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甘肃省环县人民政府网!今天是:

  • 关怀版
  • 手机版
  • 繁體版
  • 无障碍版
  • 本站地图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资讯>部门动态>详细内容

环县司法行政工作综述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系统管理员 浏览次数: 【字体:

2016年来,环县以“破解难题、防控风险、补齐短板、服务发展”为重点,抢抓基层基础、法治宣传、人民调解、法律服务、特殊人群管理等工作,扎实有序地推进全县司法行政工作,主要体现在“创新、求实、抓细、为民”上。

全局注重破解难题,在工作方法、工作机制上“创新”去年投入15万元,在全市率先建成了集报到登记、信息采集、宣告训诫、人员监控、应急指挥、心理矫正、警务监察、培训阅览、档案管理等为一体的环县社区矫正监管中心;监管中心运行以来,进一步健全社区矫正监管运行机制,有效预防和减少了重新犯罪,省厅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一次性奖励10万元。在赴定西市安定区司法局考察学习特殊人群过渡性安置帮教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按照“就近、便利、共赢”的原则,采取将筛选的刑满释放和社区服刑人员集中安置于本地农村种植、养殖、销售等各种专业合作社的方式,逐步探索建立了“合作社+农户”的安置帮教运行新模式年共安置刑满释放和社区服刑人员157人。为全县21个乡镇确定11名执业律师担任法律顾问,开展了“百名法律工作者联百村”“一村一法律顾问”双联法律服务直通车“法律体检”专项活动,组织引导全县215名律师、政法干警等法律服务工作者结对215个双联村,实现了全县“法律顾问”工作机制乡(镇)、村(居)全覆盖。

注重防控风险,在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工作上“求实”健全矛盾纠纷预警机制在每个村民小组确定了一名人民调解(预警)员,实现了全县矛盾纠纷预警机制县、乡、村、组四级预警网络全覆盖安排律师和法律工作者,深入到矛盾纠纷多、工作难度大的场所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组织开展“重大社会矛盾纠纷集中排查化解”等专项活动3次,开展专项工作督导6次年共排查矛盾纠纷2712件,调处成功2657件,调处成功率为98%。健全了监督管理、教育矫正、帮困扶助三项长效机制完善了社区矫正对象从入矫、教育、培训、解矫、就业为一体的工作流程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管理在曲子敬老院、县儿童福利院设立了社区服刑人员服务基地,在县就业培训中心和县社区矫正监管中心设立了社区服刑人员教育培训基地;每天通过GPS定位监控对全县社区服刑人员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抽查对于被通报3次或者不服从监管脱管漏管等社区服刑人员,及时逐级上报,建议收监执行去年累计接收服刑人员1319人,收监执行2人、警告16人。

注重补齐短板,在法治宣传、基层基础工作上“抓细”县上及早谋划“七五”普法工作,深入推进“法律八进”活动在县五中、南关小学、樊家川镇八年制等学校举办了“法律进校园”普法讲座暨法律读本捐赠仪式抽组人员在乡镇利用村镇集日开展“法律进乡村”普法宣传活动21场次,组织11名执业律师,在21个乡镇开展了以乡村组干部为主要对象的“律师进乡村”法治讲座21场次组建普法宣讲组,先后深入甜水镇甜水街、木钵白家掌等18个双联村扎实有序地开展“法律服务直通车”巡回宣讲活动广泛应用微信、微博、客户端等新兴媒体开展普法,全年利用微信平台上传转发信息600多条向各主流媒体上传信息800多条,编发各类工作简报信息46期投资6万多元建成了山城乡八里铺村、洪德镇河连湾村等6个乡镇、村组的法治文化长廊示范点联合县电视台拍摄了《拳脚下的婚姻》普法栏目剧,更好地宣传了新颁布的《反家庭暴力法》投入24万余元,完成演武、罗山川等8个司法所的规范化建设,全县司法所规范化建设达到全覆盖完成了罗山川光明村等16个村的司法行政工作室规范化建设,使全县符合标准的村级工作室达到了55个。

注重服务发展,在法援、律师、公证工作上“为民”。全县法律援助工作着眼“降槛扩面、提质增效”,以实施好“为民办实事”项目为重点,在21个乡镇、县妇联、总工会、团委、残联等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27个,着力在村(居)委会设立法律援助联系点,将援助工作向村、社区和部门延伸,实现“应援尽援、能援则援”目标,去年共办理援助案件410件,兑现法援补贴16万元。新建了环江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大厅,争取并积极配合县政府有计划、有步骤地对环江律师事务所进行改革,为环江律师事务所设立了经营性收费账户,支持成立了甘肃煜立律师事务所,去年共办理案件207件,业务收费36.85万元。以纪念《公证法》颁布实施10周年活动为契机,在部分乡镇街道和县城文化广场,采取现场咨询、办证,发放宣传资料、发送短信等方式,提高了广大群众对公证的知晓率和认知度,去年共办理公证案件257件,业务收费5.03万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