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件内容 |
近几年,我县发展旱作农业取得了显著成效,旱作农业以种植玉米为主,但是玉米种植逐渐呈现出一种结构不合理,山区、川区、梯田、水地产品趋同,中低产田产量长期低而不稳,区域性产量相对过剩,滞销。一是养殖业不景气,饲料消费开始减少;二是我县的玉米主要靠外销,中间装卸费、运费、商贩利润,储存设施简陋、损耗大,这些费用转嫁到农户身上(按运到我县最近的省会城市银川算,中间费用至少0.1元/斤,农户从家中到最近的乡镇运费平均0.05元/斤),导致农户出售的玉米价格相对较低。三是随着国内玉米生产出现阶段性过剩以及中国加入WTO后,外国大豆、玉米、胡麻等粮食的大量进入,玉米的大量进口而且进口价格比国内低(9月9日大连地区大窑湾及北良港玉米平舱价格为2290-2300元/吨,鲅鱼圈港收购新玉米到港价格为2180-2200元/吨、广东蛇口港地区新玉米主流价格在2390-2400元/吨),国际淀粉价格低,国内玉米价格今年出现了稳中下降趋势,局部地区出现滞销。从近几年大豆的进口对国内大豆市场价格的影响分析来看,国内大豆价格一路下滑(环县2008年最高时2.8元/斤到2014年2.3元/斤),预测国内玉米价格很难逆转,最近环县玉米收购价格1元/斤(去年同期1.25元/斤),这个价格农民难以接受,但是玉米保存期短(最多能储存两年),价格虽低还得卖,这就出现了丰产不丰收的现象。
建议因地制宜、分区域布局粮食种植结构,县南川区水地、平原等高产地主攻玉米,高粱等高产农作物。山区洼地、梯田等中低产田集中种植黑豆、红小豆、糜子等小杂粮。
黑豆、红小豆、糜子这三种小杂粮栽培面积全世界以中国最大,不适宜在雨多、土地肥沃的地方生长,适宜在中低产田生长,适宜在我县山区的洼地、梯田种植、籽种肥料投入小、种植简单、正常年份产量相对较高(黑豆300斤/亩,红小豆400/亩、糜子500斤/亩),并能常年保存(黑豆、红小豆可储存5年、糜子可储存10年),农民可以在粮价高的年份出售。黑豆作为酱油(加加酱油、海天酱油)、豆鼓(老干妈)、豆腐、制药原料;糜子作为糕点、酿酒、酿醋原料;红小豆作为稀饭、制药的原料。这三种杂粮种植期不喷洒农药,是绿色食品原料,每年有大量客户前来我县采购,精选后销往国内厂家或出口,近年来收购价格一路上升(黑豆2013年2.5元/斤、2014年3元/斤、2015年3.4元/斤;红小豆2013年2.2元/斤、2014年3元/斤、2015年3.8元/斤,糜子2013年1.2元/斤、2014年1.6元/斤、2015年1.9元/斤),并出现了货源紧俏的势头。应调整我县粮食种植结构,大力倡导农民种植黑豆、红小豆、糜子,稳定面积主攻单产。
|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