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甘肃省环县人民政府网!今天是:

您的位置: 首页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乡村振兴>详细内容
全文检索
索引号: xngx-2021-00006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21-01-26 废止日期:
文 号: 所属主题: 乡村振兴

关于在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工作中探索推行“七事四公开”工作法的指导意见

时间:2021-01-26 【字体:

为扎实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工作,健全村级重要事项、重大问题由党组织研究讨论机制,丰富各类村级组织协同参与乡村治理的方式,探索总结工作经验,经研究,决定在全乡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工作中探索推行“七事四公开”工作法,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坚持村党组织对各类村级组织和各项农村工作的领导,突出政治属性和政治功能,村党组织全面领导村民委员会及村务监督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群团组织和农民合作组织及其他经济社会组织,按照乡党委、政府统一部署,2020年,率先在养羊专业村(汪天子村)推行“七事四公开”工作法,村级各项议事决策按照干部问事、群众说事、党组织提事、多元议事、村民定事、全程监事和定期评事的程序进行,坚持党务、村务、财务、服务完全公开,广泛接受党员群众监督,推动形成党组织领导、自治组织主导、法治组织指导、德治组织引导的“四位一体”治理格局。

二、主要内容和决策程序

(一)决策内容

“七事四公开”工作法决策内容主要包括:各类村级组织建设相关重大事宜,村级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制定;村集体土地的承包、租赁及入股等,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相关事宜,村集体资产、资金、资源的处置和使用等;村级公益事业发展,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扶贫资金、重大救灾款物等救济帮扶资金的申报和核发;村级集体文化、体育、商贸等活动的组织实施和筹资筹劳,村级先进人物的确定、推选和表彰,村级文化产业项目的确定、实施和管理等;村级生态环境保护有关重大工作部署;需要议决的其他村级重大事项

(二)决策程序

1.干部问事。探索推行网格化治理模式,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划分治理网格、设立党小组,建立“村干部+党小组组长(村民小组组长)+党员中心户+村级后备干部+妇联执委+青年骨干”的网格治理队伍,实现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无盲区、零死角、全覆盖”。网格治理队伍每月至少走访农户一遍,宣传政策,听取意见,排忧解难,为群众代办事务,收集了解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对能现场答复和解决的要现场答复解决,对需要村党组织研究解决或上级党组织研究解决的,每月月底前提交村党组织。

2.群众说事。设定每个月1日、10日、20日为“群众说事日”,畅通群众反映诉求渠道。“说事日”当天,村干部要集体“坐班”接访,认真听取群众的困难、想法、意见和诉求,对群众反映的事项要认真登记,能现场解决的现场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要在规定时限内解决并答复,对需要会议研究的按程序提交村党组织研究。

3.党组织提事。每月初,村党组织结合“干部问事”“群众说事”收集到的需要提交村党组织研究的事项以及村委会、群团组织等其他各类组织提请的事项,研究提出会议议题,召开党支部(总支)委员会或党员大会,集体进行研究。对由村党组织直接研究决定的事项,要现场形成决议;对需要提交乡村治理联席会议、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决定的事项,村党支部(总支)委员会会议或党员大会要提出初步意见和方案。

4.多元议事。建立乡村治理联席会议制度,由村党组织牵头,联合其他村级各类组织和相关人员,组成乡村治理联席会,共同商讨决策村级重大事项。联席会议成员由村干部、群团组织负责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农民合作组织和协会负责人、村级法治组织和德治组织负责人、党代表、群众代表组成,人数一般在20人左右,由村党组织书记担任联席会召集人。联席会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召开,一般每季度应至少召开1次,重点对涉及村集体、群众切身利益、村级各类组织的事项以及需要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决定的事项进行集体研究、民主决策。对于不需要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决定的事项,联席会可直接作出决定。

