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xngx-2022-00012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22-08-24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部门文件 |
关于开展三年消除农民人均纯收入万元以下 防止规模性返贫行动实施方案
按照中共环县委 环县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开展三年消除农民人均纯收入万元以下防止规模性返贫行动方案》的通知要求,为深入贯彻省市县关于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农村低收入人口持续增收,防止规模性返贫。结合我乡实际,现就开展三年消除农民人均纯收入万元以下防止规模性返贫制定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紧扣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接续乡村振兴,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为我乡全面乡村振兴奠基础、开新局。
二、目标任务
从2022年开始到2024年底,利用三年时间,通过综合施策,确保全乡所有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全部达到万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年均达到13%以上,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幅年均达到15%以上。到2022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万元以上,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到2023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万元以上,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1.2万元以上;到2024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万元以上,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1.4万元以上;到十四五末,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万元以上,达到全省平均水平,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1.6万元以上,达到全市平均水平。
三、当前现状
截止2021年底,我乡农民人均纯收入10572.4元,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10373.3元。从收入水平看,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均低于全县(11035元)、全市(11538元)、全省(11433元),全国(1.89万元)平均水平,全乡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虽高于全县(8920元)、全市(10297元)、全省(10079元),但低于全国(12550元)平均水平,与国家差距较大。从收入区间看,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1万元的有1617户7019人(7000元以下207户1058人,7000-8000元486户2246人,8000-9000元401户1726人、9000-10000元523户1989人),占农业人口的54.05%,低收入人口较多。从农户类别看,全乡人均纯收入1万元以下农户中,兜底保障户140户456人(整户无劳动能力43户69人,有一定劳动能力97户387人),占6.5%;监测对象72户304人,占4.3%;非监测对象的一般脱贫户904户4239人,占60.4%;一般农户641户2476人,占35.27%,低收入人口组成复杂。
四、步骤方式
坚持压茬推进、分步消除的原则,分阶段、分层次、分措施确定年度消除计划(2022年消除43.72%;2023年消除43.9%;2024年消除12.38%),确保到2024年底全乡所有农户人均纯收入全部达到万元以上。
——2022年,消除人均纯收入万元以下农户753户3069人,按照收入区间分(其中收入7000元以下农户42户207人,7000-8000元农户167户1159人,8000-9000元农户204户835人,9000-10000元农户340户1269人);按照农户类型分(其中监测对象18户73人,一般脱贫户400户1849人,一般农户400户1450人);按照主要措施方式分(其中兜底保障2户5人,兜底保障+发展产业扶持7户27人,兜底保障+劳务输转5户16人,发展产业扶持76户312人,发展产业扶持+兜底保障+劳务输转1户5人,劳务输转466户1746人,劳务输转+发展产业扶持196户958人),力争全乡所有农户人均纯收入全部达到7500元以上。
——2023年,消除人均纯收入万元以下农户651户3081人,按照收入区间分(其中收入7000元以下农户121户628人,7000-8000元农户241户1159人,8000-9000元农户150户712人,9000-10000元农户139户582人);按照农户类型分(其中监测对象25户122人,一般脱贫户422户2064人,一般农户204户895人);按照主要措施方式分(其中兜底保障10户36人,兜底保障+发展产业扶持14户51人,兜底保障+劳务输转3户13人,发展产业扶持111户491人,发展产业扶持+兜底保障+劳务输转1户4人,劳务输转303户1395人,劳务输转+发展产业扶持209户1091人),力争全乡所有农户人均纯收入全部达到8500元以上。
——2024年,消除人均纯收入万元以下农户213户869人,按照收入区间分(其中收入7000元以下农户44户223人,7000-8000元农户78户329人,8000-9000元农户47户179人,9000-10000元农户44户138人);按照农户类型分(其中监测对象33户135人,一般脱贫户134户578人,一般农户46户156人);按照主要措施方式分(其中兜底保障73户181人,兜底保障+发展产业扶持16户69人,兜底保障+劳务输转9户34人,发展产业扶持33户168人,发展产业扶持+兜底保障+劳务输转2户11人,劳务输转39户174人,劳务输转+发展产业扶持41户232人),全乡所有农户人均纯收入全部达到万元以上。
四、增收模式
根据农户劳动力现状和收入来源,将全乡1617户人均纯收入万元以下农户分为整户无劳动能力兜底保障户、有一定劳动能力兜底保障户、一般脱贫户和一般农户、三类重点监测户四种类型。根据农户类型,明确增收模式。
(一)整户无劳动能力兜底保障户。采取“综合保障+入股份红”模式,以增加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为主。
