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甘肃省环县人民政府网!今天是:

您的位置: 首页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统计数据>详细内容
全文检索
索引号: tj-2019-00016 发布机构: 统计局
生效日期: 2019-09-16 废止日期:
文 号: 所属主题: 统计数据

环县规模以上服务业经营状况调研报告

时间:2019-09-16 【字体:

在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刻,服务业作为经济发展中的关键环节对提高县域经济实力、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技术创新和经济持续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规上服务业企业作为我县服务业领域的龙头更需给予重点关注。为进一步了解我县规上服务业企业经营情况,县统计局实地走访企业调查等形式,掌握了我县规上服务业企业经营状况,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一、全县规上服务业发展现状及运行情况

截至8月,在库规上服务业企业共计6户,其中: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单位2户。全部规上服务业中,按行业分类,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2户,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1户,教育1户,卫生和社会工作1户,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户。

(一)总体规模有所减少,营业收入呈小幅下降态势。

1-7月,全县规上服务业企业数为6家,较去年同期减少6家,实现营业收入2452.8万元,同比下降7.1%,营业收入呈降幅趋势。根据2月至7月的统计数据显示,从2月起,规上服务业月度营业收入增速呈下降态势。2019年2到7月各月营业收入趋势变化情况如下:

(二)各行业增长态势。

从行业来看,增长相对较快的行业有:卫生和社会工作实现营业收入581.4万元,同比上升52.2%;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78万元,同比上升30.9%;交通运输实现营业收入274万元,同比上升14.3%。增速较慢的行业有:仓储和邮政业实现营业收入898万元,同比下降8.6%;教育实现营业收入314.4万元,同比下降9.8%;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实现营业收入107万元,同比下降77.5%。

(三)其他非营利企业拉动GDP呈现降幅趋势。

我县规上非营利性服务企业2户,实现营业收入385万元,同比下降43.98%,占全部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的15.69%,增速比全部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低70.4个百分点,下拉全县GDP1.1个百分点。由此可看出,非营利性企业对全县服务业具有严重的下拉趋势。

三、行业运行特点及存在问题

(一)行业结构发展不均衡。从营业收入来看,卫生服务业位居我县5大行业首位,实现营业收入581.4万元,占全县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的23.7%,占我县服务行业的大头,营业收入占比明显,有力支撑了规上服务业的增速。而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商务租赁和其他服务业营利性服务业还是空白,尚未有企业入库。

(二)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严重下降,但门类不全、规模小、数量偏少情况仍然比较突出。1-7月,全县规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共计2家,实现营业收入385万元,同比下降43.98%,比1-6月提高2.39个百分点。其中,文化体育娱乐业发展下降,同比下降77.59%,下拉其他营业性服务业22.41个百分点。但全县其他营利性服务业门类不全,规模小、数量偏少,目前入库的仅居民服务服务业、文化体育娱乐业各1家。

(三)服务业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但部分行业市场化偏低,发展后劲不足。目前,全县规上服务业企业6家,比2018年同期少6家,今年1-7月营业收入累计增速比2018年增长21.4个百分点。但今年1-7月我县规上服务业呈慢速增长态势。

四、目前我县规上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规上服务业总体规模偏小,后劲仍显不足。今年1-7的数据显示:6家规上服务业企业中,累计营业收入过500万元的企业仅2家,占总数的33.3%,实现营业收入14794万元,占总营业收入60.31%;营业收入低于500万的有4家,实现营业收入9734万元,占总营业收入39.68%。营业收入排前的主要是环县仁和医院,企业多数经营规模较小,自身实力偏弱,抵御市场风险能力相对差,使我县服务行业发展后劲仍显不足。

(二)产业层次低、行业结构单一,抵御风险能力弱。

我县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教育等少数几个行业,产业层次较低、结构单一,抵御政策变动因素、经济下行压力等风险能力弱。与民生相关吸纳就业能力强的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卫生和社会工作,教育等占比四成。

(三)企业数量少、增加值占比极低,规上影响力弱,不能全面客观反映我县服务业整体发展状况。全县达到规上标准的企业数量少,截至目前全县207多家服务业企业中纳入国家规模以上服务业统计的仅有6户。规上服务业和其它行业相比,企业数量明显偏少,仅占全县“五上”企业总数的15.3%。现行统计核算制度规定,以规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企业收入来推算整个服务行业发展速度。由于我县规上服务企业数量少,增加值总量占全县其他服务业比重较低,现有的规上服务业企业不能完全客观反映全县服务业整体发展现状,这也是目前我们县上服务业统计中的最大短板。

(四)新增入库企业不足,企业培育任务艰巨。按照县政府的安排,今年6月份,我们和相关部门对有望入库的服务业企业进行了实地核查,从核查结果看,全年营业收入或从业人员能达到规上服务业入库标准的有3家。虽然我县服务业企业发展势头不乐观,但是现有企业规模逐步变化,纳规任务形势严峻,导致我县服务业发展支撑严重乏力。

五、下一步措施

(一)出台有效举措,确保单位增量。1、研究切实可行的政策,对主动申报和动员后申报的达到规上标准的单位要给予扶持和鼓励。2、要求服务业行业各主管部门定期对照主管的行业领域内的服务业单位进行排查摸底,对于当年新注册成立的预计规模达到规上标准的单位,做好宣传和引导,及时争取申报入库;对于成长性良好的单位要建立跟踪回访制度,在达到规上标准时及时申报纳入统计,确保应统尽统。

(二)进一步优化行业发展结构。调整和优化行业结构顺应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振兴交通运输业等传统行业基础上,加快发展旅游、物流、文化、体育和娱乐、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步伐,推动服务业的行业内部结构优化升级,全面提升我县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

(三)依法治统,规范规上服务业企业上报行为。要着眼解决企业“不愿报、不及时上报”统计数据的问题。1、要加大《统计法》等法规宣传教育力度,引导企业全面履行法定义务。2、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交流,消除企业在数据上报时的顾虑,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提高企业统计调查配合度。 

(四)高度重视发展服务业,强化考核力度。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主要标志,全面、快速、健康地发展服务业,对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改善投资环境,活跃城乡经济,提升县域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县政府要从服务业营业收入及增加值等方面加强服务业相关指标的量化考核力度,促使各镇办、部门高度重视发展服务业,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优化。


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