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甘肃省环县人民政府网!今天是:

您的位置: 首页 >部门文件>详细内容
全文检索
索引号: tsz-2024-00016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24-04-29 废止日期:
文 号: 所属主题: 部门文件

甜水镇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甜水镇防汛抢险工作应急预案》 的通知

时间:2024-04-29 【字体:

甜政发〔202436

 

甜水镇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甜水镇防汛抢险工作应急预案》

的通知

 

各村委会,镇直有关单位:

《甜水镇防汛抢险工作应急预案》已经镇政府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甜水镇人民政府

202446

 

甜水镇2024年防汛抢险工作应急预案

 

 

 

1 基本概况

2 危险区、安全区的划分

3 防汛抢险工作领导小组及职责…………………….……. 4

4 组织指挥体系 5

5 预警方式

6 预警发布程序

7 转移安置

8 抢险救灾

9 保障措施

10 附则

 

 

 

 

 

 

 

 

 

甜水镇2024抗洪抢险应急预案

 

一、基本概况

甜水镇位于甘宁两省(区)交界处,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素有沙洲码头之称,是庆阳市环县北大门,辖10个村59个村民小组,1个社区,35个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现有农户2994户,农业人口11495人,城镇居民10500人。多年平均降雨250毫米,地质地貌上属于元城梁卯丘陵区,土壤粘性差,土层较厚,雨水易形成滑坡、泥石流。

在环县实施山洪预警户户知工程后,全镇现建有自动雨量站10个,各村配备铜锣59面,宣传下发了山洪灾害防御基本知识,向220户危险区农户发放了山洪预警明白卡及宣传册。

二、山洪灾害危险区、安全区的划分

1、危险区

根据全镇辖区内山洪灾害的形成特点及历史山洪灾害调查。确定甜水街村何口子组、贾沟泉组、余红井组、水沟沿水库、万甜湖为危险区,共涉及1048人。其中:何口子组3户,14人;贾沟泉组4户,18人;余红井组3户,16人;确定张铁村张铁组、保宁堡、武新庄、王洼洼、何口子、鲁城组、西掌组、潘山组、陈渠组为危险区共涉及80户、391人。其中张铁组危险区涉及624人;保宁堡组危险区涉及1151人;武新庄组危险区涉及16人;王洼洼组危险区涉及1050人;何口子组危险涉及1147人;鲁城组危险区涉及736人;陈渠组危险区涉及314人;潘山组危险区涉及27135人;西掌组危险区涉及528人。确定鲁掌村的鲁掌组、陈阳山组、李旧庄组为危险区,共涉及2195人。其中:鲁掌组3户,14人;陈阳山组4户,18人;李旧庄组3户,16人;孙洼子组4户,18人;樊老庄组7户,29人;确定何塬村白家沟组、九连山组、赵崾岘组为危险区,共涉及30126人。其中:白家沟组12户,52人;九连山组6户,23人;赵崾岘组12户,51人;确定邱滩村的邱滩组、高阳洼组、团庄台组、张中庄组为危险区,共涉及30141人。其中:邱滩组838人;高阳洼组941人;团庄台组731人;张中庄组631人;确定赵掌村的赵掌组、赵窑组、孙湾子组、彦麦掌组、王石涝组为危险区,共涉及1546人。其中:赵掌组3户,11人;赵窑组4户,7人;孙湾子组3户,8人;彦麦掌组2户,8人;王石涝组3户,12人;确定高崾岘村的高崾岘组、黄草掌组、冯庄组、赵圈组、新庄组为危险区,共涉及1850人。其中:高崾岘组3户,8人;黄草掌组4户,16人;冯庄组3户,8人;赵圈组6户,14人;新庄组2户,4人;确定狼儿滩村的狼儿滩组、沟南组、寺而掌组、黄渠组为危险区,共涉及1642人。其中:狼儿滩组2户,6人;沟南组3户,12人;寺而掌组5户,10人;黄渠组6户,14人;确定大良洼村的大良洼组、古城组、白草滩组、樊沟泉组、张新庄组、甘沟泉组、胶崾岘组、白天池组、范新庄组为危险区,共涉及3872人。其中:大良洼组5户,14人;古城组3户,6人;白草滩组3户,6人;樊沟泉组4户,8人;张新庄组5户,11人;甘沟泉组6户,15人;胶崾岘组7户,14人;白天池组3户,7人;范新庄组2户,5人;确定七里墩村的移民一区、移民二区为危险区,共涉及1048人。其中:移民一区5户,26人;移民二区5户,22人。1034个村民小组。一旦发生山洪、泥石流滑坡,将直接造成区内人员伤亡及房屋、设施的破坏。以上34个村民小组为危险区,共涉及2201098人。