5.村民定事。村党组织或乡村治理联席会议研究通过的事项,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在村党组织领导下,召集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讨论表决。参加会议人数必须符合法律规定,讨论事项必须经全体村民代表半数以上同意或到会村民半数以上同意方可决议通过。对于决定的事项,要实行销号管理,明确办结日期和责任人,在规定时限内办结。

6.全程监事。村务监督委员会要全程参加村党支部(总支)委员会、党员大会、乡村治理联席会、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对干部问事、群众说事、党组织提事、多元议事、村民定事、定期评事、事务公开等各个环节进行监督,每季度向村党组织反馈一次监督意见。

7.定期评事。每年7月份和次年1月份召开由党员和群众代表参加的评议会,村党组织通报半年“问事”“说事”“提事”“议事”“定事”“监事”以及议定事项办理情况,对办理结果进行评议和测评,对群众满意率达不到80%的,限期进行整改。

8.党务、村务、财务、服务“四公开”。要建立“四务公开”清单,明确公开事项、形式、时效和程序,设立公开栏。党务重点公开分类晋级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发展党员、党费收缴使用、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推荐评选各类先进典型、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等情况;村务重点公开精准扶贫特别是惠农政策落实、项目建设、集体资产购建与处理、土地征用及补偿分配等情况;财务重点公开村级债务增减、村集体资金使用、村级办公经费管理使用等情况;“服务”重点公开兴办公益事业、帮办实事、开展代办服务等情况。坚持定期公开与随时公开、点题公开相结合,根据公开内容合理确定公开方式,确保“真公开、常公开”,及时回应群众关切,真正做到“让群众明白、还干部清白”。

三、配套制度

为保证“七事四公开”工作法顺利高效推进,配套建立以下“四项制度”。

(一)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充分调动党员的积极性,组织开展党员设岗定责、公开承诺、结对帮扶等活动,党员户要普遍悬挂“共产党员户”门牌。建立“1+N”党员帮带机制,按照居住地就近的原则,组织有帮带能力的党员与贫困户、空巢老人、留守妇女儿童、残障人员结成帮扶对子,每月至少入户走访一遍,了解群众意愿需求,反映群众意见建议,力所能及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二)四必到、四必访制度。村党组织要全面开展“四必到、四必访”活动,做到群众有不满情绪必到、有突发事件必到、有矛盾纠纷必到、有特殊困难必到,村里的贫困家庭必访、危重病人家庭必访、空巢老人及留守儿童家庭必访、信访户必访。建立村干部坐班值班制度,保证每天至少有1名人员在村部受理群众服务需求。

(三)网格化代办制度。依托网格治理队伍,由村干部担任网格治理队队长,负责为网格内的村民尤其是出行不便、年老体弱等特殊群体提供全天候全程免费帮办代办服务,使群众足不出户也可以办成事。

(四)档案管理制度。村党组织要建立“七事四公开”工作档案,由专人集中统一管理。对“七事四公开”每个环节的内容、时间、参加人员、决策结果、执行情况、执行中问题的处理情况等都应详细记录,并及时整理,分类归档,保存备查,使“七事四公开”工作法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形成由乡党委统一领导,党建办牵头抓总,纪检、综治、司法、民政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加强对推行七事四公开”工作法的组织领导。要强化督导检查,乡党委每月调度1次,严格考核奖惩,对工作推进较好的村,予以表彰奖励;对行动迟缓、措施不力、达不到目标要求的村,通报批评,集中整顿。

(二)落实领导责任。村党支部书记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把探索推行“七事四公开”工作法作为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和乡村治理的一项重要举措,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实施方案,周密安排部署。党支部书记要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亲自督促,乡党建办要全程跟踪指导。乡党委把“七事四公开”工作法推行情况作为村党支部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和基层党建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对重视不够、推进不力的严肃进行问责。

(三)强化舆论宣传。村党支部要采取印发资料、刷写标语、设置专栏等方式,深入宣传推行七事四公开”工作法的重要意义、工作程序、目标措施等,充分调动广大党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