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甘肃省环县人民政府网!今天是:

您的位置: 首页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政务信息>详细内容
全文检索

城乡医疗救助

发布时间:2018-11-11 00:00:00 【字体:

一、救助范围:

(一)救助对象:持有本县常住户口,因患病造成生活困难的下列城乡困难群众可以给予医疗救助:

1、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

2、特困供养人员;

3、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4、低收入家庭中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和重病患者;

5、社救局认定的其他对象。

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和特困供养人员是医疗救助的重点救助对象。医疗救助对象应当参加城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二)不予救助的对象:城乡居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纳入医疗救助范围:

1、因自杀、自残、斗殴、吸毒、酗酒等行为产生的医疗费用;

2、因交通事故、医疗事故产生的有赔偿责任方的医疗费用;

3、因整容、矫形、减肥、增高和保健、康复等产生的费用;

4、在非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或者自行购买药品发生的费用;

5、超过规定时限(治疗终结后一年内)申报的医疗费用;

6、申请人家庭拥有大型工程机械、农机具、经营性车辆(农用车除外)、小轿车的;

7、申请人家庭拥有注册资金在三万元以上或者经营面积超过50平方米的经营性实体的;

8、申请人家庭在城镇购买商业用房或者农业户籍人员在城镇购买住房(不含因灾重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拆迁、易地扶贫搬迁房屋)的;

9、县社救局认定的其他不予医疗救助的情形。

二、救助方式和标准:

医疗救助实行住院救助为主,门诊救助、资助参加基本医保、其他特殊救助为辅的方式,解决救助对象的合规医疗费用。个人年度累计救助限额,普通住院救助不超过3万元,53种重特大疾病(见附件)单病种住院救助不超过6万元。

(一)住院救助。对城乡低保对象的合规住院医疗费经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报销后,个人负担费用在年度救助限额内按70%的比例给予救助;53种重特大疾病合规住院费用按照剩余费用的80%给予救助。

1、对特困供养人员的合规住院医疗费经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报销后,个人负担合规费用在年度救助限额内按100%的比例给予救助。

2、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合规住院医疗费经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报销后,个人负担合规费用年累计超过3000元以上部分,全额兜底救助。

3、家庭人均收入不高于当地城乡低保标准150%的城乡低收入家庭成员的合规住院医疗费经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报销后,个人负担费用在年度救助限额内,5000元以上的部分,按以下标准进行救助:

(一)5000元以上不满10000元的,按40%救助;

(二)10000元以上不满20000元的,按50%救助;

(三)20000元以上不满40000元的,按60%救助;

(四)40000元以上,按70%救助。

53种重特大疾病合规住院费用按照剩余费用的70%给予救助。

4、对没有参加城乡基本医保的患者,对其合规医疗费用按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大病保险再报销费用核算扣减后,按上述规定给予救助。

5、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的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将比例救助和兜底救助核算相比较后,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实施救助,不得重复救助。

6、特困人员和孤儿在县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医疗的,可以采取先住院后结算的方式,由医疗机构先行垫付医疗费用。

(二)门诊救助。门诊救助主要对因患尿毒症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肿瘤放化疗、慢性肾炎并发肾功能不全、白血病、器官移植抗排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和53种重特大疾病的需要长期门诊治疗,以及因急诊医疗造成较高的门诊费用。

1、特困人员和孤儿因慢性病和特殊病在定点医疗机构的门诊费用给予适当救助,年救助金额不超过2000元。

2、城乡低保对象门诊医疗费经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后,剩余金额在2000元以上的,按20%比例予以救助,年救助金额不超过3000元。

3、低收入家庭成员门诊医疗费经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后,剩余金额在5000元以上的,按20%比例予以救助,年救助金额不超过2000元。

(三)资助参保。对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孤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与重点救助对象未重合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乡享受定补的优抚对象(含在乡的七至十级残疾军人、“三属”、参战退役人员、老复员军人、红军失散人员、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农村籍原8023部队退役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部分进行补贴,减轻其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负担。

(四)市级救助。

1、城乡低保对象住院费用经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报销,再经县社救局救助后,个人负担费用在3万元以上的,由个人申请,县社救局申报,经市社救局审查后,可以在市级大病医疗救助统筹基金中按不同的比例再给予救助,年救助金额最高不超过6万元。

2、家庭人均收入不高于当地低保标准150%的其他困难家庭以及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员住院费用经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报销,再经县社救局救助后,个人负担费用在5万元以上的特大病患者,由个人申请,县社救局申报,经市社救局审查后,可以在市级大病医疗救助统筹基金中按不同的比例再给予救助,年救助金额最高不超过5万元。

3、城镇特困职工政策范围内的住院费用经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后,个人自负费用在7万元以上的特大病患者,由县社救局收集申报,经市社救局审查后,可以在市级大病医疗救助统筹基金中按不同比例给予救助,年救助金额最高不超过5万元。

医疗救助对象在住院和门诊医疗期间,可以享受济困病床等有关医疗优惠政策。

三、救助程序

(一)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救助程序

1、由患者本人或其委托人携带相关凭证到定点医疗机构或城乡居民健康保障局领取并填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救助申请表》(以下简称《申请表》),城乡居民健康保障局申请医疗救助,并提供以下资料:

1)身份证复印件;

2)城乡居民医保证和金穗惠农新农合联名卡“一卡通”复印件;

3)住院证明、基本医保结算单据;

4)大病保险结算单据。

2、县城乡居民健康保障局通过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大病保险、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等信息系统查询填写申请人享受基本医保、大病保险等信息,于每月15日前将收集的患者相关资料提交县社救局。