2、安全区

除以上34个村民小组外,剩余25个村民小组暂属安全区,各村村部地势宽阔,便于转移安置群众,确定为转移安置区。

三、防汛抢险工作领导小组及职责

1、领导小组

 长:拓研新  党委书记

副组长:程利平     政府镇长

 员:各联村领导、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镇人武部、党政办、民政办、学区、初中、派出所、司法所、财政所、卫生院、安监站等有关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防汛办,张永刚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2、主要职责

领导小组主要负责防汛应急事件的组织、指挥、协调和处理,研究防汛抢险、救灾减灾工作等重大问题,做出相应决策,进行统一指挥。

防汛办主要负责实时气象、水文、灾情信息的收集、处理、上报;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对汛情、灾情、险情的发生、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和预测,制定防汛减灾工作计划,为领导小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各村委会、各单位及部门工作职责:

各联村领导是防汛减灾工作责任领导,村党支部书记是防汛减灾工作第一责任人,各村干部、村民小组长要充分认识自然灾害总体形势的严峻性,对农户住房、居民区及易滑坡山体、建筑工地、道路、水电设施要进行认真摸排,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住房要进行造册登记并在第一时间安全撤离群众;各村干部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保持电话畅通,接到镇政府通知天气预警信息时,要及时将通知精神传达至各村民小组长及农户,做好防范应对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党政办:利用电话、信息、网络等多种形式开展防汛减灾宣传,及时、准确传达防汛减灾形势;成立乡镇防汛抢险队伍,工作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保持电话畅通,接到上级天气预警信息时,要及时将预警信息传达至各村村干部及村民小组长,做好防范应对工作。

财政所:筹集、安排防汛减灾所需资金,及时下拨并监督使用。

民政办:负责灾情信息的调查、取证、上报工作;组织灾民的生活救济、灾后建房和社会募捐工作。

派出所、司法所:负责维护防汛抢险秩序和灾区社会治安工作;打击偷窃防汛物资和破坏防洪等水利工程设施的违法犯罪行为;按照领导小组统一安排,参与组织群众撤离和转移;紧急防汛期间,根据需要,做好道路交通和区域管制工作。

卫生院:负责组织灾区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工作。

安监站:负责安全生产检查,督促各有关行业、单位落实防汛减灾措施。

人武部:根据防汛减灾工作需要及时组织基干民兵执行抗洪抢险、营救人员、转移物资等重大防汛救灾任务。

学区、初中:做好本校区的师生安全教育工作,及早排查校舍是否安全,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校舍进行修缮,确不能修缮的应当及时撤离师生,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3、应急指挥机构联系方式

值班电话:0934—4482146

四、组织指挥体系

为做好山洪灾害防治工作,镇村成立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镇上有政府镇长任组长,分管副镇长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村上成立由村支书、村主任负总责,各组组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各村另设广播员、监测员、铜锣员、口哨员及应急分队。落实严密的防灾避灾措施,形成以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党员、组长包户的责任体系。

