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甘肃省环县人民政府网!今天是:

您的位置: 首页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政务信息>详细内容
全文检索

毛井镇2020年年鉴

发布时间:2020-07-22 10:30:38 【字体:

 

【地理位置】毛井位于环县西北部,距县城76公里,距庆阳市西峰区229公里,西北与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寨科乡和吴忠市同心县张家塬乡接壤,南车道、芦家湾乡毗邻,东小南沟乡相连,环固公路穿境而过。

政区沿革1936年9月,毛井区委、毛井区苏维埃政府成立。1949年10月,毛井区党组织领导机构称毛井区委,毛井区政权组织领导机构称毛井区公署。1958年10月,区委、区公所撤销,成立毛井公社党委和毛井公社管理委员会。1983年12月,毛井公社党委、毛井公社管理委员会撤销,成立中国共产党毛井乡委员会、毛井乡人民政府。2016年1月,撤乡改镇。

下辖村组二条俭村、砖城子村、山西掌村、杨东掌村、红糜湾村、施家滩村、乔崾岘村、黄寨柯村、高家洼村、丁连掌村、大户掌村、红土咀村、马趟村13个行政75个村民小组

【人口面积】全镇农业人口4371户16544人,总土地面积632平方公里,实有耕地28.1万亩,其中梯田9.2万亩,人均5.5亩。

自然环境全镇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属纯山区半农半牧区,农民素有“勤稼穑、广畜牧”的经营传统。地形主要由长梁和梁间平坦而宽阔的掌地组成,境内沟壑纵横,山峦起伏,平均海拔1800米(马大山为庆阳市最高点,海拔2089米),年均气温6.3—8.2℃,无霜期130天左右,年均降雨量300毫米左右。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石灰岩储存量达1000多万吨,年产600万吨的钱阳山煤矿正在报批中,华电毛井一期40万千瓦风电场已建成并网发电,二期20万千瓦风电场正在谋划建设建成乔崾岘村894.24千瓦光伏发电站1处,2019年12月11日已并网运行。

【经济发展】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种植业和养殖业。种植业包括小麦、玉米、糜谷、豌豆、洋芋、燕麦等粮食作物和葵花、胡麻、芸芥、油豆、大燕麦草等经济作物;养殖业以羊、牛、驴、骡子、猪、鸡为主;特色产业有枸杞、藜麦、红梅杏、黄花菜、中药材等;名优特产有羊羔肉、荞麦、葵花、燕面柔柔、椒椒茶。2019年,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落实到户产业扶持资金4860.7万元,突出发展草畜主导产业,带动贫困群众致富增收。推进种植产业结构调整鼓励和引导群众种植紫花苜蓿5300亩、青贮玉米3500亩、甜高粱2000亩、优质谷草1000亩、饲用胡萝卜200亩、大燕麦草35100亩建成3个商品草连片种植区(施家滩—乔崾岘—黄寨柯大燕麦草与胡萝卜连片种植区、二条俭—砖城子青贮玉米与紫花苜蓿连片种植区、大户掌—红土咀—马趟大燕麦草连片种植区),收贮商品草5.3万吨。推行“331+”肉羊产业扶贫,按照“N合一”模式“五区分离”要求,年内建办湖羊标准化养殖示范合作社4个、湖羊养殖专业村2个,在二条俭、砖城子、黄寨柯、丁连掌等4个村建成4个湖羊标准化扶贫示范合作社,培育养羊大户120户,配套建设羊棚暖舍102处、草棚108处,带动1287户农户发展肉羊养殖,羊只存栏量、出栏量双双突破7万只同时,引进庆阳伟赫乳业公司在高家洼村新建万只奶山羊养殖繁育示范基地一处,现已调引萨能奶山羊3800只,全镇羊存栏累计7.34万只;深化地企合作,引进正大集团投资建设万头生猪产业化现代农业合作示范项目,为产业多元化发展开辟了新方向,该项目为轻资产项目,自2019年6月开工建设,12月中旬全面完工,12月下旬投产运营。现有仔猪5834头,技术员2名,饲养员4名,带动全县贫困户1068户,配股资金1010万元,实现年内分红106.8万元,户均分红1000元

【社会事业】现有镇直单位10个,干部职工300余人。有学校13所,其中初级中学1所,小学11所,幼儿园1所,在职教师139人,在校学生1629人。中心卫生院1个,村卫生所13个,医务人员29名,卫生防疫员、产业指导员13名。2019年新农保收缴率为95.66%,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保率为100%,全镇到龄待遇享受人数2588人,全部按时足额发放,发放率达到100%。年内2次组织60周岁以上2588名老人进行人社生物认证,认证成功率达到100%。2019新农合收缴率为100%。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参合率100%。年内积极邀请省内外专家开展“义诊”活动8次,全面落实低保、临时救助及兜底保障等各项惠农政策,有效保障了特殊困难群众的基本生产生活。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实施绿化造林行动,争取阿里巴巴集团“蚂蚁森林”公益林项目1.65万亩,年内在高家洼完成实验性秋季造林1032亩。全面推行“河长制”,落实污水拉运制度,新建污水处理厂1座,河道污水直排、垃圾倾倒问题得到有效遏制。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行动”,道路沿线、村部周边、河道沟渠以及农户住房、灶房、厕所、圈舍、庄前屋后的环境卫生状况焕然一新,“视觉贫困”基本得到消除。不断强化道路交通、食品药品、消防、校园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扎实推进信访维稳工作,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新农村建设】全面完成户籍人口住房安全认定,实施省定危房改造任务143户、县级统筹任务6户,危房改造任务全部清零。建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9个,安置群众150户706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25户577人),农民城搬迁安置52户245人,统筹抓好易地搬迁工程基础配套扫尾及搬迁入住,入住率达到100%。新建集雨场窖145处、抗旱应急蓄水池21处,完成自来水管道维修提升工程,提升了安全饮水保障能力。

主要责任人名录

杨栈理   党委书记    

    党委副书记、政府镇长    


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