3、县社救局依据县城乡居民健康保障局提供的有关资料,经核准后填写《申请表》中民政部门审批意见包括“医疗救助此次救助金额”和“医疗救助当年累计金额”),每月月底前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将救助资金汇入患者本人提供的银行账户。

(二)其他对象救助程序。

1、除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其他救助对象申请医疗救助,应当向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或县政务大厅社会救助窗口提出书面申请,提供下列材料:

1)城乡医疗救助申请审批表;

2)户口本首页、户主和患者“常住人口登记卡”复印件

3)户主和患者身份证复印件;

4)家庭“一折统”存折复印件;

5)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特困人员供养证、残疾证、孤儿证等复印件;

6)疾病诊断书、病案首页、出院证明、费用结算单和有效发票复印件;

7)参加城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及各种商业保险报销赔付证明材料;

在县级定点医院治疗的救助对象,出院结算时,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直接享受一站式结算。

2、乡镇人民政府或县政务大厅社会救助窗口接到救助申请后,对申请人的家庭状况患病治疗的真实性通过入户调查、群众评议、信息核查等方式进行核实,符合条件的指导申请人填写医疗救助申请审批表,再签署意见,并将申请救助对象相关情况在所在村进行公示,按季度上报县社救局审核审批;不符合条件的应当以书面方式告知申请人。

3、县社救局接到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务大厅社会救助窗口呈报的医疗救助申报材料后,按规定对申请对象家庭经济状况进行核对,于2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公示工作;申请和申报材料不符合救助条件的,应当通过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务大厅社会救助窗口向申请人书面告知不予救助的理由。

四、资金发放

城乡医疗救助资金通过银行实行社会化发放。城市医疗救助资金通过农业银行,直接拨入救助对象的低保金存折;农村医疗救助资金通过惠农资金“一册明、一折统”形式发放,县社救局审批后,乡镇民政工作站工作人员及时生成资金发放表(环县××乡(镇)×年第×季度农村医疗救助金发放汇总表附件41,环县××乡(镇)×年第×季度农村医疗救助金发放花名表附件42)上报县社救局、财政局审核拨款,由县信用联社营业部统一按规定时间上折。

五、业务规范

(一)申请需提供的材料。符合城乡医疗救助条件的救助对象申请城乡医疗救助所需提供以下6种材料。(1)医院诊断证明复印件(没有诊断证明提供病案首页复印件);(2)户主和患者户口本复印件(户主以户口本为准);(3)户主和患者身份证复印件(没有身份证提供户籍证明);(4)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医疗保险)报销凭证原件;(5)平安保险报销确认书;(6)费用有效发票。

(二)《甘肃省城乡医疗救助申请审批表》(附件40)填写说明封面:

环县车道乡(镇)苦水掌村(居委会)苦水掌组52(路、

申请人:张           申请时间:2015年2月5日      

第一页正面

户主姓名:张三    性别:    年龄:35

患者姓名:李四    性别:    年龄:30

户主身份证号码:ⅩⅩⅩⅩ 电话号码:ⅩⅩⅩ。

※身份证号码务必与身份证复印件一致,电话号码必须是正常使用的。

户口类别:农村(√)城市()

※ 根据户口本首页户口类别在相应的括号里划“√”。

家庭类别:低保家庭()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对象()低收入家庭( )其他()

※根据家庭类别在相应的括号里划“√”。

家庭成员:

姓名   与户主关系   性别    年龄    健康状况

张亮      长子             12       健康

张燕      长女             8        患病

※填写与户主同一户口簿的成员。

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医疗保险)情况

1、参合(保)时间统一填写为当年的1月1日

2、参合(保)人数填写实际参合(保)的人数

3、参合(保)金额为参合(保)人数×当年标准

医疗救助申请

我叫张三,汉族,现年35岁,环县车道乡苦水掌村苦水掌组群众。我妻子李四于某年某月患ⅩⅩ病,先后在ⅩⅩ等地治疗,花费ⅩⅩ元,新农合报销ⅩⅩ元,大病保险报销ⅩⅩ元,下剩ⅩⅩ元,符合我县城乡大病医疗救助政策,且家庭生活困难,特申请救助。

申请人:张三        ⅩⅩ年ⅩⅩ月ⅩⅩ日

第一页反面:

患病治疗及费用报销情况

患病时间     疾病名称   治疗医院     住院起止时间

ⅩⅩ年ⅩⅩ月   ⅩⅩ病   ⅩⅩ医院  Ⅹ年Ⅹ月-Ⅹ年Ⅹ月

住院费用总计    农村合作医疗报销金额   平安保险报销金额

ⅩⅩ               ⅩⅩ                ⅩⅩ

※所患病种、治疗医院、治疗时间等与费用发票或者病案内容一致。报销情况与相关报销凭证一致。

救助调查及审核意见

调查记录:

经入户查访、邻里询问、查看资料,ⅩⅩⅩ患ⅩⅩ病,情况属实。

调查人:包村领导、民政助理员(签字)    ⅩⅩ年ⅩⅩ月ⅩⅩ日

村委会(低保服务大厅)调查意见:

经审查该申请材料,该对象符合我县医疗救助条件,建议予以救助。

负责人:村支书(签字)     公章:村公章

ⅩⅩ年ⅩⅩ月ⅩⅩ日

乡镇政府审核意见:

经我乡(镇)会议审核,该对象符合我县医疗救助条件,同意上报县社救局审批。

负责人:乡(镇)长(签字)     公章:政府公章

ⅩⅩ年ⅩⅩ月ⅩⅩ日

第二页材料粘贴

材料粘贴顺序1、户主患者身份证、户口簿复印件;2、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医疗保险)报销凭证;3、平安保险确认书;4、诊断证明、费用有效发票。

 


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