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tcx-2022-00039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22-10-12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村务公开 |
天池乡全面深入持久开展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关爱服务行动的实施方案
为持续深入推进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关爱行动,进一步提升关爱服务质量水平,根据中共环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关爱服务行动的实施方案》(环农领发〔2022〕5号)精神,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充分认识全面深入持久开展关爱服务行动的重要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市县部署要求上来,对困难群众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从最困难的群体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着眼,从最具体的事情抓起,在保基本、兜底线、提质量、广覆盖上狠下功夫,帮助他们排忧解难,通过持久深入的关爱服务,让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实现老有善养、幼有优教、困有真帮,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全面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开展帮扶。要兼顾需要和可能,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梯次推进,各村根据自身实际和群众需求量力而行,采取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内容,定期开展面对面、心贴心的温馨服务。
(二)坚持广泛动员、丰富活动内容。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服务主体作用,积极动员各帮扶单位、群团组织、志愿者服务团队、爱心人士等力量踊跃参与。要创新方式方法,既提供普惠性服务,又搞个性化关怀,不断拓展服务内涵。
(三)坚持群众主体,确保活动效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紧盯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急难愁盼”的实际困难,不做表面文章,不抱居高临下、怜悯施舍的状态,用真心真情温暖、关爱群众,真正使关爱行动落实到基层。
三、主要内容
(一)关爱服务农村留守老人。①“温情”照护(打扫卫生、整理房间、晾晒被褥、捡柴挑水、康复照护、洗衣理发、做饭助餐、送煤取暖、代购代买等);②“亲情”陪伴(陪同聊天、生活照顾、日间照料、休闲娱乐、县内旅游等);③“真情”体检(测血压、测血糖、义诊体检、送医上门、住院陪护、医疗报销、慢性病卡办理等)。
(二)关爱服务农村留守妇女。①“能力”提升(技能培训、创业扶持、政策宣讲);②“动力”激发(就业援助、规划种养、春播秋收、农技指导、送种送肥、农产品销售等);③“权利”保护(普法宣传、法律咨询、妇女维权、法律援助、防盗防骗等)。
(三)关爱服务农村留守儿童。①“信心”培育(重走长征路、瞻仰革命遗址、缅怀革命先烈、令营活动);②“爱心”助学(爱心捐助、教育资助、作业辅导、心理辅导、心灵沟通、答疑解惑、经典诵读、兴趣培养);③“倾心”呵护(生活关怀、亲情陪伴、视频连线、视频安全、交通安全、用电安全等)。
(四)关爱服务农村特困群众。①“关爱”生活(捡柴挑水、送煤取暖、代购代买、卫生清洁、洗衣理发、做饭助餐等);②“关注”政策(产业扶持、就业扶持、特困供养、临时救助、兜底保障等);③“关心”健康(紧急救援、送医上门、住院陪护、康复指导、大病救助、医疗报销、慢性病卡办理、精神慰问等帮扶)。
四、工作要求
(一)全面排查摸底。各村要按照“村不漏户、户不漏人”的要求,全面摸清“三留守一特困”群众底数,以村为单位建立台账,制定帮扶措施,分类施策,于4月20日前将排查摸底情况台账上报乡村振兴工作站。
(二)加强组织领导。要落实“乡上牵头抓总、村级具体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村“两委”和驻村帮扶工作队要切实担起自己的责任,全力抓好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
(三)强化宣传引导。各村要充分利用广播、微信群、朋友圈等渠道,多角度宣传开展关爱服务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行动的重大意义、主要任务、工作成效以及社会力量参与关爱服务行动的典型案例和先进事迹,努力营造社会高度关注、干部倾心投入、群众普遍参与的浓厚氛围。
(四)切实解决困难。各村要建立帮扶结对台账,由包村干部、驻村干部、村干部进行结对帮扶,开展帮办实事,并运转好走访和帮办实事台账,通过个人帮助、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切实解决“三留守一特困”的实际困难。
(五)严格督查考核。乡纪委、乡村振兴工作站要进一步健全绩效评价体系和考核督查机制,将关爱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年度绩效考评范围,加强督导检查和跟踪调度,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关爱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工作落地见效。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