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做好2025年稳外资工作有关情况
文字实录
-
周建设:
今天的政策例行吹风会就到这里。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大家再见。
-
朱冰:
谢谢凌副部长,谢谢您的提问。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是党中央、国务院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举措。截至目前,试点示范已历经10年的创新探索,实施范围拓展到全国11个省市,先后在相关省市推出了7轮15份试点方案,形成了9批190多项创新成果,向全国进行了复制推广。2024年,上述11个省市服务业吸收外资412.6亿美元,约占全国服务业吸收外资的50.2%,超过了半数,试点示范“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的作用已经充分显现了。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赋予了这项工作光荣的使命和任务,也为我们优化这项工作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一是主动应对国际形势发展,扩大服务业领域的开放合作。当前,国际产业分工体系和经贸规则体系加快重构,服务业开放合作日益成为推动全球发展的重要力量。2019-2023年,全球服务业跨国投资年均增长6.7%,占跨国投资总量的比重也从49.2%上升到51.4%。在新的形势下,优化试点示范工作,有利于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同世界各国一道,携手共促开放共享的服务经济。
二是提升开放的层次和能级,服务构建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试点示范是产业开放的平台、投资贸易合作的平台,同时也是制度建设的平台。优化试点示范工作,有助于深化制度创新探索,推动构建高标准服务业开放制度体系,实现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三是优化区域开放布局,促进区域协同发展。试点示范省市对外开放各具特色优势,在推动区域合作方面具有较大潜力。优化试点示范工作,有助于促进区域间创新协同、市场共建、产业联动与要素融通,推动落实国家区域战略,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支撑。
基于以上考虑,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和地方,积极推动试点示范工作优化提升,具体涉及5个方面的内容,我简要说一下。第一,要加快试点实施节奏。比如,提高试点任务的更新频次,将试点任务在符合条件的试点地区一体化推进。第二,扩大试点地域,将更多服务业发展基础好、区域和产业代表性强的地方纳入试点范围。第三,扩大重点领域自主开放。加强与各部门协同,在电信服务、医疗健康、金融等领域推出更多自主开放措施,并且优先在试点省市进行实施,赋予试点新内容、新任务。第四,持续推进制度型开放。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积极参与服务业领域规则标准国际合作,促进相通相容。近期,经国务院同意,商务部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政策文件,支持试点示范省市专项推进标准化建设,后续我们将抓好落实,推动以标准制订更好促进开放、引领创新。第五,加强创新成果复制推广。指导和支持试点示范省市深入探索实践,在服务业新兴业态发展、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国际区域合作等若干领域,加快形成更多创新成果,向全国复制推广,为全国的服务业开放提供引领和示范。
谢谢。
-
凌激:
这个问题请商务部朱冰先生回答。
-
荔枝新闻记者:
我们了解到,2015年至今中国已经有11个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省市,此次《行动方案》也提出了要“优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请问是出于什么考虑?具体有哪些安排?谢谢。
-
周建设:
最后一个问题。
-
周卫军:
谢谢您的提问。标准提升是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重要牵引。市场监管总局计划2024年和2025年制定相关国家标准294项,目前已发布了168项,包括设备更新领域的国家标准81项,消费品以旧换新领域的国家标准49项,以及废弃产品回收领域国家标准38项。
对于外资企业参与标准的制修订,我们始终以积极的态度予以支持和保障。国家标准委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联合印发的《外商投资企业参与我国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对外商投资企业参与我国标准化工作的主体、参与范围、专利保护、权利和义务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意见。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一方面推动国家标准的制修订过程信息公开透明,外资企业可以通过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参与标准立项、组织制定、征求意见、审查等各个环节;另一方面,大力提升技术委员会委员组成的广泛性,在标准化技术组织的组建、换届工作中,面向社会开放委员的申报渠道,截至2024年底,外资企业委员共参加了837个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工作,占技术委员会总数的61%。
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快推进重要标准的研制,与相关部门研究制定稳步扩大标准制度型开放的政策文件,支持外国专家参与我国团体标准制定和相关专业标准技术组织,也欢迎更多外资企业和外国专家积极参与标准建设和标准制修订工作中来,支持“两新”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谢谢。
-
凌激:
这个问题请市场监管总局周卫军先生回答。
-
中国新闻社记者:
我国2024年实施了“两新”政策,对提振消费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现在外资企业也很关心,能否参与“两新”的标准制定和修订工作,能否介绍一下相关情况?谢谢。
-
周建设:
继续提问,还有两位记者提问。
-
朱冰:
谢谢凌副部长,也感谢您的提问。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加大引资稳资力度,《行动方案》提出要制定打造“投资中国”品牌年度实施方案,目前商务部已经在着手开展这项工作了。我们初步考虑是在标志性展会、投资促进机制、品牌赋能、境外招商、圆桌会议、银企对接等方面开展六大招商引资行动,依托国家级经开区、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地区,打造“选择经开”“携手服开”两个子品牌,通过标志性展会、重点活动、重点平台,向外国投资者更好地解读剖析中国经济综合优势、营商环境和系列政策,引入更多高质量的外资项目。
具体而言,在标志性展会方面,今年,我们将重点办好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贸易投资洽谈会,打造“投资中国”标志性展会。举办高层次跨国公司座谈会,组织开展多场项目对接、信息发布、全球FDI趋势研讨等主题投资活动,持续邀请国内外的金融机构参会参展,放大平台对吸引外资的带动作用。同时,我们也会依托夏季达沃斯论坛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经贸活动,举办投资推介会。
在重点活动方面,我们将组织赴欧洲、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中东、港澳等重点和新兴引资来源地,开展一系列专题推介、项目对接、企业座谈等活动,召开投资促进双边机制性会议,配套开展地方实地考察、企业交流活动。更好地发挥进博会等平台作用,举办自贸试验区等主题推介活动。此外,我们还将支持地方在“投资中国”框架下,结合产业发展特点,聚焦重点引资国别,规范有序开展境内外投资促进活动。
在重点平台方面,我们将引导国家级经开区进一步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加大先进制造业的招引力度,开展重点产业链招商;发挥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的先行优势,聚焦现代服务业新兴业态进行招商。同时,我们将总结推广招商引资的优秀实践案例。
我们希望通过开展以上这些工作,更加全面地展示中国的投资环境、市场发展机遇,让更多外国投资者了解中国、投资中国,共享中国发展红利。
谢谢。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