各村山洪防御小组的工作职责

监测员:负责观察雨情、水情变化,观察水库、山塘运行情况,观察地质灾害隐患点是否异常。

信息发送员:村级山洪防御小组组长负责,接到组长的转移命令后,通过高音喇叭发出紧急通知和转移警报。

铜锣员:对村级山洪防御小组组长负责,接到紧急转移通知后,鸣锣示警,提醒口哨员到岗到位,提醒群众应急转移。每名铜锣员分管5-8名口哨员。

口哨员:对铜锣员负责,听到锣声后,迅速吹响高频口哨,提醒、组织群众应急转移。每名口哨员对口负责5-8户村民。

应急分队:负责村内山洪灾害的险情抢护,帮助实施紧急转移,协助老弱病残人员撤离,维持转移秩序,对不服从转移的人员实施强制撤离。

五、预警方式

镇村山洪灾害防御采取专业自动预警与群测群防人工检测预警相结合的方式。

1.雨量监测

安装在各村委会的自动雨量站,采用有人看管,无人值守的管理形式,由各村支书负责管护,雨情信息自动采集传送县级检测预警平台。

根据各村发生山洪灾害的强度分为三级预警,即:黄色为级,橙色为级,红色为级。

黄色(级)警报:当24小时内降小到中雨,预报降雨强度可能接近或达到临界雨量,来水流量有可能达到临界水位值和临界流量值时,而且降雨可能持续,预报将可能发生山洪灾害时,启动山洪预警系统,进入防灾状态,发出黄色警报信号。

橙色(级)警报:当24小时内有中到大雨发生,预报降雨强度可能接近或达到临界雨量的1-2倍,来水流量达到临界水位值和临界流量值时,而且降雨可能持续,启动山洪预警系统,进入紧急防灾状态,发出橙色警报信号。

红色(级)警报:当24小时内有大雨或暴雨发生,预报降雨强度超过临界值的2倍,来水流量超过临界水位值和临界流量值时,而且降雨可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启动山洪预警系统,进入特别紧急防灾状态,发出红色警报信号。

1                        预警等级

预警等级

30分钟

降雨

mm

1小时

降雨

mm

3小时

降雨

mm

6小时

降雨

mm

12小时

降雨

mm

24小时降雨

mm

级预警

18-27

23-34.5

28-42

32-48

43-64.5

50-75

级预警

27-54

34.5-69

42-84

48-96

64.5-129

75-150

级预警

54

 69

84

96

129

150

    2.预报预警

预报内容:气象预报、河道洪水预报、泥石流和滑坡预报。

预警内容:降雨是否达到临界雨量值,可能出现大的暴雨等气象监测和预报信息,山洪水雨情监测和预报信息;可能发生泥石流或滑坡的监测和预报信息等。

预警启用时机:、当接到暴雨天气预报,相关行政责任人应引起重视。当预报或发生的降雨接近或将超过临界雨量值时,接收区防汛指挥部预警级别指令时,应发布暴雨预警信息;、当辖区内某沟道、河流上游水位急剧上涨,将对下游造成山洪灾害,应立即向下游发布预警信息;、当出现发生泥石流、滑坡的征兆时,应发布泥石流、滑坡灾害预警信息。

3.预警发布

各预警信息员收到县防汛办、镇政府或村级雨量观测员预警信息时,要立即采用预警广播、手摇报警器和铜锣向危险区群发布预警信息。

各村文书要及时采用铜锣向危险区群众发布预警信息。

山洪灾害雨情、水情临界值确定:根据我镇历史降雨及山洪灾害情况,结合地形、地貌、植被、土壤类型等,确定每个小流域或镇村各级临界雨量、水位等预警指标。根据省水文局现有雨量观测资料计算了30min1h3h6h12h24h估算临界雨量初值估算的临界雨量,确定各村山洪灾害的临界雨量值。分析确定预警指标。

根据我镇雨量观测及山洪灾害普查情况,形成山洪灾害的雨量一般集中在一小时左右,本次以30min1h3h6h12h24h六个时段的临界雨量作为预警指标,其中以各时段2/3临界雨量作为准备撤离雨量预警指标,达到30min1h3h6h12h24h临界雨量作为立即撤离雨量预警指标。

环县甜水镇临界预警指标

 

