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tsz-2025-00033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25-08-20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社会保障 |
妻子背上的“1米”医生,走出乡亲心中最稳的路|三农深镜头
记者手记
路上的石阶被日头晒得发烫,黄淑珍的帆布鞋蹭着路面,每走一步都微微前倾,她背上是70多斤的丈夫肖九林,手里还提着沉甸甸的药箱。从村头到村尾,从春种到秋收,这一背,她坚持了30多年。而背上的肖医生,用不到1米的身高、蹒跚的步履,守护了江西省于都县严岗村2062人的健康,到今年已经整整36年了。
初见肖九林,是妻子带着他去出诊。因为病痛,走稍远一点的路,肖医生就会脚痛。可就是这样一个被命运按下“身高暂停键” 的人,却把自己活成了全村的 “健康灯塔”。

“你这样的人还能去学医?” 肖九林至今记得年轻时受到的冷嘲热讽。可正是这份“淋过雨” 的体会,让他更懂病痛的滋味——因为自己受过病痛的折磨,便不想再让乡亲们被疾病困住。1989年,他如愿穿上白大褂,成了严岗村的乡村医生。
妻子黄淑珍坦言,初见肖九林时,是有一点害怕的,怕他的身体不便,也怕旁人的议论。可多次接触后,她看到了这个“矮个子医生” 的温柔——对病人耐心,对她体贴。是肖九林的善良和勇敢感动了她,从那一天起,黄淑珍就在心里种下了“要给肖医生提一辈子药箱”的种子。哪怕被人说“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也从未动摇过她的决心。

1990年结婚后,黄淑珍成了肖九林的 “专属拐杖”。30多年来,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深更半夜出诊,她总陪在身边:背他过田埂、扶他上台阶、帮他整理药品。她92斤的体重背起70多斤的丈夫时会微微发抖,可眼神里从没有过犹豫。

他守护村民的健康,她守护他的平安。这对夫妻的默契,藏在每一次出诊中,也藏在每一顿热饭里。
如今的肖九林,早已不是当年那个“不被信任” 的医生,而是乡亲们 “离不开” 的人。除了开药方,肖九林还多了一项 “技能”——“话疗”。村里的老人没事就爱往他的诊所跑,拉家常、聊琐事。他总是笑着倾听,然后再给老人递上一杯水。肖医生守护的不仅是老人们的身体,还有他们的心。有的老人跟肖医生讲:“肖医生,如果你哪一天走了,或者不再行医了,我都不知道找谁。” 这份信任是肖医生用36年如一日的付出换来的。

行医36年,他没说过什么豪言壮语,只有“干到干不动”的承诺。而村民们记着他的好:记着他雨天里被妻子背着出诊的身影,记着他给孩子打针时的温柔,记着他陪老人聊天时的耐心。他用一生的蹒跚,走出了乡亲们心里最稳当的 “健康路”。
肖九林常哼起一首歌:“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 歌声里,有他对命运的不服输,也有对行医的坚守。
截至目前,我国乡镇、社区和村级医疗卫生机构总数已突破60万所,超500万名医务人员坚守在基层一线。肖九林是其中的一员,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只有日复一日的坚守,以及田埂间、石阶上的行医路。

他身高不足1米,却在乡亲们心里 “站得很高”;妻子的背不算宽厚,却撑起了他的行医梦。这对夫妻的故事,没有轰轰烈烈,却藏着最动人的力量 。有人守护生命,有人守护“守护生命的人”,而这份双向的坚守,正是乡村最温暖的 “健康底色”。
来源:中国三农发布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