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甘肃省环县人民政府网!今天是:

您的位置: 首页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疾病预防>详细内容
全文检索
索引号: wjj-2021-00068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21-12-22 废止日期:
文 号: 所属主题: 疾病预防

专家告诉你,如何预防出血热?

时间:2021-12-22 【字体:

    肾综合征出血热,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以发热、低血压休克、充血出血、肾功能损伤为主要表现。该病发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所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治愈该病尤为重要。

    该病的主要传染源为黑线姬鼠和褐家鼠。传播途径包括:鼠类携带病毒的排泄物,如尿、粪、唾液等污染尘埃后形成气溶胶能通过呼吸道而感染人体;进食被鼠类携带病毒的排泄物所污染的食物可经口腔或胃肠道黏膜感染人体。人体感染病毒后,经过2周左右的潜伏期,即出现畏寒发热、“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及“三红”(脸、颈和上胸发红)等症状。

    人群对本病普遍易感,发病率的高低与接触传染源的机会多少密切相关。陕西省关中地区因气候、地形、河流、植被等因素综合作用,黑线姬鼠较为常见,野外黑线姬鼠携带汉坦病毒率较高;关中地区的西安、渭南、咸阳、宝鸡市和杨凌示范区每年报告的病例数合计约占陕西省总病例数的95%。虽然本病四季均能发病,但有较明显的高峰季节,每年的10月至次年3月是陕西省出血热的高发季节。发病人群主要为农民,约占总病例的80%。 接种出血热疫苗能有效降低出血热的发病、缓解疾病的严重程度,是疫区人群防控出血热的重要手段。出血热疫苗适用于无接种禁忌症的16-60岁人群,全程免疫接种人体后,可刺激人体产生抗汉坦病毒的中和抗体。出血热疫苗是灭活疫苗,接种该疫苗不会因接种行为而发生肾综合征出血热。由于出血热的早期症状与流行性感冒非常类似,因此误诊误治、自行服药常常导致病情拖延而加重。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医疗卫生机构既要坚决筑牢“防疫墙”,也丝毫不能放松其他传染病的防治工作。特别是在出血热的高发区县,对于容易接触到鼠类生活环境、直接或间接接触到汉坦病毒、呼吸到含有病毒的气溶胶而感染出血热的农村群众、建筑工人、学生等重点人群,要依据临床特征性症状体征,结合实验室检查,参考流行病学资料,认真进行鉴别诊断,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专家建议,广大群众应坚持“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出血热防控: 一是加强环境整治,清除鼠类孳生地,切实降低鼠类密度。二是野外活动、田间劳作时,佩戴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注意个人健康防护。 三是食物储存过程中要做好防鼠灭鼠,坚决禁食被鼠类污染的食物。 四是一旦出现发热、“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及“三红”(脸、颈和上胸发红)症状时,应立刻到医院进行专业诊治,切勿自行服药。

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