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wg-2018-00022 | 发布机构: | 文广局 |
生效日期: | 2018-08-31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政务信息 |
2018年文广工作计划
(一)文化惠民工作
一是完成当年精准脱贫村“乡村舞台”建设。争取省、市、县三级投入,在2018年计划脱贫的67个贫困村实施以文化广场建设为重点的“乡村舞台”建设。
二是继续搞好“百姓大舞台”和“千台大戏送农村”演出活动。争取文化活动专项资金100万元,认真开展“百姓大舞台”和“千台大戏送农村”演出活动,年内演出200场次以上。
三是全面争取项目,实施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程。一是引进设备,加高天线,提升东山广播电视调频发射台的覆盖面和收视效果;二是配合市上,在天池、演武、四合塬、罗山、芦湾、毛井、木钵、曲子八个乡镇实施中央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程;三是在全县范围内规划布点,实现市县自办节目的无线覆盖。
五是搞好农村电影放映固定点示范建设。依据下达的专项资金,结合文化广场建设,拟在环城镇耿家沟村村部和居民新村附近新建农村电影放映固定点1处,以解决电影“2131”工程冬季放映的场地问题。
六是围绕精准扶贫,组织新创大型现代剧本一部。以艺龙演艺公司牵头,组织创作编写人员深入生活搜集素材,创作剧本一部,并聘请导演,组织演职人员完成排练。
(二)文化产业开发工作
围绕“红色环县”和“道情皮影” 两大品牌,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发挥特色文化优势,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积极推进文化产业有序发展。2018年,文化企业增加到111家以上,从业人数达3800人以上。
(三)广播电视宣传工作
《环县新闻》栏目继续关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深度报道,《关注》栏目组要加大对政策解读,加强对热点事件和典型人物的深度报道,年内拍摄2-3部有影响力的专题片。全年采写新闻1450篇(件),制作专题50部。同时,与省电视台协调,实现我台新闻稿件直接向省台传输的绿色通道。全年在市电视台播出稿件130篇,全市政府性优秀节目评选获奖作品至少达到3件。
(四)群众文化活动工作
组织群众文化进社区、进乡镇,在全县21个乡镇(办)、社区举办辅导活动20场次以上;建成环江民俗文化风情线,以点带面,推动群众文化开展;以百姓大舞台为平台,组织开展全县精神扶贫文艺汇演活动;年内完成《环县道情皮影传统剧目改编选集》的出版发行;组织指导乡镇综合文化站,乡村舞台搞好群众文化活动。
(五)图书管理及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工作
积极推进电子图书馆开放。在环县图书馆网站建立“环县文化服务平台”,解决电子读书难的问题。以文化资源现有设备为载体,积极探索做好县乡图书馆联盟,在县城南区完成图书馆分馆建设;利用图书服务车等有利条件,深入村、组开展图书服务活动。
(六)文物管理与保护工作
馆藏文物方面,在建立健全各项安全制度的基础上,增加监控设施,清除监控死角。同时,坚持双人双岗值班,定期进行安全巡查,及时维修、更换监控设施。野外文物安全方面,层层签订《不可移动文物安全责任书》,并对重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安全检查。利用“5·18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进行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公民的文物保护意识。
(七)道情皮影保护传承工作。
与“兰州文理学院”合作,创办环县道情皮影艺术专业班。通过与兰州文理学院共同办学,创新保护传承工作方式,探索传承新路子,提高从业人员文化素养及技艺水平。同时以环县道情皮影传习所为载体,展示道情皮影艺术的风采,为保护传承工作开拓新路子。
(八)文化市场管理工作
进一步完善文化市场管理制度,加大行政执法力度,采取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的方式,规范网吧及各文化经营单位的经营秩序。加强与公安、工商等职能部门的联合执法力度,高质量完成“扫黄打非”等相关专项整治任务,确保文化市场向着繁荣、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