剧”。

经查证,郭某某曾因犯诈骗罪、招摇撞骗罪两次被判入狱,2016年8月才刑满释放,但出狱后仍不思悔改,很快又重操起旧业来。2016年11月起,郭某某先是以公安民警“王宁”的身份,与做“微商”的被害人田某某在微信中认识,并自称还是某实业公司老板的外甥,在县内外多处承包有建设工程。在取得被害人信任后,他又给“王宁”虚构了一个名叫“肖强”的朋友,出现在现实生活中,打入田某某等人的社交圈。就这样,郭某某一人分饰两角——“王宁”与“肖强”,一个在网上、一个在网下演起了“双簧”,开着用假证件骗租来的丰田霸道、吉普切诺基等高档轿车,四处招摇炫耀,以投资、送礼、借款为名,骗取多人多笔钱财。期间,还故伎重演,虚构纪检干部身份,流窜到某乡几所学校以“明察暗访”为名,与被害人互加微信聊天,取得信任后又以借钱之名行骗财之实。截止到案发,不到半年时间,就实施诈骗作案7起,涉案金额将近13万元。环县检察院审查后认为,犯罪嫌疑人郭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他人财物,数额巨大,已涉嫌诈骗犯罪,而且系累犯,遂依法作出了批准逮捕决定。

郭某某作为一名“90后”,年纪轻轻却不求上进,终将为自己的行为付出应有的代价。但是,此案给我们带来的警示不应仅仅如此。近两年来,网络社交快速融入百姓家庭,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陌生人之间的距离,拓展了人们的人际交往范围,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很多方便,与此同时安全风险问题也层出不穷。回过头来看,类似郭某某等人的诈骗伎俩其实并不高明,但就是有人容易被那些豪车座驾、政商能人的光鲜外表冲昏头脑,进而丧失基本的理性判断,少则一两千元,多则两三万元,轻而易举的就拱手给人。为此,我们郑重提醒广大网民,在充分享受网络社交带来的诸多利好时,还应当记得“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句古话,开豪车的不一定是土豪,“朋友圈”里的未必是真朋友,与陌生人尤其是所谓的“政商能人”交往时,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善于学会保护自己,切莫轻信谨防上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