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县运管局采取八项措施确保客运源头生产安全
环县运管局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强化辖区内客运源头安全管理,加强监管。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新《安全生产法》、《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规范(试行)》等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管理政策、法律、法规、规定和全国、省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及市县安全生产会议精神,不断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生产工作职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有方案、有计划、有安排,加大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力度。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
二是严格驾驶员聘用管理,定期组织驾驶员开展法律法规、典型交通事故案例警示、恶劣天气和复杂道路驾驶常识、应急救援处置等方面的安全培训。培训结束后,对培训效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纳入驾驶员教育与培训档案。并将公安交警部门通报的和动态监控发现的多次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驾驶员,作为安全教育的重点对象,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培训。
三是严把车辆报班例审关。严格对车辆安全技术状况实施例行检查、严格报班手续、将报班车辆的“四证一牌”(驾驶证、从业资格证、行驶证、道路运输证、营运线路牌)与系统内的信息再次核对,重点核查400公里以上班车双班驾驶员配备情况,严防驾驶员私自顶班发车和单驾、一证多报。
四是严把车辆发车出站检查关,将出站检查作为源头监管的最重要一道关口。严格履行“六不出站”(超载客车不出站、安全例检不合格客车不出站、驾驶员资格不符合要求不出站、客车证件不齐全不出站、“出站登记表”未经审核签字不出站、司乘人员、旅客未系安全带不出站)要求,所有进站旅客行包必须接受“三品”安检、禁止乘客携带危险品上车。
五是加强包车客运安全监管,推进管理信息化水平。做到精细化管理。企业要组织驾驶员熟悉行驶路线的道路状况、天气状况、风险控制点等信息,发车前由安全管理人员对驾驶员进行安全教育提示;对途经山区等事故高发线路的包车客运任务,要安排适当的车型和有驾驶经验的驾驶员。
六是排查重点环节安全隐患、突出一个“细”字。将进站经营的车辆、驾驶员、“四证一牌”及签订的经营协议和安全责任书等相关材料汇总整理并归档保存、“一车一档”、“一人一档”保证档案的准确有效。并防止驾驶员疲劳驾驶、超速行驶、确保行车安全。
七是严格按照《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5号部令),明确和细化企业实施动态监控的组织机构和人员配备、岗位职责、监控工作内容和流程、违规行为的闭环处理、监控数据的统计分析、终端设备和平台的维护等要求,提高系统的应用水平,真正做到“车辆一动,全程监控,车辆不停,监控不断”。
八是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突出一个“实”字。要求企业定期组织开展岗位练兵、各类应急演练、创先争优等活动,积极营造全员主动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的良好氛围,强化对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定期培训教育考核,切实提升培训效果。并督促驾驶员循环播放《道路客运安全告知》《安全带-生命带》宣传片,确保旅客出行安全。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