    六、预警发布程序

在一般情况下,山洪灾害防御预警信号按照镇户的次序进行预警;如遇紧急情况,各村山洪防御小组可直接发布预警信号,并及时上报上级防汛指挥机构。

1)当收到区防汛办级预警信息后,将信息通知至镇防指全体成员和防御小组,指挥部负责人上岗指挥;镇防指监测组、信息组投入工作,其他各应急组集结待命。

2)当收到区防汛办级预警信息后,将信息通知至各村防指全体成员和村防御工作组,各村支书、村防御小组组长上岗指挥;村防御小组加强值班,监测组、信息组密切掌握情况,其他各应急组进入村组,做好人员转移等一切准备工作。

3)当收到上级防汛办级预警信息后,将信息通知到村、组、农户,启动预案;各责任人到岗到位,深入到各村组,做好群众转移安置,投入抢险救灾工作

 七、转移安置

(一)转移安置

1.确定需要转移的人员

人员转移就近、安全原则。危险区人员收到预警转移信息后,在转移安置责任人组织下,要按照明白卡上标明的转移路线,迅速向安置地点及安全区转移,并确定撤离路线和临时安置地点。

2.转移地点、路线的确定

转移遵循先人员后财产,先老弱病残人员后一般人员的原则,应以集体、有组织转移为主。地点、路线的确定遵循就近、安全的原则。危险区群众可沿村道向村部转移,并妥善安置。

3.由镇防汛办负责,制作警示牌,发放宣传册、明白卡

警示牌标明安全区、危险区、转移路线、安置地点等,并将责任人等有关信息公布每户。宣传册主要普及山洪灾害防御的基本知识,增强防灾意识。明白卡主要是载明危险区户主姓名、转移地点、转移方式、防灾类别、村级主要负责人、本村预警员、信号员、转移联系人和山洪灾害防御的基本知识等。

4.制定当交通、通讯中断时,镇、村(组)躲灾避灾的应急措施

行政村、自然村每级确定2名信息传递人员,保证通讯设施受损情况下人工传递信息,村组用手摇报警器或鸣锣向村民传递消息不会受影响,对抢险小组人员应明确分工,专门安排道路维修人员在交通中断时,抢修道路,确保在特殊情况下救灾工作有序开展,及时组织人员安全转移和妥善安置。

(二)转移安置纪律

转移工作采取镇、村、组干部层层包干负责的办法实施,各工作组要紧密配合,各司其职,转移安置工作具体由防御工作组和应急分队成员负责,明确每个工作人员的分工和职责,严格转移安置纪律,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安全转移,妥善安置,确保转移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若有违犯工作纪律,严肃按党纪政纪处理,触犯法律的由司法机关进行处理。

(三)危险区人员紧急转移程序 

当村防御小组接到镇防指预警通知,各责任人迅速到岗到位,发出预警信号(广播、锣声、口哨声等),通知村民高度警觉,做好转移准备。

当村防御小组接到镇防指紧急转移通知,各责任人立即发出紧急转移信号,组织危险区人员迅速沿预案指定路线转移到安全区,警戒区人员高度警惕。

当情况紧急,汛情恶化,责任人迅速通知村警戒区群众立即沿村道转移至村部和村组广场。

当发生异常暴雨洪水、通讯、交通、供电中断,对外联络中断,村防御小组应组织各村村民按照明白卡上指定的转移路线迅速转移至安全区。

八、抢险救灾应急保障

对出险的工程组织有效有序的抢险工作,避免险情的进一步扩大;对紧急转移的人员做好临时安置和防疫工作,并将村转移安置人员情况和受灾统计情况汇总上报上级防汛指挥机构;组织人员修建临时道路、搭设临时供电线路,快速修复损坏公路和供配电设备,及时恢复交通和正常供电。

