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tcx-2022-00035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22-10-12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乡村振兴 |
关于印发《天池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七进”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天池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七进”活动
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提高群众文化素养,促进全乡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助推乡村文化振兴提质增效,建设美丽新天池,特制定本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持续增强广大群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活动主题
天池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七进”活动——学习传统文化 诵读中华经典(七进:进机关、进学校、进村组、进社区、进企业、进家庭、进广场)
三、活动内容
(一)优秀传统文化进机关。把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打造“两型”机关、争当学习型干部相结合,倡导乡村干部、驻村干部利用工作之余,诵读《孝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礼记》等国学经典,提升文化涵养,同时充分利用机关内部的工作简报、电子屏幕、宣传栏、墙壁、楼道等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宣传活动。通过学习与宣传相结合的形式,大力弘扬中华民族讲文明、知礼仪、热情好客、团结友善的传统美德。在参与和体验中自觉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者、实践者、示范者,全力打造书香机关、礼仪机关、文化机关。
(二)优秀传统文化进学校。以《论语》《百家姓》《弟子规》《三字经》《孝经》及古诗词中励志名篇、名言警句为重点,每天利用课后和课余时间,开展诵读活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美德,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优秀传统文化进村组。从乡村文化建设入手,结合每季度召开的村民小组会议,选取《道德经》《孝经》等优秀传统文化篇目,由包村领导、村党支部书记、驻村工作队长带头诵读,村内的乡贤名仕、道德模范积极参与。以村内的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载体,开办传统道德大讲堂,每半年举办一次道德大宣讲活动,提高广大群众的“德治”意识同时,依托村内的乡村大舞台,放映优秀爱国主义影片、展演传统经典剧目,倡导群众“读圣贤书、观红色剧”,潜移默化熏陶群众的道德情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群众“读圣贤书,做文明人”,传承好家风、形成好村风。
(四)优秀传统文化进社区。充分利用节假日和集市日,依托乡文化广场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对街道群众、易地扶贫搬迁点群众、街道商户等,特别是少年儿童集中开展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宣传、有奖竞答、知识讲座、集体诵读、播放红色电影等活动,让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类型的群众都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从而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者、传播者。
(五)优秀传统文化进企业。以企业诚信建设为重点,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童叟无欺、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营造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开展诚信商户评选,促进各类个体经营户践行道德承诺,加强自身诚信文化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诚信经商、文明经营。
(六)优秀传统文化进家庭。一是家规家训进家庭。充分发挥村规民约、红黑榜以及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村民自治组织作用,形成村村有村规民约、户户有家规家训的良好氛围,引导广大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破除陈规陋习,推进移风易俗,助力乡村振兴。二是模范典型进家庭。结合“强村带弱村”助力乡村振兴试点工作,围绕遵纪守法、勤劳致富、邻里和睦、环境优美、家庭幸福以及好儿媳、好公婆等方面,评优选模,红榜公示,表彰奖励,树立标杆,榜样示范,引领文明新风,培树群众“自治”意识。三是文化之音进家庭。利用村级大喇叭、微信公众号定期播放、推送传统经典作品。各村大喇叭每天早中晚三个时段适时安排播放《论语》《诗经》古诗古词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篇目,让优秀传统文化的声音传遍田间地头,营造积极向善的和谐文明新风,提升乡村文化内涵。
(七)优秀传统文化进广场。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充分利用广场文化墙、宣传栏宣传优秀传统文化,利用每天早晚间群众锻炼和人流量较大时间段在乡村文化广场组织干部群众进行国学经典集体诵读活动,并鼓励和邀请诵读爱好者、老师等群体在广场进行领读,让诵读国学经典成为群众在广场喜闻乐见、愿意参与的文娱活动之一,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广场上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四、活动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要加强组织指导、统筹协调,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各村党支部、村委会、乡直各单位合作共建、共同推进的工作机制。要把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摆到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位置,科学制定活动方案,精心策划和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确保“七进”活动蓬勃开展。
(二)广泛宣传动员。各村党支部、村委会、乡直各单位要根据各自特点,充分利用微信群、公众号等新型媒体,发挥电子屏幕、宣传栏等资源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宣传活动,营造干部带头、学校倡导、群众参与、社会支持的浓厚氛围。
(三)注重活动实效。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要结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建设、“一行动一活动”、扫黑除恶、产业发展等活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觉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工作生活中,与解决问题、推动工作、提升素质有机统一,让更多的人通过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悟出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的责任,形成共同参与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强大合力。各村、乡直各单位要向乡文化站及时报送活动开展的视频、照片等。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