(二)有一定劳动能力兜底保障户。采取“综合保障+发展产业+务工就业”模式,以增加转移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为主。
(三)一般脱贫户和一般农户。采取“发展产业+务工就业+入股份红”模式,以增加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为主。
(四)三类重点监测户。按照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要求,以精准制定落实“一户一策”帮扶措施为抓手,持续做好监测帮扶,确保稳步增收。
五、工作措施
坚持“产业不够劳务补、劳务不够其它补”的原则,充分利用各类扶持政策。按照农户类型,合理确定发展模式,分类落实增收措施。
(一)发展产业扶持一批。通过落实产业奖补、种养技能培训等方式,帮助农户发展牛、羊、饲草、马铃薯、中药材等富民产业和小杂粮等地方特色产业或扶持发展小作坊、小买卖等“五小产业”,进一步增加收入。一是抓种植业结构调整促农增收,通过科学有效的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把农业机械化、优良品种引进、测土配方施肥等科技措施推广运用到农业生产中,促进传统种植业增收;二是抓草羊产业发展促农增收,利用全县大力发展草羊产业的机遇,改善提升养殖棚圈,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建设,通过“提标扩群”、“户托社养”、“自养户培育”等政策,逐步扩大养殖规模,免费提供牧草籽种,饲草种植自产自用,使草羊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三是抓合作社培育促农增收,通过抓好“一村两社”建设运行,大力培育一批示范专业合作社,建立“合作社+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把分散经营集中起来,与农民建立紧密的利益共同体,承包耕作外出农户闲置土地,以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来提高效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四是抓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促农增收,依托本地的资源,大力发展农特产品深加工、精加工,充分发挥农特产品在产业链中的增值作用,有效的带动农民增收;五是抓支农政策落实促农增收,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有关会议精神,加大支农政策宣传,严格落实惠农政策,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劳务输转带动一批。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农民增收的一相重要措施来抓,对有劳动能力、有外出务工意愿的农户,组织参加劳动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全面的信息服务台账,通过宣传就业政策,有目的完成劳务输转,提高农户的就业率,采取“点对点、一站式”等方式,积极组织农户外出务工就业并衔接落实相关就业补助政策;对有劳动能力、无法外出务工的农户,通过村级公益性岗位、乡村就业工厂、“以工代赈”等方式,积极吸纳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对有劳动能力、有临时务工意愿的农户,建立村级临时务工需求台账,通过乡村道路管护、村内垃圾清运、公共设施建设等方式,组织农户农闲时间就近务工。
(三)兜底保障支持一批。通过逐步提标落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残疾人“两项补贴”、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综合性社会救助等保障措施,逐步消除。对因病因残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的农户,及时落实健康帮扶、医疗救助、临时生活救助等政策,补齐收入短板。
(四)财产收入提升一批。对于通过发展产业、务工就业、综合保障等方式,人均纯收入基本达到万元以上的农户,通过土地、资金等入股合作社或龙头企业固定分红,房屋、机械等资产出租获取收益等方式,进一步增加财产性收入。
六、落实责任
(一)加强组织领导。构建乡级抓总,村级具体落实的工作格局,成立三年行动工作领导小组,由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统筹协调推进,包村领导亲自安排部署、亲自协调推进,亲自抓督促抓落实,谋划产业布局和人员配备,履行好村级主体责任;驻村工作队、村“两委”要全力推动具体工作任务落实到位,履行好第一责任。
(二)加强工作措施。由乡党委、政府牵头,各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村“两委”配合,成立工作组开展调查摸底,全面摸清辖区内人均纯收入万元以下农户底数,建立信息台账,结合乡村和农户实际,逐村制定行动方案,逐户制定“一户一策”,明确消除措施和年度消除计划,挂图作战。
(三)强化考核验收。由乡乡村振兴工作站牵头,将三年消除行动实效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年度专项考核的重要内容,制定考核办法,每年1月底前成立工作组对上年度所有消除农户逐户进行验收,2月底通报考核结果,将考核结果纳入各村年度考核评价主要内容。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将考核结果作为评先评优、问责追责的重要依据。
附件:1.开展三年消除农民人均纯收入万元以下防止规模性返贫行动领导小组
小南沟乡开展三年消除农民人均纯收入万元以下防止规模性返贫行动领导小组
组 长:任新育 党委书记
裴 艳 党委副书记、政府乡长
副组长:张彦林 乡村振兴工作站站长、李塬村包村领导
成 员:拓世辉 人大主席、丁寨柯村包村领导
张伟东 党委副书记、粉子山村包村领导
张德仁 纪委书记
李 涛 政府副乡长、天子渠村包村领导
常世仁 政府副乡长
李宝平 武装部长、杨胡套子村包村领导
党 娜 政府副乡长
邓世旺 司法所长、李上山村包村领导
孙兴锋 市场监督管理所所长、汪天子村包村领导
李万涛 综合行政执法队队长、连家川村包村领导
武新栋 二级主任科员、小南沟村包村领导
万新云 人大副主席、许掌村包村领导
白长红 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陈掌村包村领导
张振海 综合行政执法队副队长、燕麦掌村包村领导
胡金鹤 综合行政执法队副队长、李上山村党支部书记
汪佳明 小南沟村党支部书记
王晓东 陈掌村党支部书记
王志勇 许掌村党支部书记
汪俊虎 汪天子村党支部书记
豆广春 李塬村党支部书记
汪建国 粉子山村党支部书记
吴金山 天子渠村党支部书记
吴佺科 丁寨柯村党支部书记
郭建东 连川村党支部书记
张 健 杨胡套子村党支部书记
张保银 燕麦掌村党支部书记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