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甘肃省环县人民政府网!今天是:

您的位置: 首页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乡村振兴>详细内容
全文检索
索引号: tcx-2025-00005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25-02-20 废止日期:
文 号: 所属主题: 乡村振兴

天池乡抓党建促乡村振兴 “强村带弱村”工作方案

时间:2025-02-20 【字体:

天池乡抓党建促乡村振兴 “强村带弱村”

工作方案

一、基本情况

天池乡下辖16个行政村,各村发展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强村产业多元,在市场开拓、先进技术运用和资金积累方面优势显著;而部分弱村产业结构单一,过度依赖传统农业,缺乏特色产业,未形成规模效益,导致集体经济薄弱,村民收入增长缓慢。环县天农致丰农牧业专业合作社位于天池村,占地4.65亩,拥有1座1020m³的草棚、5间100㎡的办公用房以及旋耕机、打草机等11台机械设备。2024年,该合作社收购县内紫花苜蓿2821吨、玉米秸秆920吨、青贮8420吨;收购县外紫花苜蓿2341吨、青贮16540吨,总营业额达2143.18万元。凭借其在市场渠道和机械化作业上的优势,已初步构建起联农带农的发展格局,各村与致富带头人成立合作社,实现共赢,有力推动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这种发展现状为强村带弱村模式的深入推进提供了现实基础和发展动力。

二、实施项目

产业协同发展:强村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协助弱村围绕天农致丰农牧业专业合作社的饲草收售项目,发展配套种植养殖产业。根据合作社的需求,指导弱村科学规划种植紫花苜蓿、玉米秸秆、禾草、大燕麦等饲草作物。强村定期派遣专业技术人员前往弱村,开展种植养殖技术培训,内容包括播种时机与方法、田间精细化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等,确保为合作社稳定供应优质原材料。

土地资源盘活:依托全乡饲草产业优势,一是鼓励各村自主流转撂荒地,规模化种植青贮饲草,并与合作社签订订单销售合同,保障销路;二是引导群众将闲置土地流转给合作社,用于饲草种植,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同时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通过这一举措,逐步形成集饲草种植、销售和羊只饲养为一体的草畜全产业链,提升产业附加值。

信息服务增收:鼓励各村积极向合作社提供草源信息,根据合作社实际收购吨位,收取一定比例的信息费。这不仅为合作社获取优质草源提供便利,也为各村开辟了新的增收途径。

、预期收益

集体经济增长:通过强村带弱村模式,带动弱村产业发展,特别是在与天农致丰农牧业专业合作社的合作中,村集体资金无投资导向的村与合作社联合经营,年终按照投资比例分红,预计参与的弱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平均增长10万元。

农民收入提升:农民通过参与种植养殖原材料、加工和销售环节,人均年收入预计增加1000元。随着产业集群的形成,更多就业岗位将被创造,农民的收入渠道进一步拓宽。

产业迭代升级:以天农致丰农牧业专业合作社饲草收售项目为核心,形成产业集群,提升全乡农业产业附加值,全乡农业总产值预计增长15%,推动天池乡农业产业向规模化、现代化方向迈进。

、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成立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乡长为副组长,各包村领导、村党支部书记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强村带弱村模式建设工作。明确各成员职责分工,建立定期汇报制度,各工作小组每两周向领导小组汇报工作进展。

(二)制度保障

制定强村带弱村工作考核制度,将帮扶工作成效纳入强村和弱村的年度目标考核,与村干部绩效奖励、评先评优挂钩。建立资金使用管理制度,规范项目资金使用,确保资金安全、合理、高效。

(三)技术保障

与农业农村技术部门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邀请技术人员定期到乡指导,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成立技术服务小组,由强村技术骨干和外部专家组成,及时解决弱村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

 

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