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件内容 |
关于乔崾岘村脱贫致富的建议
中共环县县委、尊敬的柴书记!
我是毛井镇乔崾岘村村民范兆鹏,时下全国脱贫攻坚战正“打”的有声有色,咱环县也是如火如荼;尤其是在落实中央的好政策、省市县适时“打出”的脱贫组合拳之后,我们村的穷困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为此除了感谢县委县政府及您的同时,对我们村脱贫致富的方式方法提出如下建议:
上篇
为了实现中国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落实中央有关脱贫致富、精准扶贫的相关政策,结合省市县的各种具体操作办法,就我们村的脱贫谈谈我个人的几点建议:
我们村要想真脱贫、脱真贫,首先就必须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特别是就地取材、就地取才;
其次是统一先脱贫思想、统一后致富认识、明白抱团取暖、规模生产的重要性;
再次就是要开好几个会:村委会、村民会、支部会、党员会,发挥好这几个会的作用(每家都有在外人员,出钱、出力、做好做多广告并落实);人多力量大,众人拾材火焰高。
第四是要卖出去(本地农产品、土特产)、引进来(先进思想、先进技术、优特产品、优秀人才),尤其是要老、中、青结合起来,把当地的人文、地理、环境、土壤性质、季风气候以及乡亲们的特长、特点结合起来。要多听听村里的致富能手、咱村里的农村专家、咱村里在外求学的、务工的、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组织党员、干部事事先带头、带好头。
第五就是先零后整、先易后难、先简后繁(村民根据自己条件种多少、养多少,种什么、养什么来选择种或养,但必须建立在全村统一品种、统一品牌、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的基础上,这样是为了形成规模才好谈价),比如种植、养殖直至深加工,到一定程度就有资格申请政府补贴、有(无)息贷款、财团投资或者其他渠道的融资(或许有财团主动投资的可能),这种情况下我们说话底气足、腰板硬;
第六就是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顺应新时代潮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动适应社会市场经济,主动服务社会市场经济,共同发展,共同富裕;脱贫致富路上坚决不掉队。
第七就是(最关键)全村上下团结一条心,不要四分五裂,村是一个大家庭,我们各家各户就是这个家庭的成员,各个成员都为这个家庭谋利益,就一定没理由干不好。
下篇
一、根据我们村目前的经济状况(穷)、地理位置(偏)、气候环境(恶)、劳动力情况(弱)、基础建设(差)、思想认识(低)、脱贫攻坚(难)等实际因素;需上级组织安排、调配“三观”价值强和有号召力、亲合力、能俯下身的党员、干部或思想先进的群众带领村民做手工、搞种植、搞养殖,开农家乐、办农产品电商、制作有机肥、劳务输出(家政、餐饮)、小食品加工、搞建筑队、搞运输…等事业来发挥个人、家庭甚至家族的特长;以点带面,以线带片,培养和提高全村人的获得感与积极性;
二、调查、座谈各家各户在外人员的耳闻目染(节约专门考察团外出考察费用)或者哪怕是道听途说,既找到了项目(最好是短平快的),又稳妥了销路;再经过讨论研究(上篇几个会议)并落实实施。
三、严格落实国家法律法规和省市县相关政策,坚决取缔有着巨大危害的黄赌毒恶习,特别是冬天农闲时间较长,赌博甚是猖獗,必须拿出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彻底铲除这种“毒瘤”的滋生土壤,给人民一个清新环境,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打赢脱贫攻坚战铺平道路、补足弹药。
四、引领村民提高思想觉悟,强化自力更生观念,努力做到不等、不靠、不要、不贪、不偏、不骗,正如李元平部长讲的:“要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起来”,这既能培养出勤劳致富的能手,也可夯实“两个文明”建设的基础。
总而言之,我们村真正要脱贫、真正要致富,主要还是要靠自己的;套用一句不太合适的俗话就是“打铁还要自身硬”,不能等靠政府吃一辈子,要有踏出一条适合自己的生活道路这个勇气和斗志。
最后顺祝乔崾岘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奔向小康.....唱着新时代的凯歌....过上富裕的生活.....努力实现国家、家庭、个人的美好梦想....
个人愚思拙见,仅供参考!
环县毛井镇乔崾岘村村民:范兆鹏
2018年8月10日
|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