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池乡
乡情简介:天池乡位于环县西南部,距县城65公里,东靠庆城县蔡口集乡,南与镇原县三岔镇和方山乡交错,西邻演武乡,北与合道镇和曲子镇接壤,全乡辖16个行政村,83个村民小组,4559户18836人,其中农业人口4257户18365人。全乡共有基层党组织17个(机关党支部1个、村党支部16个),有党员504名(机关支部54名,各村支部450名),其中女党员65名,60岁以上老党员158名,有村干部48名,县上选派干部1名,农民大学生7名,大学生村官3名。全乡土地总面积390.8平方公里,在册耕地面积9.53万亩。2016年底全乡下剩贫困人口1764户7412人,贫困发生率为40.36%。2016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6094元,贫困农户人均纯收入3158元。
地貌概况:全乡地貌以残原间布为主,沟壑和梁峁占主体,全乡地貌类型可划为梁、峁、残塬、川台、掌等微地貌。最高海拔1660米,为天池乡西南约15公里处的墩墩山,最低海拔1200米,为天池乡曹李川村曹坪组曹圪崂处,全乡平均海拔1430米。近年来,通过实施山、水、田、林、路的综合治理,初步形成了一幅“山顶草灌戴帽,陡坡退耕还草,缓坡梯田缠腰,山底林木环绕”的山水盛景。天池乡属于温带半干旱气候,干燥少雨,年平均降雨量仅450毫米左右,多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由于山高、坡陡、沟多,残塬遍布,易形成径流,造成洪水灾害。虽受灾面积不大,但次数频繁,对农作物危害较大。年平均气温8—8.5度,全年无霜期140天左右,冰雹、干旱几乎成习惯性灾害,每年农作物都严重受损。
人文历史:天池乡得名于天池村的天池庄,天池庄民间由来流传很多,但都无历史考证。根据地理地貌现状,天池庄四周环山,山体相连,形成天然池状,故得名于“天池”。该地于1936年成立“天子区”,隶属曲子县。1958年改名为“天子乡”,同年10月又更名为“天池人民公社”。1979年将西南的十个村分设并成立“吴城子公社”。1983年改名为“天池乡人民政府”。2005年8月,原吴城子乡整体归并天池乡,同年10月,乡政府驻址由天子庄迁至天子滩。
发展思路及奋斗目标: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围绕着力创建“三个生态”,不断解放思想,大胆开拓创新,更加注重产业开发、更加注重创业增收、更加注重民生事业、更加注重安全生产、更加注重社会稳定,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提升科学执政能力和水平,紧扣“一个主题”(持续发展),突出“两个重点”(农民增收、经济增长),围绕“三个关键”(基础设施增强、产业培育增效、扶贫开发攻坚),实施“四大战略”(农业稳乡、产业富乡、生态立乡、依法治乡),坚持“五大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六大产业”(地膜种粮、种草养畜、林果培育、枸杞栽植、白瓜籽种植、黄花菜栽植),确保农业稳定增产、农村面貌全面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努力开创全乡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努力建设经济充满活力、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幸福的美好天池。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一号工程”,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和产业培育等重点工作,确保2017年底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020元,预脱贫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300元,全乡贫困发生率下降到21%以下。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