1)镇上成立了防汛抢险分队,由政府副镇长徐斌刚任组长。

2.队伍保障

1)群众抢险队伍,成立了民兵应急分队,由武装部长张剑聪任组长,政府副镇长徐斌刚、耿庆祯任副组长。

一线民工10—20/公里;二线民工20—30/公里;三线民工30—50/公里。

2)部队抢险队伍

3)机动抢险队伍

由镇人武部抽调基干民兵营组建。

3.物资保障

1)物资准备

按照分级负担、分级管理的原则,镇村防汛机构、重点防洪工程管理单位以及受灾害威胁的其他单位,应按规定储备防汛抗旱救灾物资。特此,镇上购买了救生衣30套、迷彩服20套、迷彩雨衣20套、铁锹20把、背囊20个、床单被褥20套、迷彩胶鞋、雨鞋20双。遭受特大灾情时,镇防汛办向县防指请求支持。

2)物资调拨

镇级防汛物资调用应本着先急后缓、先主后次,满足急需,及时高效的原则,优先保证重点地区的防汛抢险物资。

3)资金保障

除上级部门下拨的防汛经费外,镇财政每年应安排一定的防汛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作为防汛应急工作专项资金。

4.灾民安置及医疗保障:

1)灾民安置:

各村委会、各单位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住户群众应当在第一时间安全撤离,并上报镇民政办,核实后由民政办发放救灾救济帐篷,另外,可将群众就近安置在其亲属或邻居家中临时生活。

对于居民区周围山体滑坡、住房损失严重无法修缮的,要对当地群众进行整体搬迁,具体搬迁点位于赫沟滩移民区,现存60套完整住房,可供搬迁正常生活。

2)医疗保障:

由卫生院具体负责,必要时深入灾区一线,做好医疗救援工作。

九、保障措施

1)落实防汛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

汛前,各村防御小组组织召开由村组干部主要负责人、重点部位负责人、相关部门负责人等参加的防汛动员会,传达落实上级防指有关会议精神,部署具体防汛工作。针对村(居)、组(居)对重点户签订责任书。

2三包、七落实岗位责任制

①“三包:镇领导包村、村干部包户、党员包群众。

②“七落实:落实避险信号、转移路线、避险地点、避雨棚(场所)、抢险队伍、提前转移人员、报警人员。

3)汛前检查:汛前,对辖区进行全面普查,发现问题登记造册,及时处理,同时对可能引发山洪灾害的工程、区域等安排专人负责防守。

4)宣传教育及演练:对本预案内的主要内容,利用会议、广播、墙报、标语等多种形式,向辖区内群众进行宣传;组织居民熟悉紧急转移路线、报警信号及安置方案;组织必要的实战演练。

5)防汛纪律:在汛期和山洪灾害防御工作中,全村各级干部必须严格执行以下纪律:

行政村、自然村防汛工作实行24小时值班,确保通讯畅通。

暴雨天气,行政村主要负责人及村级干部未经批准,不得离岗外出。

暴雨天气,山洪灾害重点防范区居民做到日不入户,夜不入睡。

山洪灾害重点防范区内各村每年组织开展一次山洪灾害避灾演练。

山洪灾害防御常识宣传做到进村、入户、到人。

对山洪防御工作失职、渎职、脱岗离岗、不听指挥的,追究相应责任,情节严重的,追究法律责任。

6)防汛值班制度

汛期期间,各行政村防汛工作实行昼夜值班,值班人员24小时不离岗,保持通信畅通。

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忠于职守,熟悉业务,及时处理日常事务。要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制度,汛情紧急时,主要领导要亲自值班。

积极主动抓好汛情搜集和整理,认真做好值班记录,全方位掌握情况。

重要情况及时逐级报告,做到不延时、不误报、不漏报,并随时落实和登记处理结果。

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及省、市、县、镇各级防总的指示及重要会议精神,做好信息的上报和下达,不得推诿和拖延。

按要求认真完成好各项防汛工作任务。

十、 附则

本预案经甜水镇人民政府批准,发布之日起执行。

 

 

 

 

 

 

 

 

 

 

 

 

 

 

 

 

 

甜水镇党政综合办公室         202446日印发


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